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就「積極研究成立中產事務委員會」議案總結發言(只有中文)
******************************************
  以下是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邱誠武今日(三月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積極研究成立中產事務委員會」議員議案的總結發言全文:

主席:

  除了張宇人議員和七位提出修正案的議員發言外,昨天亦聆聽了另外20多位議員的陳辭,我多謝各位議員藉着這辯論的機會,表達對目前社會上中產人士生活的處境和所面對的問題。差不多每位發言的(議員)或多或少均提到住屋這問題對中產人士的壓力和困擾,所以我會先回應這部分。

  正如我(昨日)在開場發言中指出,政府是堅定認真地面對本港的房屋問題,一方面訂下明確的政策方向和推行策略,另一方面制定清晰的房屋供應目標,希望從根本解決房屋問題,以期讓社會各階層人士安居樂業。我們的政策方向和所盡的努力漸見成效,亦得到相當部分發言的議員的認同,當中亦同樣呼籲各位議員和社會大眾大力支持政府覓地建屋,減少不必要的人為干擾,固然他們都要求政府加大力度,而我們一定是全力以赴。

  剛才有議員的修正案建議引入首次置業貸款、租金扣稅額/免稅額等措施。正如局方過往指出,在現時市場供應仍然緊張的情況下,引入這些措施不但無助增加供應,可能誘發更多房屋需求,進一步推高樓價和租金,效果適得其反,特別是當業主得知租客將會獲得政府的津貼或稅務優惠時,很可能會增加租金,令租客未必能得到實質幫助。因此,要解決因房屋供求失衡引致樓價及租金上升的問題,持續增加房屋供應始終是根本之道,並不存在其他捷徑,顧左右而言他是無法令大家一同聚焦面對問題。

  我們知道,對於一些中等收入家庭而言,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和其他形式的資助出售單位是他們自置居所的第一步。政府在增加資助出售房屋方面已略見成績。房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和房協(香港房屋協會)於二○一四年年底起已一共預售了(逾)5 800個單位,房委會今年年初推售約2 000個新建居屋單位,並已將申請居屋的白表家庭(申請者)的入息限額按既定計算方式由49,000元調升至52,000元。房協今年下半年亦推售約600個資助出售單位。再向前看,即二○一八年,若一切預備工作順利,可望約有4 400個居屋單位可供預售,房委會正為明年推出的居屋項目準備,例如訂定地契和大廈公契等工作。

  有議員認為應該進一步增加居屋白表資格申請者的配額比例,增加中產人士置業的機會。房委會在訂定綠白表配額比例時需平衡兩方面,即在回應白表買家自置居所強烈訴求的同時,也要同時考慮若能為公屋租戶當中較有經濟能力的人士提供購買居屋單位的機會,一方面可以滿足他們的置業需要,另一方面有助回收公屋單位以編配給公屋申請者。二○一四年居屋銷售綠白表配額的比例為60:40;二○一六年和二○一七年的居屋銷售該比例調整為50:50,以增加白表買家購買的機會,並以靈活安排把綠表申請者未用盡的配額撥歸白表申請者,反之亦然。

  有議員提及在居屋及私樓之間應多設一層資助房屋階梯,或所謂「夾心階層住屋計劃」。我在此重申,由於開發房屋土地需要投入大量社會資源,包括土地、財政和人手,在資源有限和房屋供求失衡的情況下,政府需要訂定優次,率先協助公屋申請者入住公屋和協助中低收入人士自置居所。同時,正如我剛才所指,政府致力增加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並積極促進資助出售房屋的流轉,這有助重建健全的房屋階梯,加上增加私人住宅供應的策略和適時推行各項需求管理措施,亦有助私人住宅物業市場在較長一段時間的穩健發展。市民將可以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滿足他們置居的願望。目前政府並無打算重推「夾心階層住屋計劃」。

  至於林健鋒議員和周浩鼎議員提到調高印花稅,即俗稱「加辣」的需求管理措施,成為某些中產人士置業或換樓的障礙或額外負擔,我理解議員提出的一些個案所可能面對的困難,這類需求管理措施事實上是難以照顧每一宗個案或特殊情況;措施的宏觀作用是要冷卻熾熱的住宅市場,遏抑投機和外來需求。就去年十一月四日調高並劃一住宅物業從價印花稅至百分之十五,立法會已成立法案委員會開始審議有關法案,議員有充分機會考慮法案的細節。在此想簡單強調,這項措施是照顧沒有物業,包括首次置業的香港永久居民,他們依舊只需要按原來的從價印花稅稅率繳稅。

