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在《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有關食物及衞生政策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今日(十月十二日)在介紹《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中有關食物及衞生局政策範疇措施的記者會上的開場發言:

  各位,大家好,首先我想講一講今次《施政報告》提及食物及衞生局在食物科及衞生科方面的主要政策措施。首先介紹有關醫療衞生的措施,主要有四個範疇:第一,我們會大力推動基層醫療健康;第二,持續改善公營醫療服務和設施;第三,完善公共衞生範疇的推動,以致公共衞生的規管和醫療科技發展都會強化;第四,積極推動中醫藥的發展。

  基層醫療健康是整個醫療系統的第一層,基層醫療健康並不只是為基層市民提供,而第一層醫療健康是所有市民都需要。基層健康強調預防保健和自我健康管理,當然是在社區,並非在醫院內,協調不同界別,在社區內提供全面的基層醫療服務,去提升整體公眾健康的水平,這是其中一個目的。另一個目的是減少重覆入院和市民到急症室尋求服務作為第一個接觸點的現象,所以我們希望加強基層醫療。

  我們的構思是首先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視現時基層醫療服務的規劃,制訂發展藍圖,釐訂地區醫社合作的模式,因為這一屆政府非常注重醫社合作,而正正在社區內醫社合作有很大的需要。我們構思是選擇一個地區作為試點,兩年內在葵青區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透過地區網絡向區內提供服務的機構和不同醫療人員購買服務,令市民在社區內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護理,照顧和醫療服務。因應試點計劃的經驗,我們會逐步在各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我在這裏要強調,食物及衞生局重點是在區內用大數據去了解區內的衞生和醫療問題所在,其後亦以實證為本,以確定設立康健中心的目的是否能夠達到。

  第二個範疇是公營醫療體系,主要是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資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次我們有一個新的撥款安排,承諾會每三年為一周期,按照人口增長比例和人口結構的變動撥款。大家都知道,我們的人口老化問題是非常迅速,所以逐步遞增給醫管局的經常撥款,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做法,因為這可以更加有效令醫管局適時提供人手或服務給有需要的人士。

  我們亦加強對不常見疾病病人的支援。雖然人數並不多,但我們都非常關注他們。我們的支援主要是幾方面,第一,擴大關愛基金的援助項目,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藥物是透過關愛基金去資助,為有特殊臨床需要的病人就特定藥物治療提供資助。關愛基金和撒瑪利亞基金就使用藥物都有一個藥費分擔機制,病人負擔一部分藥費,而基金資助一部分。我們收到很多意見,會加快檢討現在的分擔機制,在二○一八年的上半年應該完成檢討,亦會提出改善方案。另外,我們會很密切留意新藥,很多時候這些新藥會有新證據,所以要加快留意科研發展和醫學實證。

  人手也是加強服務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人手不足或培訓做得不好,我們怎樣加強服務也會做得不到位,所以無論在培訓專業醫護人員或增加醫管局人手,我們也有着墨,包括聘請所有本地醫科畢業生。我們估計接下來五年有大約2 000名醫生畢業,除了聘用外,也會提供培訓。除了新畢業生外,也會挽留現職的和重聘退休的醫療專業人才,是增加人手的一個方向。第三是積極透過有限度註冊的安排,聘請合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醫生註冊條例》的有關修訂工作正在進行中。除了培訓和增加人手外,在服務方面也有所提升,包括增加和強化跨專業醫療團隊的服務,例如增加護士診所和增聘護士,醫管局也會增聘藥劑師以加強臨床藥劑服務,和研究優化資源配置以加強對院舍長者的藥物服務,令長者服藥做得更好。

  第三是如何完善醫療專業規管,例如剛才提及的《2017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現正在審議改良方案;另外會就一些專業設立認可醫療專業註冊計劃,包括言語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教育心理學家、聽力學家以及營養師等,這是個先導計劃,並為相關專業制訂法定註冊制度立下基礎。

  為確保醫療系統可長遠持續發展,上屆政府希望公私營並行,這也會是我們的方向。我們已於今年六月提交《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草案》,希望以發牌加強規管私營醫療機構。而我們也在自願醫保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希望在二○一八年落實為購買自願醫保產品的巿民提供稅務扣減。

  至於科研及大數據分析平台方面也要與時並進,我們一方面會成立督導委員會,研究本港的基因組醫學的發展策略。第二,醫管局也會成立大數據分析平台,對於發展目前醫療服務、制訂醫療政策和促成生物科技研究有正面作用。如果我們能使用大數據,也會促進醫護服務創新。

  最後是中醫中藥的範疇。我們在將軍澳預留土地建中醫醫院,《施政報告》中表示會在衞生科成立專責發展的組別,推動中醫藥方面的工作,包括進行研究檢視香港目前不同持份者對中醫藥的看法和中醫藥在公營醫療系統的定位,也會定出中醫醫院各主要範疇的發展框架和中醫師的專業發展。所以無論是運作框架、定位和人手,我們也會訂定做法。我們也會檢討目前18區中醫教研中心的三方合作模式,並加快成立永久的政府中藥檢測中心

  剛才介紹的是醫療方面的四個範疇,食物科方面也有四個範疇。

  第一是食物安全。我們除了目前的監測工作外,亦更新一些食物安全標準,包括重金屬等,也會提升食物安全中心對食物風險分析和溯源能力。最後一方面是檢討限奶令。

  公眾街市方面,我們承諾會在東涌、洪水橋和天水圍區興建新公眾街市,亦會考慮採用新的興建、設計和營運模式,並研究興建新公眾街市的需要及可行性,其他區是否有需要,我們也會研究可行性。除了新街市外,我們也會全面檢視現有街市,無論是安裝冷氣或活化,我們也有專責隊伍,有系統地制訂具體措施改善設施和管理。

  環境衞生也是個很重要的民生議題,我們希望增加多些專責執法隊伍,處理區內的環境衞生的問題,亦會在衞生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現時已有三區進行試驗計劃,將會推展至全港18區。

  骨灰安置所和殯葬政策方面,我們會繼續三管齊下,一方面規管私營骨灰安置所,《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已經通過,目前是很努力處理歷史遺留的問題及成立有序的發牌規管制度。第二是要增加公眾龕位,這是在地區推展的發展項目,為未來15年的供應做工作。第三是希望加強推廣綠色殯葬的工作。

  最後是漁農業方面。我們會貫徹落實「新農業政策」,籌備農業園的工程、開展「農業優先區」的顧問研究和便利在工業大廈或工業地帶進行水耕及其他農業科技生產。至於漁業方面,也會擴大現有魚類養殖區,改善養殖環境及促進海魚養殖業的發展。

  多謝各位。
 
2017年10月1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26分
即日新聞  

圖片

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左)、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中)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右)今日(十月十二日)舉行記者會,介紹《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中有關民政事務、食物及衞生和勞工及福利的措施。

網上廣播

《行政長官2017年施政報告》相關措施記者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