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三題:醫院管理局的資源分配
*****************

  以下是今日(十二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胡志偉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在她於本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表示,政府會採用新撥款模式,以每三年為一周期,按照人口增長率和人口結構的變動,逐步遞增給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的經常撥款。關於醫管局所獲撥款及其向各醫院聯網(聯網)分配資源,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政府未來在決定醫管局可獲經常撥款的金額時,除了人口增長率和人口結構變動外,還會考慮甚麼因素,當中是否包括求診人次,以及各項因素所佔比重為何;上述新撥款模式是否已充分考慮醫療衞生開支與年齡的非線性關係,以確保撥款額足以應付醫療服務需求;

(二)鑑於政府在二○○七/二○○八年度《施政報告》中表示,會將政府經常開支中用於醫療衞生的百分比由當時的15%增加至二○一一/二○一二年度的17%,政府現時有否就該百分比設定上下限或目標;若有,詳情為何;若有上限,有否計劃檢討該上限,以及有何措施確保當政府因經濟不景而需制訂赤字預算時,給予醫管局的經常撥款仍會逐步遞增;

(三)會否設立機制(例如設立醫療衞生開支穩定基金),當政府經常開支縮減時,醫療衞生開支無需跟隨縮減,甚至還可增加;

(四)是否知悉過去五年,每年各聯網(i)所獲撥款、(ii)覆蓋人口,以及(iii)病人人均醫療開支分別為何;

(五)有否研究新撥款模式可否改善各聯網獲分配資源不均的問題;有何措施確保醫管局按各聯網的人口增長率和人口結構變動向各聯網分配資源;及

(六)有否估計各聯網的(i)人口及(ii)65歲或以上人口在未來十年的變化;若有,詳情為何,以及是否知悉醫管局會如何因應該等變化調整資源分配工作?

答覆:

主席:

  就胡志偉議員提問的各部分,我回應如下:

(一)政府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現時採納用於估算公營醫院整體營運開支以及所需撥款的模型,以全港人口為基礎,當中考慮的因素包括整體人口數字及年齡分布、不同人口組別的慢性疾病負擔,以及由引入先進醫療技術而轉變的服務模式所導致的服務成本增加等因素。

(二)及(三) 政府一直投放大量資源於醫療衞生服務。政府在決定對公共醫療的撥款時,會考慮一系列的因素,包括本港人口增長和老化的情況、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服務提升方面的需要及政府整體財政狀況等。政府會繼續與包括醫管局等各持份者緊密聯繫,整體考慮醫療衞生的撥款。

(四)醫管局內部的資源分配,一般由醫管局自行決定。下表載列過去五年由醫管局分配予各聯網的經常撥款:
 
年度 港島東 港島西 九龍中 九龍東 九龍西 新界東 新界西
  (10億元)
二○一二/一三 4.39 4.53 5.47 4.12 9.00 6.49 5.20
二○一三/一四 4.63 4.80 5.84 4.49 9.72 6.91 5.56
二○一四/一五 5.01 5.17 6.25 4.94 10.65 7.44 6.08
二○一五/一六 5.37 5.56 6.65 5.28 11.46 8.13 6.71
二○一六/一七 5.63 5.89 7.10 5.66 12.06 8.62 7.27

  上表所示的經常撥款指撥予各聯網用以應付日常運作需要的款項,例如員工開支、藥物開支、醫療供應品開支、公用事業設施收費等。除經常撥款外,各聯網還有其他收入可用以應付日常運作所需,例如向病人收取的醫護服務費用。上述撥款不包括非經常撥款,例如用於基本工程項目、購置主要設備、機構資訊科技研發項目等的撥款。

  「人均醫療開支」是將一個經濟體系(國家或地區)的醫療衞生總開支(包括公營和私營的開支)除以整體人口數目所計算出來,用以比較不同經濟體系的整體醫療開支。因此,「人均醫療開支」不太適用於直接比較聯網層面的資源。
 
