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及副主席於內務委員會年結記者會上的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下稿代立法會秘書處發出:
以下是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及副主席郭榮鏗今日(七月十一日)於內務委員會年結記者會上的開場發言:
內務委員會主席:各位傳媒朋友,大家好。今天的簡報會是向大家匯報,今個會期內務委員會(內會)的工作。首先,我會請副主席郭榮鏗報告有關審議法案和附屬法例,以及研究政策事宜的工作。
內務委員會副主席:在今個會期,內會一共舉行了三十次例會,以及兩次特別會議,與政務司司長會面,分別討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就宣誓規定的解釋,以及在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根據政府當局向立法會提交的立法議程,政府計劃在今個會期向立法會提交二十七項法案,最終提交了二十四項,再加上四項不在立法議程內的法案,政府在本立法年度開始至今一共向立法會提交了二十八項法案。另有一項不在立法議程內的政府法案,即《2017年行車隧道(政府)(修訂)條例草案》,將於明日(七月十二日)提交立法會。此外,陳振英亦於二○一七年五月二十四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交了《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合併)條例草案》。
至於法案委員會方面,內會在今個會期內一共成立了二十五個法案委員會審議二十六項(政府)法案及一項議員法案。政府提交的法案包括《私營骨灰安置所條例草案》、《旅遊業條例草案》、《2017年印花稅(修訂)條例草案》、《2017年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修訂)條例草案》及《道歉條例草案》等。
雖然內會主席和我再三促請政府當局盡早提交法案,但是在政府當局本年度立法議程中,只有六項法案在上半年提交,有十八項則在下半年提交。而在下半年提交的法案中,有十四項是在四月尾或更後的日子才提交,當中有五項法案更是在六月二十八日的立法會會議才提交。此外,尚有三項在本年度立法議程的法案並沒有提交立法會,即《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醫療儀器條例草案》及《財務匯報局(修訂)條例草案》。
有關附屬法例,在今個會期內,議員亦審議了一百七十三項附屬法例、一份技術備忘錄、以及十八項由政府提交的擬議決議案。內務委員會一共成立了三十二個小組委員會詳細研究其中五十四項附屬法例及八項擬議決議案,當中包括七項與港珠澳大橋交通安排相關的技術性(法例)修訂、為實施規管受管制電器的循環再造和妥善處置制度而訂立的《產品環保責任(受管制電器)規例》,以及有關增加煙草產品的封包上健康忠告的(覆蓋)範圍的《2017年吸煙(公眾衞生)(公告)(修訂)令》。此外,內會亦考慮了十一項無須提交立法會省覽的附屬法例,當中有八項是根據《聯合國制裁條例》訂立的附屬法例,它們已交由內會轄下的「研究在香港實施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就制裁事宜所作決議的小組委員會」考慮。
有關研究政策事宜及其他立法會事務的小組委員會,在今個會期內,內會同意在其轄下成立五個研究涉及多個政策範疇事宜的小組(委員會),包括「兒童權利小組委員會」、「少數族裔(權益事宜小組委員會)」、「(跟進香港國際機場)三跑(道系統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及「墟市(事宜小組委員會)」。尚有兩個在內會轄下成立研究政策事宜的小組委員會在輪候名單上等候展開工作,即「公屋及居屋商場、街市(及停車場事宜)小組委員會」及「(跟進)免遣返聲請(統一審核機制有關事宜)小組委員會」。
