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就工時政策與傳媒談話內容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今早(六月十四日)出席電台節目後,就工時政策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記者:……有些行業的僱員都說,其實他們的工時已經很長,他們的工資也超過11,000元,政策不能保障他們。其實合約工時的政策可否防止長工時的問題?因為僱主可以在跟僱員訂立合約時把工時訂得很長。另一方面,有勞顧會(勞工顧問委員會)的勞方成員,其實他們在早前的標準工時委員會已經選擇退出了,這個方案是建基於標準工時委員會的報告而建立出來的,會否怕回到勞顧會時也不能達成結論,即是沒有共識,不能提交立法會?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分開兩方面,就着受惠的僱員,根據我們的估算,很多是屬於非技術性的工人,當中包括例如服務業、銷售業,甚或清潔服務或文書支援等。除了兩個立法的建議之外,我們也說過,勞工處現有九個行業性三方小組平台,還會特別就清潔服務業和安老服務業,都會訂定一些行業性的指引。這些行業性的指引會由僱主、僱員和政府這三方平台去一起商討。商討的內容包括該行業的工時標準應該是如何、甚麼情況下才算作超時工作、超時工作的補償是怎樣,以及良好的工時管理措施應該是怎樣等。當中可以令我們建立一些公平和有透明度的工時指引,讓不同的行業作參考或採用。當然,我們也很明白勞工界,特別是工會的期望,但我們希望大家務實地看,因為目前的建議的確可以令相當數量的僱員受惠。作為積極、有用和穩健的第一步以改善香港的工時政策,以及訂定規管工時的框架,現在這些建議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除了會推動這些建議之外,也承諾在這些建議實施兩年後檢視其成效,當中會看看究竟在哪方面要加強,包括是否有需要就標準工時立法、如果立法其內容是如何、實際的細節是如何,這方面也會在檢討裏探討。

記者:局長,你剛剛提到受惠的行業,不一定全部都是長工時的工種。其實有否了解過根據二○一二年標工(標準工時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標準工時政策研究報告》)所定的長工時的行業中,有多少僱員今次真的可以受惠?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我相信兩方面,第一,關於標準工時立法,大家都明白是相當複雜,在社會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所以大家都覺得應該聚焦去保障一些工資較低的基層僱員。我們亦從調查結果看到通常工資較低的基層僱員,特別是一些非技術性的工人等,他們的工時通常是較長的。所以現在受惠者很多不單是工資較低,而且工作時數也較長。在這方面,的確可以聚焦幫助這些僱員。

記者:商界每年的總薪酬開支的增幅是5億2,400萬元,佔全港總薪酬開支的多少?為何要釐訂11,000元(作為界定工資較低的基層僱員的工資線)?對香港經濟的承受力有多大影響?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我們在釐訂11,000元(作工資線)時,是參考了二○一六年政府統計處就收入作出的調查(「2016年收入及工時按年統計調查」),這大概等於工資第20個百分位數。我們在釐訂工資線時,有數個考慮的因素。第一個考慮因素就是訂立工資線時,究竟是否有相當數量的僱員受惠?正如我剛才所說,在這條工資線下,在訂定書面合約、工時安排和超時工作補償的建議,會有超過614 000名僱員受惠。至於訂明超時工作補償,特別是不少於協定工資,即一比一以上,也會有550 000名僱員受惠,這是一方面的考慮。但另一方面,當然我們也要考慮僱主的承受力,以及香港整體經濟的情況。當中我們看到對每年總薪酬成本的額外開支是5億2,400萬元,僱主和香港整體經濟是應該可以承受的。我們覺得作為穩健的第一步,這是適合的。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7年6月1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59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