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談國家科研資金「過河」(只有中文)
*************************

  以下是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今日(五月十六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全文:
 
記者:局長,剛才也說過,其中一點是可以做到優勢互補,可否多講如何做到?還有,香港以往必須夥拍內地夥伴才可進行大型項目,可否說說未來有甚麼勁的項目香港也可以參加?例如登月項目是否也可以一起做呢?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優勢互補很明顯,香港的優勢是我們的科研實力。我們作為創科的源頭,有人才亦有能力培育人才。第二是我們國際化的優勢,很快可以得到國際認可,與國際平台接軌亦有幫助,相信可以與內地產業化的優勢結合。將來大灣區規劃出來,我們可以說得明確些。至於項目方面,香港現時沒有比較大的科研項目,譬如是登陸月球、高鐵,這些要靠龐大國家經費才可以做到。這次拆牆鬆綁後,令資金可以「過河」,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有機會獨立或夥拍其他香港或內地機構一起競投。新措施下,鬆動多了,未必一定要在內地使用款項,這是一個很大突破。你也可以多問問本地學者、教授、校長,他們對此訴求多年。今次經過大家多方面合作,包括兩院院士,把事情辦成,這是很不簡單的。
 
記者:你如何評估未來數年香港的大學可以申請到多少經費?會有多少個項目?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行政長官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希望在二○二二年或之前,本港所有研究經費的支出可以達到GDP的1.5%,現在只有0.79%,這個目標非常高。創科局在政策方面,會想盡辦法增加資金的投入,一方面政府會繼續投入加碼;第二方面希望可以吸引到外地,包括內地的資金投放於香港的研發;第三是R&D(研發)方面,超級扣稅可以吸引到本地的私營機構在研發方面有較大的投入。大家都知道,深圳九成的科研投入來自私營機構,相比之下,香港少於一半是來自私營機構,所以我們必須在這方面努力。
 
記者:未來會否有更多與內地科技部合作的措施推出?例如早前說過香港的科研人員到內地交流超過半年,可能要繳付內地稅,這問題是否也會很快解決得到?
 
創新及科技局局長:你說的是稅收,不是科技部一個部委的問題,大家要弄清楚。我們作為政策局,會不斷聆聽科技界的需求。用不同方法,合作、協作、談判等方式,希望可以達到業界需求。



2018年5月1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