內務委員會主席:今個會期是本屆立法會的第一年,我相信市民期望不同黨派的新任或連任的議員,在監督政府的工作和討論經濟民生議題時,都是實事求是,並且擺脫過去幾年香港社會發展停滯不前,以及在議會內行政機關和部分議員缺乏互信、爭拗不絶的困局。但正如大家所見,特別是在這個會期剛剛開始,議會內外都出現了很多事情,我猶記得特別是在宣誓風波期間,(議員之間的)關係很緊張。在這種氣氛下,議會的工作亦無法暢順地進行,特別是財務委員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和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的審議工作到現在為止(進度)相當緩慢。
不過,我很高興留意到,議員十分積極地透過各事務委員會和研究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討論及研究社會關注的議題。值得一提的是,今個會期開始不久,內會和事務委員會已經成立了十個研究政策事宜小組委員會,其中包括「少數族裔(權益)事宜小組委員會」、「研究動物權益相關事宜小組委員會」及「垃圾收集及資源回收小組委員會」。各事務委員會和研究政策事宜的小組委員會,都在各政策範疇積極監督政府的工作。我希望政府當局仔細考慮議員提出的意見和研究這些小組委員會將來提交的報告,並積極跟進報告內的建議。
作為內會主席,我一直認為,立法會與內地的交流應該正常化。內會在今個會期批准了發展事務委員會於二○一七年四月前往東江流域進行兩天的職務考察,讓議員可以就東江水供水系統的運作,以及廣東省當局為確保供港東江水水質所採取的措施取得第一手資料。我很高興看見有十八位議員參加這次考察,十八位議員(當中)亦有來自不同黨派的議員。我期望議員可以有更多機會到內地各省市進行交流和考察,促進雙方的了解。
內會在有需要時會就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的議題舉行特別會議,邀請相關官員解釋政府的立場及回應議員的提問。正如副主席剛才報告,內會在今個會期舉行了兩次特別會議,與政務司司長及相關的官員進行討論。
在審議立法建議方面,我們與政務司司長會面的時候,都有不時促請政府當局盡快將立法議程上的法案提交立法會審議。在今年三月,在與政務司司長會面時,司長向我和副主席表示,他已吩咐各政策局在各項條例草案提交立法會之前先做好前期的諮詢工作。我想特別一提,政府在今個會期提交的二十八項法案當中,有十九項是於今年三月中以後才提交,當中包括多條新的或重要的條例草案,例如《旅遊業條例草案》、《私營醫療機構條例草案》及《2017年水務設施(修訂)條例草案》。我想藉着這個機會再次重申,議員需要有充分的時間審議法案的條文,特別是較複雜和具爭議性的法案。因此,政府當局必須盡早向立法會提交法案,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我明白過去幾年行政立法關係非常緊張,我相信行政機關和立法會都各有責任以香港的整體利益為重,尋求方法修補行政立法關係。這絕對是市民對我們(議員)的期望。我和副主席在與政務司司長的會面中,都表示希望官員在推行政策時,多些聽取各黨派的意見,了解議員對政策的關注和建議。
我期望在新一屆政府(行政長官)的要求下,在未來三年,議員可以與政府加強溝通,議員亦可利用議會就公眾關注的議題進行理性的討論,創造合作空間,加強社會對立法會的信任。在七月三日與新一屆政務司司長會面時,我已向司長提出,期望新一屆政府致力加強與議員的溝通和互動。我亦要求司長根據新一屆政府的施政方針,盡快檢視和重訂法案、議案和撥款建議的優次,並適時通知立法會。
大家都留意到,第五任行政長官在上任後的第一時間,就出席了七月五日舉行的行政長官答問會,這亦顯示新任行政長官重視行政立法關係。行政長官承諾與各黨派議員建立恆常溝通機制。我很樂意和內會副主席充當行政立法機關之間的橋樑,為溝通營造良好氣氛。香港社會有很多事情需要政府和議會共同處理,我期望新任行政長官和她的領導班子能夠秉承行政長官的承諾,以「創新」、「互動」、「協作」的原則,與議員、各黨派及不同的持份者加強溝通,搭建更多平台對話,以整體社會利益為目的,改善民生,推動經濟發展。
最後,我想藉着這個機會多謝秘書處和法律事務部在過往一年所提供的協助。我亦多謝議會內所有(議員)同事對於立法會工作的支持和付出。
完
2017年7月11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21時0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