跳至主要內容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談中美貿易事宜(只有中文)
***********************
  以下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九月十八日)出席一家戲院開幕禮前,就中美貿易事宜與傳媒談話的內容:

記者:下星期一美國會對二千億美元的中國貨品開徵關稅,而今早公布的本港第三季出口數字亦大跌,政府之前曾表示不會調整GDP(本地生產總值)的預測,到現時為止,會否降低增長的預測?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認為首先要審視形勢,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在美國時間下星期一對二千億美元的貨品清單實施百分之十的關稅,該二千億美元的貨品清單與早前預計的差不多,只是少了數百項,即有近五千七百項的貨品會受影響。唯一不同的是,下星期一實施的關稅是百分之十,但可能會於明年初增至百分之二十五。對業界來說,這是在預計之內。

  正如我們早前所說,業界最擔憂這次貿易保護措施會否影響整體經濟。上星期我與業界討論時,留下數個印象。第一,中美之間的貿易矛盾,尤其是美方的措施一浪接一浪,所以我們認為短期內不會有化解或消除的趨勢,因此,業界應作出長期應對的準備。第二,我們聽到業界較為擔心會否在貨物貿易以外,尤其是對經濟、投資和貿易環境的中長線影響。從貿發局(香港貿易發展局)今日公布的出口指數來看,已由今年上半年較為樂觀的情緒變為近期較為悲觀和負面的情緒,所以我們需要小心,留意在貨物貿易以外,對經貿投資環境和信心會有甚麼影響。第三是實際來說出口會否受到影響,業界對今年最後一季或明年年初接受訂單的前景有何看法,其中更重要的是中小企很多時會擔心這些不明朗因素會影響他們的銀根調動等。

  我明日會再與所有商會會面,並會進行數方面的工作。第一方面是資訊互通,在過往我們六次的會面中,無論是政府、貿發局、相關機構和商會,大家都同意掌握資訊十分重要,因為貿易戰瞬息萬變,不論談判或實施新制裁等,所有這些措施和政策的發展,業界都想知道,我們同時亦想從業界中了解實際接受訂單的情況對整體貿易的影響。我們會在這方面與業界保持密切的聯絡,互通消息,尤其是有關產地來源的規則、豁免個案或市場變化,會否有一些資訊能透過這機會互相更新。貿發局和工貿署(工業貿易署)都會發揮作用,把資訊發放出去。

  第二方面,對中小企、出口、物流業來說,短期內的出口保險要做得好。我們不希望因為接受訂單的情況有變,有一些訂單在最後一刻流失,而影響業界的業務和成本,因此香港出口信用保證局早前已推出的新措施。我們會考慮是否需要擴大或延長有效期,令業界在出口保險方面能有一個較好的保障。

  第三方面是中小企信貸。在上次與商會會面時,大家都有擔憂,雖然短期內我們看不到有很多企業出現短期銀根問題,但中長期而言,會否因為貿易糾紛或不明朗因素而影響銀行方面的信貸,因此我們會就現有按揭公司(香港按證保險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中小企業信貸保證計劃」(應為「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考慮數方面的措施,包括保額可否增加、保費可否減少或保期可否延長。這方面我會與業界再討論,當有具體措施落實時,我們會對外公布。

  最後一方面是市場和採購方面的開拓。無論如何,中美貿易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有很多人在採購或生產線上逐步向其他地方遷移,因此在市場和採購拓展方面,我們要做更多工作。在未來一兩個月內,我們和貿發局有很多「走出去」的機會,包括到東南亞、東歐,以至非洲的國家,當中將會有很多業界人士參與。我相信這有助於中長期方面繼續拓展市場,一方面應對貿易戰,另一方面擴闊我們的貿易圈子。

記者: 很多港商都是將產業設在中國大陸,會否出現遷移潮的情況?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有兩種情況。在生產方面,尤其是消費品的生產,其實在過往十多年已逐步擴展至內地以外的地方;一些與科技、再工業化有關的生產,則主要在華南地區,這要看具體的行業情況。作為政府或業界,都要考慮長遠設廠、採購相關的措施,這些因素政府過往在資助中小企進行市場拓展時亦有考慮,尤其是在與東盟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將採購鏈及生產線擴展至其他地方。

記者:針對新一輪的貿易戰,有哪些短期措施可以幫助中小企?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我剛才提及兩項措施,一項是出口保險。很多企業在接受訂單時或接受訂單後能否付貨;或在採購物料後,這些訂單最後會否因關稅而受影響,信保局(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加強了這方面保險的工作,甚至提供付貨前的保險。我們現時正考慮這些措施是否需要加大或延長。至於另一措施,是我剛才提及的中小企信貸保證方面(「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

記者:今天公布的出口數字減少了很多,是否有錯估形勢的情況?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就貿易戰對全年GDP的影響,政府仍然維持原先的估計,這是有數可計的。我們看到今年首季的增長非常強勁,達百分之四點六,第二季回落至百分之三點五。至於第三季,我們早前已預計貿易戰會升級,所以在第三季有很多出口要「追單」。因此整年來看,首三季的出口數字仍然是正增長。就全年來說,預測的數字及貿易帶動GDP的增長,應在我們原先的預計之內。在二○一九年,中美之間的貿易糾紛再發展下去,會否變成一個較為長久的戰線,我們需要留意,要作出較長線的準備,亦要考慮貿易以外的其他影響。

記者:貿發局預計出口第四季是零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預計第四季對GDP或出口的影響有多少?影響會否延續至明年?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現時二千億美元的關稅,連同原先的五百億元關稅,佔中國經香港出口往美國大概一半的貨值。假設內地會實施一些反制措施,更會影響美國經香港進口内地的貨物。但如果我們看全盤的數字,在全港的轉口貿易中,中美之間的貿易只佔百分之七,以一半來計算,就只有百分之三點五,因此在全盤的貿易,尤其是在轉口貿易中,這並非很大的數字。當然在貿易以外的影響,我們要加以留意。
 
2018年9月18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1時31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