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與區議會討論環境衞生(附圖) 
***********************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七月二十四日)與十八區區議會環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會面,聽取他們對加強香港環境清潔的意見和建議。

  陳肇始教授說:「在過去一年,政府投入在環境衞生的資源由二○一七/一八年度的38億元增加至二○一八/一九年度的43億元。但要解決環境衞生問題,始終需要市民配合,重視公德及保持自律。我們希望市民和社區各界亦積極參與及配合政府的工作,一同努力保持環境衞生。」

  與會者得悉,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在今年六月六日起把在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的計劃推展至全港各區,以加強打擊違例棄置垃圾的情況,改善環境衞生。食環署人員會密切監察該些黑點,因應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行動計劃,例如改變安裝攝錄機的地點,以加強執法成效。食環署會在計劃實施一年後再作檢討。

  另外,食環署已成立了19隊針對違反清潔法例的專責執法小隊,加強執法。該署正在多方面應用機械化及自動化科技,包括360度攝影機、高速清洗盤、小型機動掃街車、吹葉機及太陽能廢物壓縮箱等,希望能提高效率,並提升職業安全及健康。食環署會不斷檢視和改良有關設備,務求更貼近市民所需。

  由食物及衞生局(食衞局)牽頭的防治蟲鼠督導委員會剛於本月中召開會議,各相關決策局、部門及組織討論如何採取針對性措施,以解決蚊患、鼠患及蠓患和加強協作。防治蟲鼠工作需要社會各界及政府各相關部門共同努力,在源頭進行有效的治本防治措施,包括保持環境清潔。
 
  在防蚊方面,食環署一直加強工作,於今年七月額外增加五個監察地點。此外,自今年七月起,所有57個登革熱病媒監察計劃地點的調查密度由每月進行一周增至每月兩周,而各海、陸口岸的調查密度亦由每月兩周增至每周進行。
 
  蠓患是近年社區十分關注問題。雖然在本港發現的蠓不是傳播疾病給人類的重要病媒,但蠓對市民帶來滋擾問題。食環署去年邀請內地研究蠓的專家來港,並按其建議進行爲期一年的全港蠓患調查。根據調查的初步結果,蠓的活動高峰期為每年的五月至九月,因此食衞局已建議相關部門應在每年五月前開始加強防蠓的工作。
 
  在防治鼠患方面,必須由源頭着手,除了食環署恆常的防治鼠患工作外,其他相關部門亦會加強其防鼠及滅鼠工作。食環署會因應其目標小區滅鼠計劃的成功經驗,協助相關部門強化其滅鼠工作。針對在地盤的鼠患問題,食衞局亦已要求工程部門在進行新的工程項目時,必須保持環境衞生,減少鼠患出現。

  陳肇始教授說:「我們會研究各與會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並繼續檢視各項清潔措施的成效,作出適時調整。」她呼籲區議會和市民配合政府工作,保持環境清潔,減少疾病傳播。
 
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00分
即日新聞  

圖片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右七)、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食物)容偉雄(右八)和食物環境生署署長劉利群(右六)今日(七月二十四日)與十八區區議會環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會面,聽取他們對加強香港環境清潔的意見和建議。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中)今日(七月二十四日)主持與十八區區議會環境及衞生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的會議。旁為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食物)容偉雄(左二)、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劉利群(右二)、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食物)鄭鍾偉(左一)和食物環境衞生署副署長(環境衞生)黃淑嫻(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