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將於五月及六月主辦「名家趣談作曲二○一六」講座。由香港作曲家聯會請來六位本地知名作曲家,分享創作經驗及心得。講座將輔以現場音樂演出,藉此加強觀眾對該作曲家作品的認識。
詳情如下:
五月四日(星期三)
講題:樂悠寫區(粵語主講)
講者︰黎雅婷博士
主持:阮慧玲
演出嘉賓︰陳昌隆(小提琴)、張經綸(巴松管)
黎雅婷獲香港中文大學頒發文學士、音樂碩士及哲學碩士銜,隨後於澳洲墨爾本大學完成哲學博士課程。黎氏曾擔任二○○二年國際現代音樂協會世界音樂日籌委會委員,並統籌有關音樂創作及音樂創意教育的展覽、講座和《聲影集》音樂會系列。
五月十一日(星期三)
講題:惑(粵語主講)
講者︰莫健兒博士
主持:鄧樂妍博士
演出嘉賓︰陳子旭(笛子)
莫健兒為香港大學作曲哲學碩士及澳洲阿德萊德大學作曲哲學博士。他於二○一三及二○一四年在北京的中國之聲作曲比賽中分別獲得民樂獨奏作曲家組的二等獎及中西管弦樂器混合作曲家組一等獎。
五月十八日(星期三)
講題:不同音樂風格作為我創作的基礎(粵語主講)
講者︰龔志成
主持:林丰博士
龔志成是香港作曲家、表演者和音樂文化推廣人。龔氏與彼得小話在一九八七年成立了「盒子」樂隊,自二○○九年起他致力於組織免費街頭音樂會系列「開放音樂」。在過去二十多年,龔氏的作品反映出他對不同的音樂風格及現代劇場藝術的探索及實驗。
五月二十五日(星期三)
講題:伍卓賢的音樂世界(粵語主講)
講者︰伍卓賢
主持:梅廣釗博士
伍卓賢是作曲家、笙演奏家及無伴奏合唱藝術家。伍氏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二○一二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年度最佳藝術家獎」,二○○九年及二○一三年分別憑合唱劇場《石堅》及雙笙協奏曲《在這城崩壞之前》取得CASH金帆獎本地最佳正統音樂作品獎和最廣泛演出獎。
六月一日(星期三)
講題:創新、科技與現代音樂(英語主講)
講者︰祈道緯教授
主持:盧厚敏博士
祈道緯教授曾獲《Fanfare》雜誌讚譽為「具大師級風範……是當代的拉赫曼尼諾夫」,以鋼琴家身分展開其音樂事業。他曾於多個比賽奪獎, 作品曾於超過三十個國家演出及廣播。他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六月八日(星期三)
講題:求異存同—後現代的遺產(粵語主講)
講者︰董麗誠博士
主持:洪銘健博士
演出嘉賓:介山(古琴)、鍾志和(鋼琴)
董麗誠為七十年代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畢業生。其後赴笈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繼續進修作曲並完成作曲(哲學)博士課程。主要作品包括由香港小交響樂團委約、為管弦樂團及粵劇演員而寫的《笑忘書》。
各場講座均於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太空館演講廳舉行,票價為每講五十元,現於城市售票網(www.urbtix.hk)發售,信用卡電話購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查詢節目詳情及票務優惠,請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一或瀏覽網頁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program_1072.html。
完
2016年3月2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6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