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題:改善報販經營環境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三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邵家輝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的書面答覆:
 
問題:
 
  最近有一批報販向本人反映,他們的經營環境日益困難,並指出全港報攤的數目已由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超過2 000個持續下降至目前的約380個。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持有小販牌照的報販的數目;過去五年,當局有否簽發新的小販牌照(報紙);如有,每年的數目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上屆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轄下小販政策小組委員會的報告提及,有委員建議政府考慮下述建議:(i)放寬年事已高的持牌報販必須親自經營攤檔的規定,以及(ii)增加報販准售貨品的種類,當局會否落實該等建議;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三)會否考慮向選擇交還牌照的持牌報販提供特惠補償;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會否參考外國的經驗,研究推出報攤活化計劃,改善經營環境,以保留這類具本土文化特色的小販擺賣活動,以及協助報販維持生計?
 
答覆:
 
主席:
 
  持牌報販原先只准售賣報紙、雜誌、期刊和書籍。於一九九○年,前市政局決定放寬准許報販所售賣商品的政策,容許他們兼售某些細小的商品,以方便市民。在該政策下,報販准許兼售八種體積細小的商品,包括紙巾、香煙、打火機、香口膠、糖果、涼果、電池和原子筆,而該等商品佔用的範圍不得超過報攤認可面積的四分之一,但報紙攤位的准許面積大小仍然維持不變。
 
  在二○○九年,因應持牌報販對調高煙草稅可能令他們減少收入的關注,以及希望政府協助他們改善經營環境的訴求,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在諮詢業界後放寬安排,包括把報攤可額外售賣的物品由八種增至12種,即除了原已批准的紙巾、香煙、打火機、香口膠、糖果、涼果、電池和原子筆外,再加入樽裝蒸餾水、小飾物、利是封和流動電話儲值卡;以及把報攤內用作售賣額外商品的所佔用的範圍的限制,由不超過攤檔面積的四分之一,擴大至不超過二分之一。持牌報販亦可在其報攤範圍內展示核准售賣貨品的合法宣傳品,無需另行申請。
 
  我現就問題的各部分回覆如下:
 
(一)目前,本港約有420檔持牌小販報攤。食環署自二○○○年成立以來,在一般情況下沒有簽發這類牌照,亦沒有計劃重新簽發這類牌照,原因在於社會環境的變遷、便利店等提供報刊雜誌零售點的增加、免費報紙的派發,以及來自其他形式媒體(尤其是電子媒體)的巨大競爭,令市民對街上報販供應報紙及雜誌的需求下降。此外,社會不同人士對街頭販賣活動所造成的環境衞生問題有不同意見。
 
(二)根據第132AI章《小販規例》(《規例》)第38條,獲編配固定攤位的持牌人營業時,該持牌人須親自在場,並在該處親自處理業務或從旁監督,但如基於某些合理因由而不在場,則屬例外。持牌人亦可根據《規例》第12(1)條,為經營其業務而僱用其認為所需數目的助手,但該等助手不得在該持牌人離開其攤位期間從事販賣(但如該持牌人因合理因由而離開,則屬例外)。另外,持牌人如因患病而喪失工作能力超過八天,亦可根據《規例》第11條的規定,委任任何有資格持有小販牌照的人,在其本人喪失工作能力期間作其替手。小販攤位佔用公共空間及公共資源,上述規例有助防止持牌人不親自經營小販業務或將小販攤位非法分租予其他人士。
 
  至於有建議放寬持牌報攤可額外售賣的物品種類,食環署願意與業界繼續就此保持溝通。我們認爲調整的大前提要顧及的因素包括,報攤須維持現時指定的攤檔面積、避免造成街道阻塞及環境衞生問題;以及可額外售賣的物品種類不影響公眾健康和食物安全,及其佔用空間合乎比例。
 
(三)過往政府推行的小販自願交回牌照以換取特惠金的計劃主要是解決小販在街頭擺賣造成的通道阻塞、環境衞生問題及減低對附近民居的火警風險,而不是為持牌小販提供任何形式的退休保障。現時政府沒有計劃為持牌報販提供特惠金,讓他們選擇交還牌照。
 
  我們尊重報販希望繼續經營報攤的意願。同時,鑑於近年整體失業率持續處於低水平,以及報紙、雜誌和實體印刷媒體市場的變化,我們樂意與相關政府部門商討為有興趣考慮轉業的持牌報販提供就業及職業再培訓的資訊和協助,以豐富他們對前景的思考。
 
(四)政府一向與持牌報販代表保持溝通,聽取他們的意見,致力協助報攤活化,改善報攤的經營環境。除以上提及在二○○九年回應業界訴求放寬持牌報攤可售賣的物品種類外,在二○一三年年中,業界建議裝設電子顯示屏幕,藉以宣傳報攤出售的物品,並建議在報攤裝設無線上網設施,為市民提供免費上網服務。政府於二○一四年初接納這些建議。參與的報攤須符合相關發牌規定和條件,確保電力裝置安全,同時避免對四周(包括行人和道路使用者)造成阻塞或滋擾。食環署會繼續聽取業界對經營安排的意見及作出適當考慮。
 
  政府一方面會繼續致力為本港的持牌報販擺賣活動提供便利的環境,同時亦有責任規管街頭擺賣活動,維持良好秩序,減少對環境的滋擾,以及降低對附近民居的影響。政府會繼續力求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香港是一個人口稠密和高密度發展的城市,市政管理情況有別於海外城市。我們會留意外國有否相關的經驗可作參考。



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