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題︰推動親水文化
*************

  以下是今日(五月三十一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姚松炎議員的提問和發展局局長馬紹祥的書面答覆:

問題:

  近日有市民及城市規劃專家向本人反映,香港不少岸邊地方欠缺碼頭及相關配套設施,令地區人士未能善用臨海的優勢。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當局採用的「親水」的定義為何,以及現時哪個政策局主管親水政策;

(二)現有及規劃中的親水設施為何;有何政策推動親水文化,並逐一列出相關資料;當局興建親水設施和推動相關政策時,有何措施促進地區人士投入有關的公眾參與活動;

(三)過去三年,當局有否參考海外國家或地區的經驗,以設計本地的親水設施及制訂相關政策,以及有否評估該等設施及政策的成效;及

(四)在研究興建碼頭及相關設施時,當局除了考慮公共運輸需求外,會否考慮地區人士對親水設施的需求;有何其他政策及措施回應地區人士對親水設施的需求,以推動親水文化?

答覆:

主席:

  經諮詢環境局、民政事務局、運輸及房屋局、土木工程拓展署、渠務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海事處、規劃署及運輸署後,就問題的各部分現謹答覆如下:
 
(一)、(二)及(三)政府在二○一五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出推動親水文化及近水活動,包括研究利用維多利亞港(維港)資源發展水上活動;在維港以外廣闊的水域推廣水上康樂體育活動和親水文化;繼續物色合適水域以建設新的水上活動中心;並在大型排水改善工程及新發展區的排水規劃中加入活化水體的意念等。相關工作涉及多個範疇,分屬不同決策局和部門的職責範圍。

維港水質及海面安全

  隨着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工程於二○一五年十二月投入服務後,維港水質已有顯著的改善。環境局及渠務署現正監察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甲啟用後水質的改善情況,並不時檢討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乙的推展,包括考慮水質情況和生物處理技術的最新發展。為改善海濱的環境,環保署亦已展開顧問研究,通過制訂具體的方案和計劃解決近岸污染問題。隨着維港水質的持續改善,停辦多年的維港渡海泳已於二○一一年復辦。

  為進一步提升維港沿岸水質及整體環境,政府已於二○一六年展開研究,探求務實可行的措施改善維港沿岸部分地區殘留的氣味和水質污染問題。整個研究預計可在二○一八年完成。在研究過程中,若有實際可行的方法及在資源許可的狀況下,政府會盡快處理這些問題,而不需待整個研究完成後才採取行動。

  就個別地區而言,現時位於啟德明渠進口道,以及啟德跑道末端及觀塘避風塘中之水體的水質及氣味問題,隨着政府逐步落實獲核准的啟德發展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建議的緩解措施後,均有明顯改善。相關部門會繼續檢討以改善啟德發展區包括鄰近地區的現有污染源,以及雨水和污水排放設施,以進一步改善水質。

  當推廣親水文化及近水活動涉及船隻或海事設施時,海事處會就船隻或海事設施及其相關操作提供技術意見,以確保海上安全。

水上活動

  在落實親水文化方面,民政事務局主要負責推廣水上運動,除水上運動設施的建設外,亦會鼓勵及協助舉辦水上體育活動。現時,康文署轄下有五個水上活動中心,全年為市民提供多種類型的水上活動、同樂日及艇隻租用服務,作康樂及訓練用途。此外,康文署亦為四個由非政府機構營運的水上活動中心提供資助。有關上述水上活動中心名單請見附件。
 
  行政長官已在二○一七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政府將為將軍澳第77區水上活動中心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為日後開展興建工程作準備。個別體育總會在舉辦水上活動或比賽時如需要協助,民政事務局和政府相關部門亦會提供協助。
 
