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出席「上車有望」Dream City實現大賽頒獎典禮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六月二十四日)在思籌知路主辦的「上車有望」Dream City實現大賽頒獎典禮上的致辭全文:
 
Tony(思籌知路創辦人謝偉銓)、Marco(香港房屋協會主席鄔滿海)、Martin(立法會議員廖長江)、健波(立法會議員陳健波)、Chris(立法會議員張華峰)、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我好榮幸出席今日由「思籌知路」舉辦的Dream City實現大賽頒獎典禮。
 
  今次比賽的題目包括「規劃理想市鎮」及「善用香港被遺忘的空間」。對香港這地少人多、發展成熟的大都會,這些議題尤其重要。一直以來,缺乏土地資源是窒礙香港經濟及社會發展很大的制約。我們必須透過妥善的城市規劃與時並進的發展策略,發掘更多土地,善用每寸空間。
 
  大家都知道,增加土地供應是本屆政府的重點工作。為增加土地供應、地盡其用,政府過去幾年開展一系列研究,包括發展地下空間及岩洞,並且持續地檢視各區的土地,提出有150幅地在短中期內進行改劃,提供20多萬個住宅單位,這是短中期。長期方面,除了剛才所說,發展岩洞、例如把沙田污水處理廠遷到流浮山,騰空該處20多公頃的土地,再提出在旁邊的馬料水是否可以填海?如果可以填海,整幅地有60多公頃,不單做住宅發展,還可做一個更好的規劃,為地區提供社區設施,亦可讓科學園有進一步擴展的空間,這些只是其中一些例子。此外,大家耳熟能詳的還有很多新發展區的規劃。
 
  剛才看片段,見到朋友們提出很多創意,例如坪洲是否可以發展?當我看到的時候,我腦海即時浮現就是:可否大規模發展?可以住多少人?更加重要的是交通基建如何解決。如果進行大規模發展,如果交通基建是靠渡輪的話,是否最理想、最有效?又或有其他方法?如果我們通過接駁到港島或鄰近地區,交通基建的投資就會較大。計數的時候(要考慮)這是否具成本效益的方法?如果在該處填海,有沒有其他選項?有沒有其他地方,反正要做一個島的大規模發展的時候,落點如在另一些地方,也許交通接駁可能更好,規劃更大。我這樣提出不是否定朋友們所提出的意見,絕對不是,這只不過是一個例子,當我們在政府裏面,收到不同的意見時我們的反應。剛才我看是很直接的,未曾仔細探討,但可以跟大家說,大家提出的、可增加土地供應的建議,我們一定不會輕視。
 
  剛才亦看到片段有提及船灣,是否可以把它發展。我記得曾經社會上不知為何誤傳一個信息,說政府考慮把石壁水塘填來發展。當時這個誤傳的信息出來的時候都起鬨了一下。其中當然亦包括大嶼山,有七成郊野公園的地方,尤其南大嶼,生態比較敏感、風景又比較好,很多時是市民放假休息去的地方,我們是否輕易在那裏做一些發展呢?在船灣方面,我想都有一系列的因素要考慮,剛才謝偉銓測量師所提及,日後有機會與這些不同方案建議的朋友聊聊,這個是好的。一來擴闊我們的思想,二來大家可以交流,以至提出意見的朋友都可知道,在政府裏的思維是怎樣?在思考的時候我們有甚麼顧慮。剛才提及淡水湖,交通接駁是一個(考慮)。除此以外,社會上有另一把聲音,當時我是發展局局長時,說「麻煩你多建海水化淡廠,我們不喝東江水了」,應如何平衡呢?這是很有趣的,以及在社會上,並非個別官員的主觀意志所能夠決定,重要的是社會上就這些要有知情的討論亦要有理性的討論。我們這屆政府(的任期)來到今天剩下一星期,下屆政府我相信,我亦看了候任行政長官的政綱,土地房屋仍然是來屆政府的工作重點,因為居住難、上樓難、上車難事實是香港人的最痛。
 
  政府在今年四月底,就《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完成了公眾參與活動。這個公眾參與活動的目的是,過去幾年在政府工作裏,短中期加上長期(的土地供應)可提供單位數字大概是五十多六十萬個。我們亦知道社會上,即使由現在到二○四幾年,人口增長會減慢,但始終會有一些增長,以及人口老化的挑戰,亦令我們應對這個挑戰的時候,老人家的設施、社區設施各方面,都需要土地。所以在公眾參與活動裏,我們希望用一個願景帶動的方式,為香港的未來,不管是發展的用地,或環境的容量,我們都能同時提升。以至我們整個城市、整個大都會都可持續發展。
 
  在該個公眾參與的文件內,我想藉這個機會跟大家說,我們不是只談發展。我們是很重視環境的保護及提升環境的容量。這屆政府到上星期,我們公布了沙螺洞的保育。在保育一些生態敏感的地區來說,這個也是一個政策上的突破。我說這些是希望大家理解政府與大家一樣,很愛惜香港及香港的環境。香港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城鄉郊野共融。你住在市區,乘公共交通工具,很容易就去到郊野。我們因為歷史等種種原因,我們的居住環境比較狹隘,大家住在一個這麼狹隘的環境,壓力都很大,但也很希望我們把郊野等各方面處理得好、空間做得好,大家透過空間的利用及享用,都可紓緩壓力,更加可享受香港的環境。
  
  我在此要再次感謝「思籌知路」舉辦這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由Tony創立的「思籌知路」,透過各項活動和平台,推動社會各界進行理性知性的討論,就香港未來的發展提出意見,亦向政府建議,使政府在考慮不同的項目時,都能夠更「貼地」,更加知道社會想法及脈搏如何。為香港的進一步發展提供許多有用和寶貴的建議。
 
  我預祝各位得獎的朋友,希望大家日後繼續在土地規劃和城市發展,以至其他議題,都提出更多意見,多提點及鞭策我們。在我們來說,我們一定盡心盡力做好我們的工作,服務好香港,多謝大家!



2017年6月24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22時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