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署發表葵涌及荃灣食水出現異味事件調查報告
**********************

  水務署今日(一月三十一日)發表去年十一月中葵涌及荃灣部分地區食水出現異味事件的調查報告。

  水務署署長因應上述事件成立一個由水務署助理署長(機械及電機)領導的獨立調查小組,以調查事件成因和提出改善措施。

  調查發現事故源自荃灣食水配水庫東面儲水隔的維修保養工程。荃灣食水配水庫設有東、西兩個儲水隔,由混凝土分隔牆隔開。當其中一個儲水隔進行維修工程時,另一儲水隔仍可繼續供水。分隔牆頂部與配水庫上蓋之間有一個約2.5米高的空隙,由隔氣膠簾封閉。然而,分隔牆上方設有兩個進人井及爬梯,方便工作人員進出配水庫,惟隔氣膠簾未能完全封閉位於分隔牆頂部的進人井及爬梯位置的空隙。

  去年十一月當荃灣食水配水庫東面儲水隔進行維修保養工程時,水務署的維修工程承建商於該儲水隔的地台塗上已獲認可適用於食水設施工程的保護塗層物料,而該物料在凝固期間會釋放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調查發現承建商沒有採取適當措施,封閉進人井及爬梯位置沒有設置隔氣膠簾的兩個空隙,而抽風安排亦未能將VOC氣體全部排出配水庫,以致VOC氣體經該兩個空隙傳至當時正在運作的西面儲水隔,並溶於其貯存的食水,然後輸送到用戶。調查小組亦認為水務署職員對維修工程可能影響食水水質缺乏警覺性。

  水務署曾於事發後在荃灣食水配水庫西面儲水隔的出水管抽取水樣本進行快速毒性檢測,結果呈陰性,即是無毒。同時,署方亦對該食水樣本就世界衞生組織(世衞)《飲用水水質準則》15項與健康有關的VOC參數進行測試,全部結果均符合世衞準則。VOC的「嗅點」很低,即使其濃度符合世衞準則,食水中含有極少量的VOC仍可被用戶察覺,但並不會對健康構成危險。

  為防止同類事件再次發生,調查小組提出以下短期及長期改善措施,而水務署已落實執行該些短期措施:
 
短期措施
---- 

(一)在配水庫其中一個儲水隔進行維修工程而另一儲水隔維持運作供水的情況下,配水庫上蓋與分隔牆頂的空隙須完全封閉;

(二)在(一)所述情況下於配水庫進行的維修工程,應即時停用含高VOC成分的物料(包括原材料);

(三)在進行有可能影響食水水質的建造或維修保養工程前,須要求承建商聘用專業人員進行水質影響評估。有關評估須由水務署高級專業人員審核及批准;

(四)加強前線工程人員的定期培訓,提高他們對建造及維修工程可能對食水水質構成風險的警覺性;

長期措施
----

(五)檢討並進一步完善處理水質事故的安排,包括安排抽取水樣本進行測試、以及向受影響用戶和傳媒發布資訊等;及

(六)為物業管理公司提供指引,協助他們在應對水質事故時,採取及時而恰當的應急措施。

  水務署已將涉事承建商的不理想表現反映在其表現評核中。
 
  調查報告已上載至水務署網頁:www.wsd.gov.hk/filemanager/tc/share/pdf/kwai_chung_and_tsuen_wan_incident_report_c.pdf



2018年1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