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立法會十題:紅潮及大量魚類死亡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俊賢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悉,自去年十二月以來,大埔吐露港及附近水域多次出現嚴重紅潮,該處的海魚養殖場因而有大量魚類死亡,而沙田城門河一帶亦曾發現大量魚類死亡。有養魚戶認為,政府現時監測紅潮的機制及調查大量魚類死亡原因的工作有待改善,而政府對受影響養魚戶的援助亦不足。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鑑於當局在檢測後只確認紅潮主要由米氏凱倫藻組成但未有解釋其形成原因,而有養魚戶懷疑發生紅潮與滅蚊劑和未妥善處理的污水排放有關,當局有否研究紅潮形成與污水排放和滅蚊劑的關係;過去三年為進行滅蚊行動而於林村河及城門河一帶使用的滅蚊劑的平均每月數量和成分為何;該等用量與其他河道的用量如何比較;有否評估滅蚊劑對海洋生態環境及海魚養殖業的影響;如有評估,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當局有否取得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上述吐露港一帶大量魚類死亡除由米氏凱倫藻組成的紅潮引起外,還另有其他成因;如有,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二)鑑於有養魚戶向本人反映,今年受大量魚類死亡事件影響的養魚戶在「緊急救援基金」下只獲發放6,780元補助金,加上特別補助金7,260元合共只有14,040元的援助金,反映現行機制所提供的援助對他們復業只屬杯水車薪,當局上次檢討該援助金上限及發放機制的日期,以及會否盡快再作出檢討,協助受災養魚戶盡快復業;
 
(三)當局會否考慮設立「漁農業天災保障機制」,而該機制包括(i)海魚養殖業保險計劃、(ii)災後復業免息貸款,以及(iii)災後魚苗或海魚飼料供應;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及
 
(四)鑑於儘管環境保護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過去多次就出現了大量魚類死亡的水域/河道進行的水質檢測得出該處水質正常的結果,但有養魚戶質疑有關的水質標準是否過低,以致河水/海水即使其水質已達標但仍不適合魚類生存,當局現時如何檢測吐露港一帶的海魚養殖區的水質是否適合養魚活動,及有關詳情為何;當局上次檢討有關的水質標準及檢測機制的日期;會否盡快就此進行全面檢討,並為海魚養殖業訂下合適的水質標準;如會,詳情為何;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的政策方向,是積極推動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我們透過一系列措施,促進香港水域的漁業資源的恢復,並為業界提供包括技術、培訓、資助及信貸,以及監測紅潮等多方面的支援,以協助業界的發展及提高行業整體的競爭力。
   
  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一直到香港不同水域採集樣本,監測水中的浮游藻類及魚類養殖區內的水質情況。如發現浮游植物不正常增加或水質有異常情况,會加強採集樣本,並適時向養魚戶發出預警。在去年十二月底至今年二月中於吐露港至大灘海一帶水域發生的養殖魚類死亡事件中,漁護署曾以電話短訊向養魚戶發出紅潮預警。政府各相關部門在事後與養魚戶、漁民團體以及地區組織保持溝通,盡力為受影響的養魚戶提供多方面的協助,包括向合資格的受影響養魚戶發放「緊急救援基金」下的補助金。漁護署監測範圍包括全港各個魚類養殖區,並會研究進一步完善紅潮的監測機制和技術,令養魚戶可以盡早得悉有關紅潮的出現,盡量減少養魚業因紅潮而蒙受的損失。同時,政府亦致力維持香港河道的潔淨,以及維護本地的生態環境,並在河道發生污染事故時作出調查及採取適當的措施,以減低對社區的影響。

  綜合相關政策局及部門的意見,我現就問題的各部分回覆如下:
 
(一)紅潮是一種自然現象,因藻類迅速大量繁殖以致水體變色而形成。紅潮的形成及持續時間會受不同的因素影響,例如日照程度、水溫、鹽度、海水中所含的微量元素、水流和海水有否受污染等。

  在去年十二月底至今年二月中於吐露港至大灘海一帶水域發生的養殖魚類死亡事件中,當時米氏凱倫藻形成的紅潮與多區的養殖魚類死亡時間吻合,加上實地觀察魚類對米氏凱倫藻的反應,以及漁護署與三所大學的實驗室分別進行對米氏凱倫藻的一些毒性研究及受影響魚體的魚鰓組織病理分析等,漁護署和由本地及內地紅潮專家組成的紅潮專家小組相信是次魚類死亡有相當可能是由米氏凱倫藻形成的紅潮引致。
   
