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出席2018亞洲商貿論壇午餐會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七月九日)出席2018亞洲商貿論壇午餐會致辭全文:
 
Your Excellencies、Consuls General of ASEAN member states in Hong Kong、文禧(新城廣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宋文禧)、Sebastian(星展銀行(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龐華毅)、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今日十分榮幸再次出席亞洲商貿論壇。今年的主題是「創新經濟 拓展優勢」,我很高興有機會在這裏和大家一同分享一下香港目前的經濟形勢,以及如何明確定位,善用我們的優勢,把握未來的種種機遇。
 
  首先讓我們看看現時的形勢。香港經濟在二○一七年增長百分之三點八,表現不俗,在二○一八年第一季亦保持強勢,錄得按年百分之四點七的增長。環球經濟延續普遍復蘇的勢頭,令我們的出口在今年第一季顯著增長。訪港旅客亦出現復蘇。最新的失業率只有百分之二點八,是二十年以來的低位,就業人數繼續增加,市民收入普遍有實質增長。全民就業亦刺激消費意欲向好,私人消費開支表現繼續強韌。
 
  然而踏入下半年,香港經濟卻面對相當大的不明朗因素,就是現時全球商貿的焦點——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
 
  特區政府一直非常密切關注事態發展,評估對香港經濟的影響。自世界貿易組織在二十多年前成立以來,國際間一直大力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推動削減關稅、消除各種貿易壁壘。全球的貿易量亦因而大大增加,世界各地數以十億計的人民也因此受惠,而提升了生活水平。現時中美貿易戰展開,互相加徵關稅,且歐盟等國亦加入,毫無疑問是「開倒車」,當中亦肯定沒有贏家。我們期望美國不要再「亂搞」,希望回到透過雙邊洽談及世貿機制處理貿易糾紛。
 
  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商品貿易中心,中美貿易戰一定會對香港的轉口貿易帶來負面影響。不過由於香港的貨物貿易量非常龐大,因此目前我們的評估是,第一輪的關稅措施對我們的整體出口貿易的直接影響有限。
 
  具體來說,美國在六月十五日公布第一輪針對總值500億美元內地商品加徵百分之二十五關稅,當中首階段牽涉800多項、總值340億美元的商品,已經自七月六日起生效。相關產品在二○一七年經香港轉口至美國約值470億港元,佔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總貨值只是百分之一點二。如果計及稍後生效的第二階段措施的貨品,受影響的出口總貨值就會升到約530億港元。
 
  至於內地公布的反制措施方面,首階段和第二階段的美國產品在二○一七年經香港轉口至內地只約值117億港元,佔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總貨值只是百分之零點三。
 
  由於預計現時受影響的出口貨值佔香港整體貨物出口比例不高,對今年香港經濟增長影響應該相對有限。政府經濟顧問辦公室現時的估算,對於我們生產總值的直接影響約為百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 。
 
  話雖如此,中美貿易戰的變化實在難以預料。美國總統特朗普已表示會進一步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貨物徵收百分之十的關稅,以回應中國對美國商品實施的報復性關稅。國家方面亦表示會堅定強力應對。我們會密切留意有關的商品名單,詳細評估這些措施對香港經濟的影響。
 
  貿易糾紛如果繼續糾纏並擴大,很可能會影響內地以至全球的貿易及投資氣氛,引起金融市場的波動,對香港帶來更大的直接和間接影響,我們因此必須作好應對的準備。
 
  特區政府一直和各大商會及業界保持緊密溝通。我們尤其關心貿易戰會否為中小企帶來資金周轉或融資方面等問題。香港出口信用保險局於六月二十五日宣布推出特別支援措施,增加為出口商免費提供的買家信用評估服務;為受到美國實施關稅影響的「小營業額保單」保戶,特別免費提供額外付貨前風險保障;以及為保戶及香港出口商舉辦研討會,分享應對風險的措施。
 
  除了貿易戰,美國利率正常化步伐,以及不少地方的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等不明朗因素,亦會對環球經濟形勢造成難以預料的影響。但香港現時經濟基調仍然良好,因此,我對今年的經濟表現仍然審慎樂觀,暫時仍然維持我們在年初時估計今年的經濟增長可達百分之三至四的預測。
 
  展望未來,隨着國家經濟穩步發展,我深信只要我們努力鞏固香港的優勢,把握好機遇,香港經濟前景仍然是樂觀的。
 
  在改革開放踏入四十周年的今天,國家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新時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擴大與世界各國雙向投資和貿易往來,形成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此外,全球經濟重心「西向東移」之勢不會逆轉。過去五年,中國連同其他發展中的亞洲地區,貢獻全球經濟增長接近六成。在可見的將來,亞洲發展中地區仍然是環球經濟的火車頭。隨着亞洲多個地區經濟蓬勃發展,中產人口快速增加,消費和資產配置的服務需求非常龐大。
 
  我認為,當國家不斷的加大開放、加強跟國際接軌,香港的關鍵角色不但不會被淡化,還會不斷向前發展,因為在「一國兩制」下,我們擁有內地其他城市短時間難以複製的獨特優勢。這些包括我們高度國際化的市場和制度、國際投資者熟悉的普通法和優良法治、具競爭力的簡單低稅制、自由流通的資訊和資金、兩文三語人才和中西薈萃的生活方式。加上我們穩健、高效、成熟的金融市場,令我們可以作為一道「防火牆」和一片「試驗田」,助力國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動金融改革和人民幣國際化。
 
