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冊中醫處方含未標示西藥成分藥粉個案調查進展(附圖)
**************************

  衞生署今日(一月二十五日)再次呼籲,曾於元朗朗屏邨石屏樓平台M6號鋪「榮興中西藥行」,向駐診註冊中醫石昭榮求診的病人,切勿使用其處方的八款藥粉(見附圖),因它們含有未標示的西藥成分。

  署方於二○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布上述註冊中醫處方含未標示西藥成分藥粉,並涉及一名64歲女士急性肝衰竭懷疑中毒個案,事件中的病人於接受治療後已出院。在調查過程中,衞生署從上述處所檢取九款藥粉,政府化驗所的化驗顯示,當中八款藥粉樣本分別驗出含有未標示西藥成分,包括「撲熱息痛」、「二羥丙茶鹼」、「氯苯那敏」、「匹可硫酸鹽」、「西甲硅油」和「地喹銨」(化驗結果詳見附件)。另一款名為「囗腔、牙、喉、發炎散」的藥粉,化驗仍在進行中。

  衞生署發言人解釋:「『撲熱息痛』普遍用作退燒及鎮痛,服用過量可使肝臟及腎臟受損。『二羥丙茶鹼』用以治療哮喘,可引致不規則心跳、腸胃不適及噁心。『氯苯那敏』常用於治療敏感症狀,其副作用包括昏睡和視力模糊。『匹可硫酸鹽』用於治療便秘,副作用包括腹部絞痛或痙攣性痛。『西甲硅油』可改善腸胃脹氣和腹部不適,而『地喹銨』則用於治療口和咽喉的輕微感染。」

  此外,衞生署在行動中亦在該處所撿獲一批受管制西藥,包括第1部毒藥「吲哚美辛」和「潑尼松」,以及抗生素「阿莫西林」。「吲哚美辛」屬非類固醇消炎藥,用以消炎止痛。已知的副作用包括腸胃不適、噁心、胃潰瘍和腎功能受損等。「潑尼松」屬皮質類固醇,只可按醫生指示使用。不當使用皮質類固醇可引致嚴重副作用,例如庫欣氏症候群,即出現圓臉及肌肉萎縮等病徵。「阿莫西林」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可引致過敏。

  待調查完成後,衞生署會就檢控事宜徵詢律政司的意見。上述中醫涉嫌非法管有第1部毒藥、製造及管有未經註冊藥劑製品,觸犯《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以及涉嫌非法管有抗生素,違反《抗生素條例》(第137章)。一經定罪,前者每項罪行最高罰則為罰款100,000元及監禁兩年,後者則為罰款30,000元及監禁一年。衞生署已將個案轉介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考慮紀律處分。

  衞生署再次呼籲,市民應立即停止服用上述有關藥粉,如服用後感到不適,應盡快徵詢醫護人員的意見,並於辦公時間內將藥粉送交九龍觀塘巧明街100號Landmark East友邦九龍大樓16樓衞生署中醫藥事務部銷毀。



2018年1月25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