  有多位議員提到近期投地熱烈及創出價位,我在此簡單指出,市況經常變化,風險無處不在,今日的「麵粉價」高,他朝的「麵包價」不一定可以賣得高,以前亦有例子。正如我在開場發言所說,香港深受外圍經濟因素影響,包括全球超低利息和信貸寬鬆這個大環境,所以香港可以做的是針對供求失衡的根本,認真面對現實的情況,同心合力支持政府在增加供應、加快覓地建屋和完善房屋階梯的工作。

  香港交通運輸(方面),我同意多位議員的看法,要鞏固中產,讓他們有機會就業、有發展事業的前途、投資的可能,這些的前提是要搞好本地經濟,繼續推動增值的行業。政府一直鞏固和開拓香港對外的運輸基建和聯繫,正正是把香港經濟腹地擴闊、加深。我們投入建造高鐵(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港珠澳大橋,並支持機場管理局擴建(機場為)三跑道系統,整個出發點就是要支持、鞏固香港的金融、貿易、物流、旅遊等支柱行業。這些行業能夠持續地發展,中產、專業人士肯定是會受惠的主要一群。

  以擴建機場三跑道為例,當三跑道系統建成後,將提供12萬個直接就業機會和16萬個間接或連帶的職位,較目前雙跑道系統提供的職位多得多。值得注意的是,在機場島工作的(人士),有四分之三是屬於技術、專業和中層以上的職位。相反,若不建造三跑道系統,便會打擊本港的航空、物流、酒店、旅遊、貿易、零售、飲食等各行各業。

  建成的運輸基建可擴大香港的客源、貨源和生意的腹地,亦會壯大我們的樞紐經濟,造大香港的經濟大餅,亦讓香港人在出外旅遊散心、求學、探親、開拓眼界,既更方便,又可負擔;這亦是香港中產人士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

  另外,亦有議員建議改善偏遠地區的交通配套,讓中產可以選擇在較偏遠的地區置業,或住在較偏遠地方的(巿民)方便地往市區工作。在這方面,政府已於二○一四年九月公布《鐵路發展策略2014》,建議在直至二○三一年的規劃期內完成七個鐵路項目,分別為北環線及古洞站、屯門南延線、東九龍線、東涌西延線、洪水橋站、南港島線(西段)和北港島線。

  當所有項目完成後,鐵路網絡的總長度會由二○二一年的270公里,覆蓋全港約七成人口居住的地區,延長至二○三一年的逾300公里,並預計會覆蓋全港約百分之七十五人口居住的地區和約百分之八十五的就業機會。

  擴展鐵路網絡亦將支持新發展區,包括新界西北地區及其他新發展項目,釋放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並促進地區的活化、發展和經濟活動。同時,擴展後的鐵路網絡將會覆蓋更多地區,為更多人提供鐵路服務,並且有助市民縮短行程時間,令市民往來香港各處更為輕鬆。

  建成的運輸基建有助我們的經濟發展,亦符合中產市民本身的生活,當然受益的不單只是中產市民。香港交通運輸骨幹的鐵路和集體運輸將進一步發展,令市民上班、上學、出外更方便,令經濟條件較好的中產人士即使不用依賴私家車,也有方便、可靠和可負擔的公共交通工具供他們選擇。

  有議員提及車位不足的問題。住宅屋苑私家車(泊位)的數目受《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所規範,遠離鐵路或交通幹線的屋苑的車位數目比例是會較多的。目前我們正檢討泊車政策,我們是會以商用車作為優先考慮。

  最後,動議辯論題目的主張是成立中產事務委員會,其實不論是否開設這一種委員會,即使現在沒有這一類委員會的設立,議員指中產人士面對的住屋和交通問題,運輸及房屋局都是要面對和處理的,亦責無旁貸。

  主席,我謹此陳辭。
 
2017年3月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1時47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