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局長談中學文憑考試及多元出路(只有中文)(附圖)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七月十一日)到基督書院勉勵回校領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通知書的學生後,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教育局局長:今早很高興來到基督書院,看到一班今年參加中學文憑試的同學剛剛領取成績。我亦很高興有機會聽到三位校友,即同學的師姐、師兄,分享他們的親身經歷。從他們的談話反映到現時香港教育的多元出路,其實做得越來越好。除了以往我們提到有一萬五千個「八大」(八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的學士學位外,我們還有三千個「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的學額。我們另外也有每年約三萬元的資助,給同學報讀自資專上院校的學士學位課程。除了這些學士學位課程外,我們還有副學位課程,包括副學士及高級文憑的課程。在二○一七年,大約有七成同學可以入讀這些專上課程。另外,除了這些課程,我們還有毅進課程和其他職業專才的課程,所以對同學來說,出路其實很多。因此,我們希望同學今日無論拿到的成績是如何,都能夠因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或路向,在人生路上繼續積極向前走。

  我亦在這裏呼籲,希望家長多給同學支持,因為這個時候固然有些同學成績理想,但無論成績好或不好,他們都需要大家給予意見或支持,讓他們作出明智的選擇。

記者:局長,暫時看到幾個核心科目當中,只有通識科的成績有輕微下跌的跡象,會否在課程上需要有些改革,局長對這情況有什麼回應?

教育局局長:我們如果看成績必須要看長遠一點,年與年之間的成績有時會有點波動,我看到下跌幅度不是太大。所以,我覺得在這方面,固然因應長期的趨勢,我們可能需要作一點調節,但我們未必會因為一年成績的轉變作很大的調整。但無論如何,我們現在有一個專責小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正研究香港整個課程的設計,我相信最新的考試成績也會一併考慮。

記者:局長,我想請問每一年文憑試考生逐年減少,但自資院校又越來越多,未來如何看待自資院校?

教育局局長:未來數年,我們看到參加中學文憑試的考生會越來越少,這是過去幾年,整個界別或者中學界別都知道的。但是現在以中學為例,我們昨天看到中學派位人數已經上升,所以數年後參加文憑試的考生亦會開始上升。但是在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說,自資專上界別是可能會經歷一個比較艱難的時候,而我相信他們亦有充分的準備。至於究竟長遠來說自資專上界別在整個專上教育界的定位,現在由張炳良教授領導的專責小組(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正進行諮詢和收集意見,希望界別的朋友或社會人士都就這方面給予多些意見。待小組收集了意見、作出建議的時候,政府會充分考慮。

記者:今年的考生人數下降,但考獲「3322」(入讀本地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人數就上升,這樣會否影響考生升讀大學的機會?

教育局局長:正如我剛才所說,除了「八大」之外,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課程,包括三千個「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的學額,亦有資助一些自資專上學院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所以我們是有足夠的選擇讓合資格的同學選擇繼續升學,所以這個不是一個太大的問題。

記者:我希望補問一句,你剛才在致辭時說今年的自資資助(為修讀香港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學生提供的免入息審查資助計劃)金額會增加至每年三萬零八百元,對嗎?即是比去年多八百元?

教育局局長:因為在制度之下,我們每年的資助額都會調整,今年應該是三萬零八百元。

記者:剛才提到通識科因應長期趨勢可能會略作調整,可否說清楚一些,若真有此情況,可能會在哪一方面調整?會不會是課程?

教育局局長:既然你問到,我再說清楚一些。正如我剛才所說,課程的調整當然需要看多方面,例如課程本身是否能夠配合現時社會的需要、能否幫助學生學習,這都是我們的主要考慮。成績方面的趨勢會反映可能需要了解的問題,例如題目是否太深、學生學習或教導學生方面有沒有可改善的地方;若然有長期趨勢,我們會詳細考慮。至於我剛才提及負責整個課程的專責小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包括三三四新學制下,究竟現時課程和培育出來的學生是否達到我們原先的目標,我們也會檢視。當中如果有明顯的趨勢,在某些科目有些轉變,相信他們也會作考慮,而不會單憑今次的成績而去決定改變通識科課程的內容。



2018年7月1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