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環境局局長會見傳媒談話內容(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二月二十一日)出席「綠在觀塘」開幕禮後,就「綠在區區」和港珠澳大橋工程與傳媒的談話內容:

環境局局長:大家好,今日是「綠在區區」社區環保站的第三個站--「綠在觀塘」正式開幕。政府有一個十年減廢四成的藍圖(《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當中有幾個重點,都市固體廢物按量徵費是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我們的目標是在今年上半年,把立法建議的框架提交立法會審議,當中有其他配套,包括「綠在區區」項目。到目前為止,「綠在區區」已有三個站建成,例如回顧第一個站「綠在沙田」,整體成效越來越好,推動當區回收和減廢,例如最近一季「綠在沙田」的回收物料達到80公噸,即平均差不多每日一公噸的回收物料,同時,每隔兩個月會有一個換物活動,推動惜物減廢,多方面令減廢文化扎根社區,支持香港的減廢轉型,以及包括廢物按量收費制度的落實和立法。

記者:局長,我想問,路政署署長昨日承認港珠澳大橋的香港接線,多了一個九公頃的臨時填海區,我想問環保署或環境局是否知情?因為有環諮會(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說,兩年來都沒有被諮詢過,這是否一個非法填海的情況?

環境局局長:環保署是關注工程和環境許可證相關的事宜,會有合適的巡查,亦會監測相關的數據,例如水質監測數據,確保達到環境的保護。就你所說的個案,近兩日有媒體報道,環保署已和相關單位接觸和跟進,以取得更多相關資料,看看與已審批的環境許可證或相關的環保法規有否違反。我們在這方面要蒐集多一點數據,再看看有否不適宜的情況。

記者:在報道刊登前,就該九公頃的臨時填海區,環境局或環保署是否知情?

環境局局長:我想你問的是一個細節。大家要明白在整個制度,有些工程的環境許可證,其中有改動是可經過程序獲得審批。我想我暫時只回答到此。

記者:不過灣仔繞道當時也有臨時填海,亦需要經環諮會或作申報,現時的情況看來並沒有,路政署這工程究竟是否非法填海呢?

環境局局長:我相信你剛才所說的,可能言之過早。我剛剛提過,我們環保署會接觸相關單位,蒐集更多相關資料數據,看看有否違反的情況,暫時看不到你所說的情況。多謝。
 
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1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