  民政事務局亦會透過撥款資助及提供支援,協助各體育總會在香港舉辦國際大型水上體育活動,當中包括由二○一一年起復辦的維港泳,是香港本地泳壇的年度盛事;自二○一五年起移師至中環海濱舉辦的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以及在二○一八年在啟德跑道公園一帶舉行的世界第二大型,並首次加入香港作為分站的富豪環球帆船賽等。這些活動除可推廣水上康樂體育活動和親水文化外,亦可展現香港海港優美的一面。
 
  另一方面,康文署亦於二○一六年開始推行釣魚區試驗計劃。經諮詢海濱事務委員會及相關區議會後,在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進行了優化閒釣輔助設施的工程。及後,康文署亦在大埔海濱公園長廊盡頭公眾碼頭試行有關計劃。有關的閒釣輔助設施經已啟用。在試驗計劃期間,康文署會留意設施的使用情況、收集相關的意見及檢視成效。
 
規劃發展
 
  發展局與海濱事務委員會致力加強維港範圍以內的海濱規劃政策及推行優化海濱的措施,目標是營造一個朝氣蓬勃、綠化、暢達和可持續發展的海濱。發展局、規劃署及各有關部門都積極透過短期、中期或長期的規劃研究及工程,探討加入親水設施的可行性。
 
  短期來說,例如位於前機場跑道消防局旁的碼頭(「跑道公園碼頭」),已在翻新後重新開放予公眾使用,有助改善九龍東海濱的連繫。中期方面,舉例來說,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較早前向海濱事務委員會匯報,正就文化區範圍內的海上通道進行可行性研究及評估。

  就長期的海濱規劃研究方面,規劃署推展了兩階段的「灣仔北及北角海濱城市設計研究」,目的是審視如何重新演繹灣仔北及北角海濱,以推動海濱的暢達性、多樣化、特色、以及陸上和水上的活力,把人和水的距離重新拉近。研究範圍共包括約19公頃的陸地和約22公頃的水體。團隊就五個主題區提出設計概念,其中就「水上運動及康樂主題區」建議運用前公眾貨物裝卸區提供的水體,引進水上運動和康樂活動予公眾享用。這主題區會展示嶄新的嬉水及水上康樂共享概念,並採納靈活設計,方便舉辦水上運動賽事。

  此外,擬議由北角油街至鰂魚涌海裕街之間的東區走廊下興建約兩公里長的行人板道,現時的建議包括在板道分別在油街、糖水道、北角汽車渡輪碼頭和海裕街設立四個活動點。糖水道活動點除了建議加設一個釣魚平台外,亦會保留及優化原有碼頭。另外,作為板道其中一個入口,海裕街活動點亦建議增設嬉水區,讓公眾進行不同的親水活動。

維港以外的水域

  在維港以外,政府在很多已完成或進行中的明渠及河道改善工程中,已進行先導計劃,引入了一些綠化和生態保育元素的活化水體概念,不但美化環境,同時使河溪生態變得多元化,效果理想。渠務署在進行大型排水改善工程及新發展區的排水規劃時,除提升相關明渠及河道的排洪能力外,亦會加入活化水體意念,藉以促進綠化、生物多樣性、美化及進行近水活動等目標。
 
(四)二○一七年的《施政綱領》已宣布,為了讓市民有更佳的候船的環境,政府計劃改善現有渡輪碼頭,使其外觀及設備與時並進。初步構思是先以一個渡輪碼頭作為試點,增設方便乘客的設施、翻新外貌及加強照明等。待試點項目完成後,政府會視乎效果及乘客反應,考慮翻新更多渡輪碼頭,並研究在政府日後新建的渡輪碼頭採用該等新標準。

  在維港範圍以外,為改善一些偏遠的郊遊景點和自然遺產的暢達性和回應地區人士的訴求,發展局現正推行一項「改善碼頭計劃」,旨在分階段提升多個位於偏遠郊外地方的現有公共碼頭的結構和設施標準,藉以方便公眾人士前往郊遊及照顧倚靠船隻出入的村民或漁民作業的需要。該計劃的首階段將涵蓋位於西貢、大埔、荃灣、北區及離島區內約10個公共碼頭。



2017年5月31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