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九題:鄉村污水收集系統
***************
  以下是今日(六月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劉業強議員的提問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書面答覆:

問題:

  二○一五年,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設於全港的71個河溪水質監測站當中,有63個錄得的平均大腸桿菌水平超過相關法定水質指標。環保署指出,出現該情況的可能原因包括:在未設置公共污水渠的鄉村中有村屋的化糞池系統效能未如理想,以及有部分村屋的業主把其住所的污水渠直接接駁至雨水渠。有不少村民向本人反映,現時有多條鄉村尚未接駁公共污水渠,亦有部分村民因經濟及/或技術困難而未能把其住所的污水渠接駁至公共污水渠。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有否評估,過去三年上述河溪大腸桿菌水平超標的情況對公共衞生造成的影響;

(二)現時分別有多少條鄉村(i)已完成、(ii)正進行及(iii)已有計劃在未來三年內進行接駁公共污水渠工程,並逐一列出該等鄉村的名稱、位置和住所數目;

(三)就每條已接駁公共污水渠的鄉村而言,現時有多少百分比的住戶尚未將其住所的污水渠接駁至公共污水渠;及

(四)有否研究向有經濟困難的村民提供貸款或資助,以及向遇到技術困難的村民提供更多支援,以協助他們盡早把其住所的污水渠接駁至公共污水渠?

答覆:

主席:

  環境局及環境保護署(環保署)十分重視保護及改善河溪環境水質的工作。環保署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透過執行環保法例及在全港各區推行「污水收集整體計劃」,以有效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方法多管齊下改善河溪水質。多年來香港的河溪環境已大幅改善。水質屬「良好」或「極佳」級別的河溪在一九八七年為26%,但至二○一六年已提升至84%;而同期河溪中的大腸桿菌水平亦大幅下降了80%。

  就劉議員提出的問題,我們的回覆如下:

(一)本港大部分河溪的主要用途為疏導雨水及防洪,一般情況下河溪水質不會對公共衞生構成風險。城門河主河道是全港唯一用作水上體育及康樂活動的河道,大腸桿菌的法定水質指標為每一百毫升1 000個。在過去十年城門河主河道的大腸桿菌幾何平均數為每一百毫升900個,水質一直被評為「極佳」。

(二)直至二○一七年五月止,我們已完成了207條鄉村的公共污水收集系統,並正在為另外62條鄉村進行敷設公共污水收集系統的工程。我們正為259條鄉村的公共污水收集系統工程進行規劃,其中有26條鄉村已完成或正進行有關的法定刊憲程序。有關資料載於附件。至於未來三年可進行的鄉村公共污水收集系統工程的數目,則須視乎未來政府工務工程計劃的整體資源分配情況。

(三)直至二○一七年三月止,在已完成公共污水收集系統的鄉村中,已建村屋的整體污水渠接駁率約為89%。環保署會加強與村代表和村屋業主的溝通,積極跟進及協助村民解決技術及工程問題,以便盡快完成餘下的污水渠接駁工程。

(四)為了方便村屋業主把私人污水渠接駁至公共污水渠和減少其費用,我們一貫的目標是將公共污水收集系統盡可能覆蓋範圍內的所有村屋,同時會把支渠盡可能延伸至私人地界旁。有經濟困難的村屋業主可考慮申請政府和其他機構提供的資助或貸款計劃,例如香港房屋協會(房協)推行的「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及屋宇署管理的「改善樓宇安全綜合貸款計劃」等,以進行渠務接駁工程。業主可向房協及屋宇署查詢有關計劃詳情及所需的申請資格,環保署及渠務署亦可以向業主提供資料和轉介服務。
 
2017年6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30分
即日新聞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