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秘書處發表「2017-2018‍年度財政預算案」的《研究簡報》
*********************************
下稿代立法會秘書處發出:

  立法會秘書處(秘書處)今日(三月二十九日)發表有關「2017-2018年度財政預算案」的《研究簡報》,回顧香港回歸後二十年的公共財政發展。
   
  財政司司長於二月二十二日發表二零一七至一八年度《財政預算案》,並預測財政盈餘為163億港元。此外,香港的累計財政儲備亦於二○一七年三月創歷史新高,達9,360‍億港元,相等於二十四個月的政府開支。
   
  過去二十年,香港的公共財政結構大體上維持不變。五項主要收‍入來源,即利得稅、薪俸稅、地價收入、印花稅和一般差餉,佔‍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整體政府收入約71%。雖然「稅基狹窄」及「收入來源波動」的問題依‍然備受關注,但自二○○四至○五年起至今,即使政府未曾推出具體措‍施,拓闊收入來源,香港仍然可以連續十三年錄得財政盈餘。

  公共開支在過去二十年累計增加了113%,至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5,010億港元,較同期政府收入的99%增幅及25%的整體消費物價通脹率為高。基礎建設、教育、社會福利、衞生和房屋這五項主要開支項目,共佔二○一六至一七年度的總公共開支68%。

  香港素以嚴守財務紀律見稱。在保守的財政預測下,本港的財政盈餘於過去二十年累增了5,610‍億港元。然而,市民關注到若干政策範圍的服務仍然存在不足之處。舉例而言,輪候公共租住房屋、醫療服務及社會福利服務的人數眾多。此外,由於學額不足,約半數中學畢業生雖然符合基本入學要求,卻未能於公帑資助大學就讀學位課程。

  政府使用公帑的模式,普遍存在每年實際支出低於預算開支的現象。過去二十年,兩者的平均差額約為每年170億港元,相當於每年實際開支的5%。在多個政策範圍,包括教育、社會福利及房屋,均有持續出現「實際開支少於預算開支」的情況。
   
  回歸後的二十年中,政府於當中的十五年錄得財政盈餘,金額合‍共7,570億港元,遠超餘下五年合計的1,960億港元赤字。在錄得盈‍餘的年份,歷任財政司司長原先都作出保守的預測,預測赤字總‍額為490億港元。經仔細分析後,在錄得盈餘的十五年,預測與實際數字的差額中,約有75%是由於「低估收入」所致,餘下的25%則因「實際開支少於預算開支」所致。

  就較預期為佳的財政盈餘,在過去十年,約半數的財政盈餘以一次性紓困措施形式回饋市‍民,當中約三分之二的紓困款項用於退稅,16%則用作援助基層家‍庭。

  雖然財政儲備在過去二十年飆升,但近年每年投資回報率卻呈現跌勢,由9.4%降至3.3%,導致投資收入在整體政府收入的比‍重下降。

  立法會將於二○一七年四月十二日的會議上恢復二讀辯論《2017年撥款條例草案》,議員會就該法案發言。

  這份簡報是二○一六至二○一七年度由秘書處資訊服務部轄下資料研究組編製的第三份《研究簡報》,目的是加強為議員提供的資訊支援服‍務。《研究簡報》旨在以簡明扼要的方式闡明議員和公眾人士可能會感興趣的事宜。

  這份《研究簡報》現可於立法會網頁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chinese/1617rb03-the-2017-2018-budget-20170329-c.pdf閱覽。
 
2017年3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9時20分
即日新聞  

附件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