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八題:市民查閱歷史檔案館檔案及資料
*********************
  以下是今日(六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莫乃光議員的提問和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市民取閱歷史檔案館藏品的事宜,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歷史檔案館的藏品數量;每個類別(包括案卷、裝訂本、照片、海報、地圖與圖則及影片)的藏品的(i)數量及(ii)數碼化百分比;
 
(二)現時市民可藉甚麼方法免費取得歷史檔案館藏品的副本;政府會否參考英國國家檔案館的做法,確保市民可至少有一個免費取得其藏品副本的方法(例如自行直接拍攝原檔或從網上下載數碼檔案);
 
(三)最近有否收緊以下做法:市民可以(i)要求歷史檔案館閱覽室職員打印藏品的數碼檔案,並(ii)使用自携數碼攝影器材拍攝數碼副本(該打印副本則由館方保管以供其他市民閱覽);如有(例如拒絕提供上述免費打印服務),詳情為何,以及有何理據提高市民取得藏品副本作研究之用的成本及難度;及
 
(四)鑑於政府表示會致力把經常被借閱和受歡迎的檔案數碼化,數碼化工作的進展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檔案處(檔案處)的歷史檔案館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永久歷史檔案的中央貯存庫,致力鑑定和搜羅具保留價值的檔案及資料,提供予各界人士查閱和使用。該館珍藏了豐富的歷史文獻,包括文件、照片、電影、海報及其他可追溯香港發展過程的歷史檔案。這些藏品的查閱是根據《1996年政府資料檔案(取閱)則例》處理,市民須遵守為保護檔案而設的適用規則,包括《閱覽室使用須知》,以及保障版權、個人資料等的規則。市民查閱歷史檔案並不需要繳付任何費用。然而,市民若希望獲取館藏檔案的紙張副本或數碼副本,則須繳費,此安排與其他海外國家檔案館的做法相若。為加強對市民的服務,歷史檔案館自二○○九年四月起,提供了《使用自攜器材拍攝藏品》服務,讓市民在同意遵守《版權條例》和藏品的保存狀況適合拍攝的情況下,以自備攝影器材免費拍攝館藏紙本檔案。
 
  就莫乃光議員的提問,現回覆如下:

(一)歷史檔案館現時共有近150萬項藏品,當中已數碼化8萬5千多項歷史檔案,佔總藏量約百分之五點七,共製作了約200萬項數碼影像。各種載體的歷史檔案及已數碼化藏品的數量如下:
 
載體 歷史檔案藏品
數量(項)
已數碼化藏品
數量(%)
案卷/裝訂本(註一) 763 400 69 300 (9%)
照片 15 700 6 000 (38%)
海報 1 300 600 (46%)
地圖與圖則 8 500 2 300 (27%)
影片 3 000 1 800 (60%)
縮微資料(註二) 708 300 5 800 (0.8%)
總數 1 500 200 85 800 (5.7%)

註一:該項目只有合併計算的總數,未有分類細項。
註二:製作縮微膠卷是國際認可適合長期保存檔案的方法。由於市民可透過電腦直接從縮微膠卷閱覽檔案資料,所以將縮微資料數碼化並非檔案處優先處理的項目。

(二)如上文所述,自二○○九年四月起,市民可透過歷史檔案館的《使用自攜器材拍攝藏品》服務,以自備攝影器材免費拍攝館藏紙本檔案,作參考或私人研習之用。從今年五月二十四日開始,市民更可透過拍攝電腦顯示屏幕,免費取得數碼檔案的副本。有關《使用自攜器材拍攝藏品》這項免費服務的安排,已在歷史檔案館閱覽室及政府檔案處網頁公布。市民也可透過該網頁查閱已經上載的數碼化歷史檔案,並可免費下載該些檔案,作參考或私人研習之用。此外,部份數碼化歷史檔案因版權等原因,未能上載到檔案處的網頁供市民下載。
 
(三)歷史檔案館一直致力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市民查閱館藏檔案,並不時檢討該服務。過往歷史檔案館會安排把購自海外國家檔案館的數碼檔案複本,以黑白打印形式列印副本,供市民以自攜器材拍攝,藉此免費取得數碼檔案的副本。歷史檔案館最近曾檢討該服務,發現這個方法並非海外國家檔案館處理數碼檔案的慣常做法,也不合時宜,並且耗費人手和資源,在製作紙本時也耗用了不少紙張(註三)和打印機碳粉,有違「環保節約」原則。故此歷史檔案館在本年五月二十四日開始放寬政策,容許市民在不違反為保護檔案而設的適用規則,包括有關保障版權、個人資料等的規則下,透過電腦顯示屏幕,以自攜器材直接拍攝屏幕上的影像,免費取得數碼檔案的副本。這個方法不但方便市民更快取得藏品的副本,更加讓市民取得數碼檔案具備色彩的部份,做法方便亦可達到環保目的。長遠而言,歷史檔案館會繼續研究其他措施,方便市民在網上查閱及下載歷史檔案。
 
註三:過去三年,每年平均耗紙量約11 200張,而今年首五個月的耗紙量已達20 000張。

(四)檔案處一直參考海外檔案機關普遍使用的準則(例如藏品的保存狀況、使用者需求或使用率、版權限制及個人資料的考慮等因素),推行藏品數碼化工作,以方便市民以數碼形式查閱檔案。檔案處現時已將8萬5千多項歷史檔案藏品數碼化,製作了約200萬項數碼影像,當中包括較多被市民選取閱覽的縮微膠卷藏品及特大尺寸的地圖和建築圖則等,共製作了約130萬項數碼影像,方便市民以數碼形式查閱相關資料。
 
  由於歷史檔案藏品數碼化的工作涉及繁複的程序,包括多項檢測整理等不同步驟(如數碼檔案編目、數碼檔案質量檢測、儀器定期性標準化等),以確保檔案文件狀況修復完好,資料清晰方可進行,藏品數碼化後的質量也要經過嚴格檢驗,這些工作均需要投放大量人手和資源。檔案處計劃在未來十年先把受歡迎的歷史檔案藏品數碼化,按年製作約35萬項數碼影像,將整體數碼影像增加至600萬項,即佔歷史檔案總藏量約百分之十至十五,與其他海外檔案館的數碼化比率相若。
 
2018年6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9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