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出席香港小童群益會「結伴再成長」兒童發展基金第四批計劃結業派對致辭(只有中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今日(十一月十九日)出席香港小童群益會「結伴再成長」兒童發展基金第四批計劃結業派對的致辭全文:

香港小童群益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陳黃穗女士、總幹事羅淑君女士、助理總幹事(機構發展)黃貴有博士、沙田區議會議員麥潤培先生、各位嘉賓、各位「藍朋」、「青友」:

  這是我第五次出席「結伴再成長」的活動,以親身支持一直全情投入,推動兒童發展基金計劃的香港小童群益會,同時見證各位學員完成三年計劃的豐碩成果。

  首先,我恭賀成功完成計劃的196名,分別來自觀塘及沙田區的學員,在友師、家人和機構同工的結伴下,完成目標儲蓄。我欣悉你們當中不少人(46%),運用透過個人儲蓄、商界配對捐款和政府提供的特別獎勵而獲得12,600元,去實踐如學習外語、買參考書、補習等提升學術能力的目標;亦有超過三成(36%)的學員以學樂器、報讀藝術課程、買電腦等興趣發展的方向作為目標,說明你們不乏上進心。

  此外,你們當中有不少學員希望能夠升讀大學、成為老師或樂器導師,作為長遠的志向。或許受到友師們的啟發,似乎你們不少人也嚮往一些循循善誘,幫助別人成長的工作崗位。

  事實上,各位學員之所以被「結伴再成長」計劃稱為「青友」,而參與計劃的家長、友師則被稱為「藍朋」,反映計劃的設計旨在讓年輕學員「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代新人勝舊人」,在實踐人生目標的漫漫長路上,看得更高,走得更遠。因此,我祝願你們在未來的日子,好好運用從計劃中學到的無形資產,如抱持正面態度、提升個人抗逆能力等,並且多向你們的友師「藍朋」請教,逐步向理想邁進。

  我亦衷心感激計劃的主辦單位香港小童群益會、多個支持計劃的機構(香港大學校友、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財務策劃人員總工會、沙田青年商會)、所有熱心捐助計劃的個人和商業機構、所有出心出力的友師「藍朋」、所有支持計劃的家長和同工。全賴你們的努力,讓計劃得以圓滿成功。

  你們的默默付出,不但讓196名青少年朋友,認識一群結伴成長的同行者和良師益友,你們的緊密合作,更為這群年輕人編織了一張細密的互助網和人力資源網。這些必定成為「青友」們成長路上的寶貴資產。

  三億元的兒童發展基金自二○○八年成立以來,一直為基層青少年提供適當的啟導,讓他們擴闊眼界,增廣見識,幫助他們規劃未來。至今基金已透過非政府機構先後推出五批基金計劃,以及透過學校推出三批校本計劃,讓超過一萬名基層青少年受惠,其中包括少數族裔、殘疾和居於板間房的青少年。為確保基金計劃可持續發展,政府在二○一五/一六財政年度向基金額外注資三億元,以優化及推出更多計劃。合共六億元的撥款,可惠及約兩萬名基層青少年,當中新增的三億元可讓9 700名新參加者受惠。

  為加強對青少年的全人培育,特區政府設立與商界捐款作配對的攜手扶弱基金,推動民商官三方合作扶助弱勢社群,至今受惠弱勢人士達一百多萬名。基金在二○一五年獲政府額外注資二億元用作專款,為基層家庭的孩子們推行更多如創意教育、生涯規劃、工作體驗等的課餘學習及支援項目,協助他們全人發展。

  勞工及福利局於今年五月,推出了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低津),以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為設計主軸,向沒有領取綜援的在職基層家庭——特別是有兒童的家庭——提供財政支援。低津在設計上向兒童和青少年傾斜,向每一位獲批津貼家庭的符合資格兒童或青少年,發放兒童津貼,不設人數上限,以協助增加兒童的上游動力。

  在人生路上,能夠結伴成長,體現「以生命影響生命」這種精神,是一種緣份,亦是一種福氣。我希望今天的結業派對既是各位學員階段性成果的總結,亦是大家與身邊的良師益友「結伴再成長」的一個新開始。多謝。
 
2016年11月19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8時30分
即日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