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地食物衞生檢驗檢疫年會在香港舉行(附圖)
*********************

  香港、澳門、廣東、深圳、珠海五地衞生檢疫、動植物檢疫與食品安全控制會議今日(十二月四日)在香港舉行。五方的衞生及檢驗檢疫部門就多個公共衛生、檢驗檢疫及食品安全的課題分享經驗和交換意見,並同意進一步加強現有的交流合作。
 
  五地代表在整日的會議中,回顧了五地在食物、衞生和檢驗檢疫方面的合作情況。鑑於內地為本港主要的食品供應來源地,加上香港與鄰近的廣東、深圳、珠海和澳門的跨境人流及貨物往來均極為頻繁,五地的衞生、檢驗檢疫部門一直合作無間,並透過這個每年舉行的會議促進相互之間的溝通及合作,保障公眾健康。
 
  在會議上,五方同意在現有基礎上將相互之間的聯絡和合作制度化。會議亦因應近年在國際上及鄰近地區關注的區域性重要議題,包括抗菌素耐藥性問題、高致病性禽流感及蚊傳疾病方面的工作作出深入討論交流。
 
  署理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徐德義醫生在會議上致辭時說,香港特區政府在今年七月推出了《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臚列香港為控制抗菌素耐藥性問題而採取的策略和行動,包括在一體化健康的框架下,為香港建立抗菌素耐藥性的監測系統,以及監察和完善本港就抗菌素在人類和動物身上的使用。
 
  在禽流感防控方面,他表示,過去多年在內地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香港已建立了一套嚴格的禽流感監測和防控機制,以減低本港整體禽流感風險。與此同時,經考慮今年早前完成的香港活家禽業未來路向的顧問研究,香港特區政府會進一步採取生物安全改善措施,包括就本地養雞場引進H5-H7禽流感二價疫苗,以提升本地的雞隻抗疫能力。
 
  在談及防控蚊媒傳染病時,他續說:「防治蚊患一直是香港特區相當重視的工作。香港特區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的恆常防控措施,包括監測蚊子繁殖及進行滅蚊;監察外地蚊媒傳染病情況;透過跨部門及社區合作,進行防蚊工作;推行港口衞生措施及旅遊健康建議,以及進行公眾教育,令市民對登革熱及寨卡病毒等蚊傳疾病潛在風險,保持警覺。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和內地、澳門相關當局保持緊密溝通,密切監察和互相通報蚊媒傳染病的最新發展。」
 
  與會代表在會議上亦討論了一系列其他衞生檢疫、動植物檢驗檢疫,以及食品安全議題,包括提升鐵路口岸對直通車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緊急應變能力;內地雞苗入口香港及鰻魚苗由本港出口內地的檢驗檢疫監管;進口內地食品的官方衞生證書制度;以及進一步加強內地供港澳食品安全合作的探討等。
 
       此外,藉著香港特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和香港主辦今年的會議,食物及衞生局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合作舉辦展覽,介紹特區政府保障食物安全的措施,以及內地作為本港鮮活食品的主要來源地,在保障供港食物品質安全和穩定供應方面的工作。展覽於會議場地揭幕。
 
  參加會議的內地及澳門代表包括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施宗偉、澳門特別行政區民政總署管理委員會委員吳秀虹、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夏新生和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潘朝思。
 
  其他港方代表有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食物)謝凌潔貞、食物環境衞生署署長劉利群、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博士、署理衞生署署長黎潔廉醫生、食物安全專員何玉賢醫生和政府化驗師單慧媚博士。



2017年12月4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7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