  在防治蚊蟲的工作方面,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一直採用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建議的方法。當適合蚊子滋生的地方存在,而預期未能於數天內清除時,食環署會按世衞的建議於水中施放殺孑孓劑以防止蚊子滋生。
   
  常見的滋生蚊子水體包括棄置輪胎、竹枝殘幹、樹洞、岩石上的水窪、廢置的水池、人造的容器、不平的地面、覆蓋物件而凹凸不平的布帳、淤塞的溝渠及溝渠的沙隔等,其分布亦十分廣及經常轉變。換言之,食環署只會針對積水使用殺孑孓劑;由於暢順流動的河道或水體並非蚊蟲的滋生點,故此食環署不會在這些地方直接施放殺孑孓劑。
   
  食環署所使用的殺孑孓劑包括有世衞建議的蘇雲金桿菌顆粒制劑、雙硫磷沙粒制劑及蚊油。蘇雲金桿菌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細菌,可迅速殺滅蚊子幼蟲。蘇雲金桿菌對少數宿主例如蚊子產生極具針對性的作用,對其他非目標水生脊椎動物及無脊椎動物安全,主要施用於可滋生蚊蟲而並非十分被污染的水。雙硫磷是一種由硫及磷合成可殺滅蚊子幼蟲的化合物,主要施用於可滋生蚊蟲的污水。蚊油是一種礦物油,其作用主要使在水中蚊蟲於短時間內窒息而死。
   
  食環署會盡量避免防治蚊子的工作對生態環境產生不良的影響。在一般情況下,食環署所施用的殺孑孓劑劑量是很少的。就蘇雲金桿菌顆粒制劑、雙硫磷沙粒制劑及蚊油,以每平方米積水水面面積計算,建議劑量分別只為0.25至1克、0.55至2.2克及4毫升。食環署沒有備存林村河和城門河一帶所採用的控蚊方法及所施用的殺孑孓劑的分項資料。
   
  至於水質,因着政府實施一系列的污水管理及水質改善措施,包括將沙田及大埔污水處理廠經處理後並符合嚴格標準的水輸送出區外排放,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吐露港的污染總量銳減八成。環境保護署(環保署)的監測顯示水中的污染物及營養物含量包括五天生化需氧量、總無機氮、氨氮和正磷酸鹽磷含量大幅下降,水質已明顯改善。
 
(二)受到天然災害影響的養魚戶可申請「緊急救援基金」下的漁農業補助金,該補助金旨在向因火災、水災、暴風雨、颱風及其他天然災害而需要救濟的人士迅速提供援助。基金所發放的補助金屬援助而非賠償性質。政府亦會根據業界的運作情況、工資及其他開支的變動,每年對補助金的金額作出調整。我們認為現時基金向養殖業界發放的補助金已達到提供一些緊急經濟緩解的目的。政府會檢視現時補助金的機制,是否有調整的空間以更切合受天災影響的漁業界人士的需要。
 
(三)魚類養殖業因為其業界規模較小,市場上缺乏商業上可行的保險計劃。然而,養魚戶如受天災影響而需要資金協助復業,除了可申請「緊急救援基金」外,亦可向漁護署申請「嘉道理農業輔助貸款基金」。該貸款基金向個別農戶、塘魚養殖戶及海魚養殖戶提供低息貸款作發展及一般經營用途,包括購買魚苗、飼料,以及改善養魚場設施。至於有關在天災事件後向養魚戶發放魚苗或飼料的建議,由於個別養魚戶對魚苗或飼料的品種及數量的需求有所不同,恢復養殖的計劃及時間亦有所分別,由政府購買魚苗或飼料再發放予養魚戶未必切合他們的需要。上述提及的「緊急救援基金」及「嘉道理農業輔助貸款基金」應更能為受影響的養魚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協助。
 
(四)與海產及魚類養殖相關的水質指標包括溶解氧量、酸鹼值、溫度、鹽度及氨濃度。環保署指出本港的水質指標符合國際間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水質指標水平。同時,漁護署在過去一直到香港不同水域採集樣本,監測水中的浮游藻類及魚類養殖區內的水質情況,今年已檢測的海水樣本約有10 000個,當中涉及吐露港及附近水域的樣本超過5 000個。漁護署亦於七個魚類養殖區進行24小時實時水質監測,並會定期到其餘魚類養殖區進行監測工作。監測的結果顯示全港包括在吐露港一帶各魚類養殖區的水質符合水質指標和適合魚類養殖。
 
2016年11月2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5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