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八題:新來港定居人士在公立醫院接受長期醫療服務
***************************
以下是今日(七月四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沛然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有市民向本人反映,近期有不少從內地來港定居未滿七年的人士(新移民)到公立醫院接受透析服務(俗稱洗腎服務)等各項長期醫療服務,令公共醫療資源更緊絀。為了更準確估算應付未來新移民的醫療需求所需資源,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五年,每年有多少名新移民來港及其佔香港人口的百分比;
(二)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有多少名新移民於公立醫院接受長期醫療服務,以及所涉公帑金額為何;
(三)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i)在公立醫院接受洗腎服務的新症和舊症數目分別為何、(ii)洗腎服務的單位成本,以及(iii)新症輪候時間的中位數和第90百分值分別為何;
(四)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有多少名新移民在公立醫院接受洗腎服務;當中有多少人有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金,以及有多少人來港不足一年(按醫院聯網表列分項數字);
(五)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有多少名曾在香港以外地方接受腎臟移植的人士,獲公立醫院或診所處方抗排斥藥物,以及每次診症的單位成本為何,並按他們進行腎臟移植手術的國家/地區列出分項人數,以及當中屬新移民的人數;及
(六)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各公立醫院全職泌尿科和腎科醫生的(i)人數、(ii)新入職人數、(iii)離職人數及(iv)流失率,並按職級以表列出分項數字?
答覆:
主席:
就陳沛然議員提問的各部分,我回應如下:
(一)根據二○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的結果,在居港人口中共有165 956名中國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佔全港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2.4%。
「中國內地來港定居未足七年人士」是指在二○一六年中期人口統計中報稱:
(i)其出生地點為中國內地;
(ii)國籍是中國並以香港為其永久居留地;及
(iii)居港少於七年的人士。
政府統計處沒有二○一三至二○一五年及二○一七年的相關統計數字。
(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沒有備存就新來港人士於公立醫院接受長期醫療服務,以及所涉公帑的統計數字。
(三)在過去五年,在醫管局接受腎臟替代治療(其中包括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的新症及舊症宗數表列如下:
腎臟替代治療(個案) | 二○一三年 | 二○一四年 | 二○一五年 | 二○一六年 | 二○一七年 |
腹膜透析新症 | 958 | 954 | 923 | 999 | 1 045 |
血液透析新症 | 112 | 92 | 96 | 128 | 115 |
總數 | 1 070 | 1 046 | 1 019 | 1 127 | 1 160 |
腹膜透析舊症 | 3 829 | 3 995 | 4 070 | 4 236 | 4 399 |
血液透析舊症 | 1 203 | 1 251 | 1 322 | 1 382 | 1 456 |
總數 | 5 032 | 5 246 | 5 392 | 5 618 | 5 855 |
腎臟替代治療屬於維持生命治療,腎科醫療團隊會因應病人的臨床需要及情況,提供適時及適切的治療。因此,醫管局沒有備存病人接受洗腎服務的輪候時間統計數字。
醫管局沒有就接受洗腎服務的單位成本備存分項統計數字。
(四)根據社會福利署資料顯示,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之申請人必須取得香港居民身分不少於一年,才合乎申請資格。醫管局沒有備存有關新來港人士及領取綜援人士於公立醫院接受洗腎服務的統計數據。
(五)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的病人,不論是否於香港進行移植,均需在手術後接受跟進治療,例如持續服用抗排斥藥。醫管局會為這些病人提供所需的跟進及持續照顧。
在過去五年,曾在香港以外國家/地區進行腎臟移植,並在公立醫院接受跟進照顧的病人的統計數字如下:
年份(截至該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 病人數目(名) |
二○一三 | 2 529 |
二○一四 | 2 565 |
二○一五 | 2 583 |
二○一六 | 2 596 |
二○一七 | 2 642 |
醫管局沒有就在香港以外國家/地區進行腎臟移植後,並在公立醫院接受跟進照顧的病人每次腎科診症的單位成本,以及當中屬於新來港人士的數目備存分項統計數字。
(六)泌尿科醫生和腎科醫生分別於外科及內科部門工作,為病人提供一系列外科或內科服務。醫管局沒有就泌尿科和腎科醫生人數、入職人數、離職人數及流失率作分類統計。
附件表一至四分別列出二○一三/一四至二○一七/一八年度醫管局轄下醫院聯網各職級全職內科和外科醫生的人數、取錄人數、離職人數及流失率。
完
2018年7月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