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教育局局長談獎學金和課本評審(只有中文)
********************
  以下為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四月二十四日)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及自資專上教育基金獎學金頒獎典禮2018後與傳媒談話內容:

教育局局長:剛才舉行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及自資專上教育基金獎學金頒獎典禮,我很高興今年約有6 600名同學得獎,他們都是在學術上或其他非學術上表現卓越的同學。我們亦希望藉着這些獎學金,能夠繼續鼓勵我們的同學奮發上進,亦希望能吸引到更多的外地學生來香港留學,亦希望鼓勵到更多香港學生繼續在香港進修。今年《財政預算案》亦提出,我們希望可以再投入八億港元到政府獎學基金,希望可以頒發更多的獎學金予同學。

記者:(有關某小學常識科課本被誤指刪去字句)局長,想問香港眾志將教師用書和學生版本混為一談,局方批評他們令出版社遭受政治壓力。但其實局方將一些沿用的字眼,亦要求出版商修改,會否擔心出版商未來也會更多自我審查?

教育局局長:我想兩件事要分開來看。第一,關於有團體將小學的教師用書及學生課本混為一談,並作出一些評論,我認為團體在作出指摘時,應該弄清事實,不要隨便發表一些不是事實的事,這正正會加添無論是出版社或評審小組的壓力。至於評審小組內就着出版社課本草稿作出評語,這是在制度中,為了令可以加入「適用書目表」的書本合乎一定水平及準則。這些工作不應視為加添他們的壓力。

記者:局長,之前提到「中共建國」和「大批內地人來香港」其實沒有因果關係,想問為甚麼沒有因果關係?

教育局局長:正如我在很多場合提過,在書商與我們評審小組之間的書信來往或評審工作,其實是完全保密的,所以我不會公開評論一些估計或猜測的說話。我在很多場合有提過,評審必須整本課本來看,要看前文後理,很難抽出一句去評論究竟評審小組給予的評語到底是否合適。過去我只是就一兩句議員的提問或社會的言論,我是抽空來說,例如有一兩句說話,我自己看來,都可能有這些的問題出現。但我看到的問題若真的出現在教科書中,在教科書是否適合,其實要看前文後理,並由評審小組作最後決定。

記者:評審小組的評語會否令教師在教學上難以適應?局方會否有指引給教師讓他們知道做法?

教育局局長:我想兩件事情要分開來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無論使用哪一本教科書或自己製作教材,他們均有專業方法及有自己對科目的了解去進行教學工作。而評審小組,大家都留意到有前線老師及大學學者在內,所以能夠將前線聲音帶到教科書,而過去一段時間,我們都聽到社會上有不同人士,包括有資深校長或專家亦有就這方面的一些議題,充分表達他們的看法,所以證明在社會上亦有對可能和有傳評審小組的意見有相合的地方,所以我相信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會遇上很大的困難。

記者:近來有指教科書用字需要準確一些,請問教育局在今年評審時,特別是今年多了很多以往一直沿用的句子或描述都被指有錯,既然今年有如此多改變,會否考慮出版一份指引予書商說明清楚?

教育局局長:教科書用字準確這點我非常贊成,我亦曾提過,因為這會影響學生學習,所以用字必須正確。至於你指是否今年特別多,我亦不敢如此說,因為究竟如何評論過往給予出版社的評語是多與少,其實大家手頭上亦沒有這些資料。至於評審準則,我們必須要看評審制度,我們是由一些教育局的科目專家,加上一些大專學者及前線教師一起就內容作出一些評論,向出版社給予意見,所以不會說有沒有準則的問題,而是根據這些專家自己對這些科目的了解及意見作出一些評論。

記者:會否改變制度,令這件事公開透明一點?

教育局局長:我亦曾解釋過,為何以往一直評審過程以保密方式進行,就是防止出版社知道誰是評審員,或評審員知道哪家出版社或誰是作者的時候,可能有潛在的利益衝突,所以保密制度是有實際需要的。但在過程中,我們有邀請前線教師、校長或大專的專家參與,所以評審是多元的,不同意見亦可以集合其中。
 
2018年4月24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