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六題:抗日戰爭的歷史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葛珮帆議員的提問和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的答覆:

問題:

  政府自二○一四年起,於每年的十二月十三日舉行紀念儀式,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日本侵華戰爭期間的死難者。此外,政府於每年的重陽節舉行紀念儀式,悼念二戰時期為保衞香港而捐軀的人士。然而,香港至今未有專門為紀念抗日戰爭而設立的紀念館或豎立的雕塑。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會否在香港設立抗日戰爭紀念館,以及投放資源於研究、整理及永久保存南石頭大屠殺、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抗日義舉等較少市民熟識的事蹟,並在上述紀念館內以常設展覽展示相關的歷史資料,讓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加深認識南京大屠殺及香港居民抗日事蹟等與二戰相關的歷史;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美國三藩市和韓國首爾等城市已在公共地方豎立慰安婦銅像,當局會否在香港的公共地方豎立慰安婦塑像,以慰藉及悼念在二戰期間遭受日軍迫害的慰安婦;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三)當局會否把第(一)及(二)項提及的相關歷史資料納入中學中國歷史科課程,以教育年輕人認識有關的歷史;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香港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抗日戰爭,特別是日軍侵略香港和日佔時期的歷史,多年來透過研究、展覽和教育推廣活動,以及每年於九月三日及十二月十三日舉辦官方紀念儀式,也有邀請原東江縱隊成員參與,分別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悼念戰爭中死難同胞,目的是加深公眾對這段歷史的認識。就葛珮帆議員問題的各部分,民政事務局和教育局的綜合答覆如下: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海防博物館均設有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常設展廳,内容涵蓋日本侵華、日軍侵港、抗日戰爭、東江縱隊,以及香港日佔時期的歷史。香港歷史博物館和香港海防博物館將更新其常設展覽,前者會宏觀地介紹香港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角色,後者會以主題形式介紹香港自唐朝至回歸後的軍事歷史,包括抗日戰爭,讓公眾了解戰爭的禍害以及建立和平的重要性。

  除了兩館的常設展覽,博物館亦舉辦與抗日戰爭有關的專題展覽,以加深市民對有關歷史的認識。近年的展覽包括「抗日英雄——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文物展」(二○一三年),向觀眾展示這支本土游擊隊在抗日行動中的英勇事蹟、「南京大屠殺圖片展」(二○一四年)、「戮力同心——粵港抗戰文物展」(二○一五年)和「同禦鐵蹄——香港的抗戰歲月」(二○一六年),在在展示香港在抗日戰爭中所擔當的重要支援角色,以及香港與愛國人士、游擊隊及國際友人共同寫下的抗日歷史。博物館也不時舉辦活動,例如講座、影片欣賞、軍事遺址導賞等,讓公眾對抗戰歷史有更深的了解。

  在研究方面,香港歷史博物館先後委託專家學者,就有關專題進行研究,包括「口述歷史計劃:二次大戰憶舊」、「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戰士口述歷史計劃」等,並將部分研究成果出版了《香港抗戰——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論文集》。博物館會繼續投入資源,研究、整理和保存有關香港抗日戰爭的資料和藏品,並透過展覽和出版,向市民介紹有關歷史。

  鑑於現時已有兩間公共博物館的常設展覽涵蓋抗日戰爭的歷史,因此政府暫無計劃為同一主題另設紀念館或豎立慰安婦紀念雕像。

  根據教育局提供的資料,中國歷史科的初中及高中課程,分別設有「國共第二次合作與抗日戰爭」及「抗日戰爭」的課題;歷史科則設有「二十世紀國際紛爭及危機:兩次世界大戰」及「二十世紀世界的衝突與合作」的課題,教授有關二十世紀中國對抗日本侵略的內容。這些課題涵蓋了日本侵略的暴行,如南京大屠殺,亦有提及日軍對婦女的傷害。而教科書對慰安婦的歷史及香港的抗日活動,各有不同的處理方法,有以專欄形式交代,亦有在一般課文交代,教師亦可按史實對此進一步教授。教育局所出版的《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圖片集》及《歷史影像中的近代中國》刊物,亦有詳細提及日軍在抗戰期間的暴行。
 
2017年11月2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16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