(五)第(一)部分的答覆提及的模型適用於政府對醫管局的整體經常撥款,下稱「基本模型」。至於醫管局內部的資源分配方面,醫管局按照醫管局檢討督導委員會在二○一五年提出的建議,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協助建構以人口為基礎的優化模型,在基本模型分析香港整體人口公共醫療需求變化的基礎上,加入其他會影響市民求診的因素以優化模型,從而進一步分析地區人口的醫療需要,推算不同聯網的服務需求,以供醫管局內部資源分配時作為參考。
 
  優化模型以地區人口數據為基礎,除人口數字及年齡分布外,還透過納入其他會影響市民求診的因素(例如社會經濟狀況、求診距離及當區服務供應等)、市民跨網求診的情況等,推算各醫院聯網的服務使用情況和壓力。此外,為適當地類比聯網的資源和核心服務,模型顧及到13項指定服務對個別聯網的影響(例如大部分器官移植服務均由瑪麗醫院提供)。從二○一八/一九年度開始,醫管局的短期和長遠的服務及容量規劃,以及醫院聯網資源的分配,將會綜合考慮該優化模型和其他相關因素,包括醫管局策略優次,服務方向以及落實時間表。

  因應就各聯網獲分配資源與其工作量是否相符的關注,醫管局分析了二○一二/一三至二○一五/一六四個年度各聯網資源與其服務量的關係,結果顯示撇除指定服務及調整不同聯網病例組合的差異後,各聯網資源與其服務量相約,差距不超過±0.5%。反映在現行服務規劃及預算機制下,聯網開支與其服務量相符。

(六)下表列出二○一七年和二○二四年醫管局各聯網的推算人口數字。

二○一七年推算人口(截至二○一七年年中)
地區 所屬
醫院聯網
總人口 65歲或
以上人口
東區、灣仔、離島
(不包括大嶼山)
港島東  762 900  153 400
中西區、南區 港島西  521 200  94 800
九龍城、黃大仙、油尖旺 九龍中 1 159 700  220 000
觀塘、西貢 九龍東 1 138 100  177 600
深水埗、葵青、荃灣、大嶼山 九龍西 1 350 400  234 400
沙田、大埔、北區 新界東 1 328 000  194 400
屯門、元朗 新界西 1 150 300  148 600
全港 7 411 300 1 223 400

二○二四年推算人口(截至二○二四年年中)
 
地區 所屬醫院聯網 總人口 65歲或
以上人口
東區、灣仔、離島
(不包括大嶼山)
港島東  708 600  198 200
中西區、南區 港島西  515 400  125 300
九龍城、黃大仙、油尖旺 九龍中 1 180 700  279 500
觀塘、西貢 九龍東 1 221 500  239 900
深水埗、葵青、荃灣、大嶼山 九龍西 1 406 900  309 600
沙田、大埔、北區 新界東 1 480 600  300 100
屯門、元朗 新界西 1 241 300  230 800
全港 7 755 800 1 683 400

註:
(1)上述人口數字是根據規劃署《人口分布推算2015-2024》的資料計算。由於四捨五入的關係,以及把水上人口計算在內,各項數字相加後可能不等於總數。

(2)原屬於九龍西醫院聯網的黃大仙及旺角區,已於二○一六年十二月一日正式劃入九龍中醫院聯網。相關地區的服務單位亦已於同日起納入九龍中醫院聯網,以支援該聯網於界線重組後覆蓋的服務地區。作為過渡性安排,有關服務/人手統計數字及財務資料的匯報會繼續按照原先的聯網界線(即相關服務單位仍屬九龍西醫院聯網)為依據,直至二○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為止。相關數字由二○一七年四月一日起按照新的聯網界線(即相關服務單位納入九龍中醫院聯網)匯報。

  醫管局在規劃醫院服務和設施時,已考慮多項因素,包括根據各區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變化而推算的醫療服務需求、慢性疾病的增長、醫療服務使用模式可能出現的變化,以及各聯網和醫院的服務安排等。醫管局會繼續定期監察各項醫療服務的使用率和需求趨勢,並透過醫院服務模式重組、醫院發展項目和其他合適措施,確保服務能夠滿足市民需求。



2017年12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