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教育局局長與傳媒談話內容(附圖)
****************

  以下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日(二月四日)在接收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提交的初步建議後,會見傳媒的談話內容:

教育局局長:各位傳媒朋友,首先很抱歉要你們等一段時間,由於委員會很熱切的討論及全程參與,再一次道歉要大家等,也很歡迎你們。今次我很感激及感謝基本能力評估及評估素養統籌委員會各個委員及轄下兩個工作小組的成員在過去兩個月參與密集式的會議,為檢討全港性系統評估(TSA)、為學生的需要辛勤工作。

  參與這次檢討工作的委員共有三十五位,分別來自教育局、大專院校、香港考試及評核局、香港教育城、小學議會、辦學團體、中小學,以及家校會,有充分的代表性。除此之外,他們共舉行了九次會議;出席了六場家長研討會;又跟不同持份者會面,包括教育團體、家長團體及關注團體等;還參考約800份意見書,可見他們已將針對社會各層面的關注,就不同的建議方案作出很詳細及非常專業的討論,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為大前提去進行檢討工作。

  今日下午,我很高興親手收到委員會的初步建議。據我了解,委員會肯定TSA的原意及其價值,認為所提供的相關資料具有回饋學與教的功能,包括在學校層面,資料有助優化校本課程及教學安排;及在全港層面,提供數據協助為支援學習措施訂定重點和方向的功能。

  委員會認為必須持續進行TSA,以發揮上述的功能。

  然而,為防止在實施情況出現異化,並與學校各持份者同心協力去除過度操練和不必要的壓力,讓TSA的長遠發展重拾正軌,委員會列出一系列的建議。稍後,委員會將召開記者會,向大家詳細介紹。

  我原則上同意及支持委員會建議的大方向,當中包括讓部分學校在二○一六年參與試行研究計劃,以驗證試卷及題目設計的改良建議;也引入不同形式的學校報告作為選擇,包括一個簡化的版本;也有加強教育局的內部指引,更明確指出教育局不會運用TSA的數據來評估學校的表現;重要的是,加強教學人員對課程安排及評估素養的培訓;當中也包括為學校提供有關系統評估的專業支援及公眾教育;以及促進各持份者的溝通和對TSA的理解,凡此種種。委員會建議總結二○一六年的試行經驗及結果,然後在二○一七年繼續推展至全港。

  我與教育局的同事會詳細考慮初步建議內每一項的細項目,並籌劃具體執行的安排,當細節敲定後,我們會盡快通知全港學校,預計需時大約兩至三個星期。

記者:家長還是很關心他們有沒有權利不讓子女應考TSA,教育局有何打算?會否留給他們這個自由?

教育局局長:大家看到,今次委員會作出這麼全面而專業的討論,當中指出,有關TSA的資料需要全面,才能加強信度及效度。學校以校長作為主位,我們明白在個別情況時,和以往學校的既定程序一樣。所以我鼓勵,如果個別家長有關注時,可以與學校直接接觸,這是加強溝通的部分。

記者:如果家長不願意,是否校方有決定權?可否多談通過的細則是怎樣的,是否只會邀請一成學校應考?

教育局局長:剛才提及,有部分學校會受邀請。至於詳細的情況,我會交給委員會跟大家直接分享詳細資料,這會更清晰。我再次強調,整個TSA的運作,是以全體參與同學的有關資料作為全面的效度及信度,可以產生它的功能。在個別情況,我們會用現有機制,交給學校和家長作多樣的接觸。讓大家多點明白。亦有不少家長,在我們的經驗下,在解釋整個TSA的運作後,他們認識多點,看法也有點不同。

記者:如果學校知道二○一六年有試考,到二○一七年可能大家都要重新考TSA,如何可以讓家長安心,其小朋友將來不再需要為TSA操練?你如何可以讓他們放心?

教育局局長:剛才大家看到,我在第一段主體內容立刻談及,今次很清晰看得到,整個委員會這些全面的運作,專家、教師及校長均在此,教授亦在此,都再一次認同TSA的運作,TSA資料有其參考價值及功能。在此大前提下,若按照課程安排,理論上真的不需要過分操練,但操練時,大家要了解,我在不同場合都提及,有其目的,特別是個別同學有學習困難時,老師願意用自己的額外時間幫助同學,這些過程、形式,我覺得大家都會接受。所以在此背景下,我們覺得應該可以運作通暢,而不需特別過度操練,這就是其背景。若是這樣,大家今次關注到過度操練,題目可能會很深奧或過度深奧,有關題型等部分,都是今次整個檢討的過程。今次二○一六年試行的部分,取得有關經驗,就是針對這幾個關注的,希望這幾個部分能夠處理好之後,可以回歸正軌,大家不再需要特別操練,去處理如此好的工具。

記者:你說會抽樣邀請百分之十的學校,如何釐定邀請哪些學校?若今年試行抽樣之後,下年再全港推行的話,具體上有何數據和準則釐定效果是好的?當全面推行又全面操練時,局方會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教育局局長:你有部分有關操作的問題,我相信詳情會在稍後的記者招待會可以全面解答。剛才有重複問題,有關如何選擇這類學校。在邀請過程中,大家理解到,學校有分大與小、有分不同的資助模式、其他的運作例如有特殊學習需要或非華語學生等,都是背景的一部分,而分區亦是另一層次。所以從一籃子因素中,選擇一些較為科學化的邀請,都是有代表性的學校群。

(請同時參閱談話內容的英文部分。)



2016年2月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20時37分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