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四題:藥物的使用及棄置情況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陳克勤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的書面答覆:

問題:

  關於藥物的使用及棄置情況,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過去三年,本港每年進口供人類使用的抗生素數量;

(二)是否知悉,過去三年每年公立醫院醫生處方抗生素的數量,並按所針對的細菌(如適用)列出分項數字;

(三)有否統計在過去三年,(i)本地感染耐藥性細菌的病人數目及(ii)服用藥物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人數,以及當中涉及服用抗生素的人數;

(四)有否研究抗生素在過去三年被濫用的情況及其影響;

(五)過去三年,政府每年收到廢舊藥物的數量,以及當中運往化學廢物處理中心處理的數量;

(六)有否統計在過去三年,每年被丟棄到堆填區的藥物數量;有否研究該等藥物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七)鑑於有外國案例顯示,胡亂把藥物丟棄到堆填區或排污渠可能會污染生態環境,而有關化合物可經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健康,過去三年政府有否化驗水塘水體是否含有抗生素和激素相關化合物;如有,結果爲何;

(八)是否知悉現時本地有多少個剩餘藥物回收站,以及該等回收站在過去三年每年回收的藥物數量;及

(九)會否考慮與私人執業醫生和藥房東主合作,在診所和藥房設置廢舊藥物回收箱,以確保有關藥物獲妥善處理;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就問題的九部分,經諮詢相關政府部門和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後,謹答覆如下:

(一)衞生署沒有備存每年本港入口抗菌素的數字,但因應今年推出的《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衞生署會陸續透過不同渠道監察抗菌素的使用,當中包括從批發商收集抗菌素供應數據作分析。

(二)二○一四至一六年,公營醫院處方整體抗菌素的統計數字如下:
 
年分 在急症醫院向急症病人處方整體抗菌素的數量
(每1 000住院日數之每日定義劑量)
二○一四 874.3
二○一五 890.0
二○一六 904.4
*資料來源︰醫管局的臨床醫療數據分析及報告系統
(註︰解讀有關使用抗菌素趨勢的數據時須注意一系列的因素,包括人口的年齡和出現的多重併發症、疾病模式和治療方法的轉變,例如病情日益複雜、更廣泛使用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和留置裝置等,以及多重耐藥性微生物的興起,都會影響抗菌素用量。)

  現時,醫管局採用由衞生防護中心、醫管局、兩間大學、私營醫院及香港醫學會共同制訂的《效果》作為使用抗菌素參考指引,以確保公營醫院更謹慎及適當使用抗菌素。

  由於病人罹患細菌感染或需使用一種或以上的抗菌素進行治療,醫管局未能提供公營醫院處方抗菌素所針對細菌的分項數字。

(三)社區型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是其中一種耐藥性細菌。在香港,社區型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感染是法定須呈報的疾病。過去三年,衞生署接獲的社區型耐甲氧西林金黃葡萄球菌感染呈報個案數字如下:
 
年分 呈報個案數目
二○一五 1 047
二○一六 1 168
二○一七(截至十月三十一日) 1 059
 
  另外,由二○一五年至二○一七年六月期間,衞生署共接獲1 101宗藥物不良反應個案,其中30宗個案涉及病人曾使用抗菌素。

(四)目前沒有數據顯示抗菌素是否有被濫用的情況。衞生署因應《香港抗菌素耐藥性策略及行動計劃》的建議,已於今年十月成立抗菌素耐藥性一體化健康監測工作小組,將會陸續透過不同渠道監察抗菌素的使用,當中包括從批發商收集抗菌素供應數據,分析全港各界別抗菌素用量趨勢;以及透過公立醫院和診所的數據收集平台,監察抗菌素用量。同時,衞生署亦會研究鼓勵私家醫生參與監測計劃。

  此外,食物及衞生局轄下的醫療衞生研究基金亦將抗菌素耐藥性(包括避免過度使用抗菌素)列作優先研究課題,歡迎研究人員透過每年的公開招募申請資助。

(五)、(六)、(八)及(九)基於安全用藥原則,醫管局醫院和診所不會重用已發給病人的藥物。在《廢物處置條例》(第354章)下,由醫院、診所等機構所產生的廢棄藥物和針藥被界定為化學廢物;其儲存、收集、運送及處置均要符合《廢物處置(化學廢物)(一般)規例》(第354H章)的嚴格規管。有關管制並不適用於在一般家居情況下所棄置的藥物和針藥。由於數量一般不多,現時是與一般家居固體廢物混合處置。政府沒有計劃提供家居棄用藥物收集服務。

  過去三年,運送到化學廢物處理中心作焚化處理及在堆填區棄置的藥物及針藥的數量表列如下:
 
年分 每年運送到化學廢物處置中心焚化的藥物及針藥數量/(約佔整體處理量的百分比)
(公噸)
每年棄置於堆填區的藥物及針藥數量/(約佔整體棄置量的百分比)
(公噸)
二○一四 370 (3%) 108 (0.002%)
二○一五 504 (4%) 0 (0%)
二○一六 695 (5%) 9 (0.0002%)

  從以上數字可見,棄置於堆填區(註)的藥物及針藥數量相對較少,不會污染環境或危害公眾健康。
 
  此外,衞生署一直通過網站、宣傳小冊子及電視宣傳短片,教育市民正確使用藥物。此外,該署人員在配發藥物給病人時,會提醒病人應按照標籤上醫生的指示服藥,不應自行終止用藥。病人如對其藥物使用有疑問,應諮詢醫生意見。

(七)本地水源從集水區收集,集水區一直受到良好的保護,區內的發展都受嚴格控制以防止水源受到污染。經堆填區或排汚渠污染集水區的風險極低。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於二○一二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食水中殘餘藥物研究報告》,從經處理後的食水中檢測到的殘餘藥物含量通常遠低於每公升50納克,即最低藥效劑量的千分之一以下,對人體健康構成影響的風險極低,所以世界衞生組織認為現時未有需要就食水中殘餘藥物含量訂定有關的準則值及恆常監測計劃。水務署目前亦沒有對食水中殘餘藥物作恆常監測,但會繼續留意國際上在這方面的最新科學證據和發展,定期檢視食水水質監測的要求,以確保食水安全。

註:堆填區以安全密封式設計及建造,設有多層合成墊層系統,覆蓋整個地面。由於設有防滲透墊層,因此,堆填區內產生的氣體及滲濾污水可予收集及處理,以確保未經處理的排放物不會流出堆填區外,污染環境。
 
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2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