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十二題:拖欠醫管局醫療費
***************
以下是今日(二月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鄭松泰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近年非符合資格人士欠交公立醫院費用的問題嚴重。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在二○一五至二○一六和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就非本地孕婦在公立醫院分娩後欠交的醫療費用撇帳的金額分別為610萬及470萬元,而在二○一五至二○一六年度,有一名非符合資格人士住院超過100日但沒有繳付任何費用。關於防止非符合資格人士欠交公立醫院費用,政府可否告知本會,是否知悉:
(一)過去五個財政年度,每年非符合資格人士欠交公立醫院費用的個案宗數及所涉款項總額,並按專科部門列出分項數字;
(二)醫管局有否考慮採取新措施向非符合資格人士追收欠款;及
(三)鑑於醫管局在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錄得15億元的營運虧損,該局會否考慮向非符合資格人士實行「先收費、後診治」的措施,以免壞帳令營運赤字問題加劇?
答覆:
主席:
就鄭松泰議員提問的各部分,我回應如下:
(一)香港的公營醫療服務獲政府大幅資助,主要對象為本港的符合資格人士(主要為香港身份證持有人)。除了緊急服務外,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轄下醫療機構只會在有剩餘服務量又不影響對本港居民提供服務的情況下,才會按次考慮是否為非符合資格人士提供非緊急服務,並收取適用於非符合資格人士的費用。
過去五年,公立醫院涉及非符合資格人士的未收回款額的每年註銷宗數和金額如下:
財政年度 | 婦產科 | 非婦產科 | ||
宗數 | 註銷金額(百萬) | 宗數 | 註銷金額(百萬) | |
二○一二至一三 | 379 | 10.2 | 6 232 | 20.0 |
二○一三至一四 | 188 | 8.6 | 5 226 | 23.0 |
二○一四至一五 | 127 | 7.6 | 5 961 | 52.2 |
二○一五至一六 | 97 | 6.1 | 7 232 | 35.5 |
二○一六至一七 | 88 | 4.7 | 7 854 | 45.8 |
(二)及(三)
醫管局有既定機制減少拖欠醫療費的情況,有關措施包括:
(i)除緊急個案外,非符合資格人士在入院時須繳付規定款項作為按金;
(ii)在病人住院期間,醫管局會每三天向其發出臨時賬單,並提醒病人或其家屬清繳賬單;
(iii)病人出院時,醫管局會發出終結賬單,或將終結賬單寄到病人所登記的本港或海外地址。若病人出院後賬單仍未清繳,醫管局會致電提醒病人或其家屬清繳賬單,並將月結單寄到病人所登記的本港或海外地址;
(iv)若在指定時間內病人仍未繳付賬單,醫管局會徵收行政費。
如已採取以上行動但賬單仍未清繳,在適當情況下,醫管局會採取法律行動,包括入稟小額錢債審裁處和委託律師發信。
對於接受治療後不須留院但須協助安排出院的非符合資格人士,在適當情況下,醫管局會聯絡社會福利署,或通過入境事務處聯絡有關領事館或內地有關當局,為他們作出適當出院安排。
醫管局不時審視追討醫療費用的機制,並留意市場上普及的收費模式,以方便病人繳費,減少拖欠費用的情況,例如逐步提升現有自助繳費亭的功能,研究採用不同繳費模式的可行性,冀能透過多種方式,讓病人更方便地繳付費用。
為能讓醫管局能更有效地持續應對人口增長和高齡化衍生的人手和服務需求,政府將會引進新安排,以每三年為一周期,按照人口增長比例和人口結構的變動,逐步遞增給醫管局的經常撥款。
完
2018年2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5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