  只要我們認清形勢,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必定可以繼續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把國外企業「引進來」的首選平台。過去四十年改革開放的經驗,證明內地越是開放、越是跟國際接觸,我們香港連繫國際的門戶功能便越見重要,我們在「一國兩制」下的優勢也更顯突出,香港可以分享到的成果和機遇也更為巨大。眼前要我們把握的兩個重要機遇,就是「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香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節點。自國家在五年前提出這項倡議至今,國際上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同和參與,與日俱增。基建聯通和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目標。據亞洲開發銀行估計,二○一六年至二○三○年間,單是亞洲地區每年需要在基建領域的投資便達一萬七千億美元,當中需要以多種不同方式調動私人市場的資金,包括以股權和債券發行、以及公私營合作等,才能補充資金缺口,滿足需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明顯的優勢,成為「一帶一路」基建項目的融資中心。香港資本市場可以發揮獨特的橋樑角色,引導資金投向具有回報率的項目,填補基建項目的「資金缺口」;也可以為投資者提供不同的金融工具和產品,緩解基建投資的風險,讓這些「一帶一路」基建項目更具有融資的吸引力。
 
  我們在金融管理局之下成立了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基建辦),提供一個資訊交流和經驗分享的平台,促進各界對基建投融資方面的互相協作。至今,基建辦已匯聚90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合作夥伴。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支持下,基建辦正和部分央企探討合作,物色共同投資的機會。此外,證監會也在去年四月就基建項目公司在港上市發布了一些指引。
 
  另一方面,面對境外市場對人民幣結算、融資和資金管理等服務需求增加,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樞紐,可以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多元化的人民幣服務。
 
  與此同時,香港擁有多家再保險公司及保險經紀公司,有豐富的經驗、國際化的金融專業配套及強大的業務網絡,能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合適的風險評估、管理和緩解服務。
 
  除了基建融資,香港在金融、會計、風險管理、法律、仲裁及調解等專業服務擁有大量國際人才,令我們可以成為「一帶一路」的高端服務業中心。香港也是一個重要平台,幫助各地企業尋找適合合作夥伴,拓展業務。例如我們正推動香港企業和內地企業拼船出海,尋找發展機會。
 
  在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香港可以作為他們國際業務的總部和財資中心。我們已經修訂了《稅務條例》,為財資中心的業務提供稅務優惠。我們也正在積極爭取跟更多經濟體簽訂避免雙重課稅的協議,目前我們已簽署了40份,並正積極與另外13個地方進行磋商。
 
  至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香港在金融和創科兩個範疇擁有相對優勢,可以大展拳腳。
 
  大灣區人口六千八百萬,經濟總值一萬五千億美元,這個規模相當於韓國或澳洲的水平,是我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區內居民對投資理財服務的需求,為香港的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特區政府近年推出了不少措施,讓香港的基金管理平台更多元化和更具競爭力,包括消除法律結構上的限制、提供更有利的稅務環境,以及擴大銷售網絡。
 
  大灣區匯聚了內地多家創科龍頭企業,以及多個先進製造業基地,香港可以為這些企業的壯大發展,提供全面的金融、財務和資金管理服務。我們最近改革了上市制度,容許擁有同股不同權架構的高增長及創新產業公司和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申請在交易所主板上市。我們相信更多大灣區的企業,可以利用香港的資本市場,拓展全球業務。今天早上就有第一家這些同股不同權的高增長企業在聯交所正式掛牌上市。
 
  在創科方面,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親自批示,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確定香港在國家科技發展的大戰略和布局中可以擔當重要的角色。
 
  事實上,香港擁有多間世界級的大學、科研水平備受國際肯定,加上一流的基建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有利吸引更多知名國際的科研機構、大學和創科企業到香港落戶。
 
  我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預留五百多億元支援創科發展,當中二百億元用作落馬洲河套地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的基建和首期工程,為創科發展提供硬件配套。但我們亦深明人才是發展創科的關鍵。因此在這五百億之中的一百億元,會用來成立兩個創新科技平台,分別是「醫療科技」和「人工智能及機械人科技」,目的是通過這兩個平台吸引更多內地以至世界上最優秀的科研機構和人才來香港發展。
 
  我們早前亦宣布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協助科技公司更快地從海外和內地招聘在香港短缺或難以找到的科技人才,同時要求這些公司以「3拖1+2」的方式,同時培育本地人才。我們又會推行「博士專才庫」計劃,資助企業聘用這些專才,盡量將這些我們培養的人才留在香港發展。
 
  特區政府會積極跟廣東省政府、澳門特區政府,以至中央相關部委溝通協調,爭取政策上的突破和創新,希望可以突破「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的限制,更好地打通大灣區內人流、物流、貨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免除這些障礙,真正實現大灣區經濟融合。
 
  「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未來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增長點,我們會積極參與這兩項重大的國家發展策略。只要我們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繼續維持我們自由開放的市場、高效透明的規管機制,以及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就能夠保持香港的競爭力,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同時為國家作出貢獻。
 
  最後,我衷心祝願論壇圓滿成功,各位嘉賓身體健康、事業宏達!多謝大家。



2018年7月9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8時4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