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在《施政報告》有關改善民生措施記者會開場發言(只有中文)
******************************

  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一月十四日)下午聯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和食物及壎竻膚蔽灠炙瓣斲|行記者會,解釋《施政報告》中有關改善民生的措施。以下是張炳良教授在記者會的開場發言:

  「住」和「行」均是民生所必需。

  我首先講運輸範疇。政府的政策一直以公共交通為本,鐵路是公共交通的骨幹,我們多管齊下,增加交通基建,繼續提升公共交通服務,以便市民出行方便,以及減少倚賴私家車。除此之外,我們更致力減少道路擠塞,希望做好交通管理,亦有助於減少路邊空氣質素惡化。

  政府自二○一四年年底起進行《公共交通策略研究》,這是為期兩年多檢視重鐵以外的各項公共交通服務的功能、角色及定位。今年我們優先檢視的士服務及公共小巴服務,又會研究如何更方便殘疾人士使用公共交通服務。我們打算今年上半年便會有一些研究的結果。運輸署亦會開始檢討泊車政策,加強打擊違例泊車。

  目前推展的三個本地鐵路項目中,觀塘線延線及南港島線東段預期今年完工通車,屆時有關地區的交通便會大大改善。大型道路工程方面,除了現在興建中的中環灣仔繞道及屯門至赤P角連接路等工程之外,我們在今年亦會籌備落實中九龍幹線項目,希望大大改善來往東、西九龍之間的交通。

  為配合政府「建設長者友善社區」的目標,我們會推出多項公共交通配套設施。

  在「人人暢道通行」的政策和計劃下,政府繼續提升現有公共行人通道的無障礙通道設施,包括增建升降機。目前全港我們仍在進行約180個項目,當中包括早前每區區議會所揀選的三個地區優先項目,我們預計當中八成可於二○一八年之前分批完成。

  今年第四季起,我們會邀請各區議會再在其區內選出不多於三項現有行人通道作為第二批「人人暢道通行」項目。以往我們規定這些行人通道需要是由路政署負責管理維修,而下一批、即第二批我們會放寬這個限制,其他的行人通道也可以。不過,仍有若干條件,(一)行人通道須不屬私人擁有、(二)橫跨由路政署負責維修及保養的公共道路、(三)市民可以在任何時間使用這些行人通道,以及(四)現時負責管理和維修該等行人通道的人士或機構不反對加建升降機建議。一旦加設升降機後,這些升降機設施的保養和維修會由路政署負責。

  為方便長者和有需要人士上下斜坡,我們會在今個立法年度申請撥款,一次過於青衣長亨h(註一)、葵盛圍至興盛路(註二)及窩打老道山(註三)推展總共三個自動扶梯連接系統和升降機系統。這些項目的費用都比較高,差不多一至兩億元一個項目。又會在將軍澳及荃灣分別興建高架行人道(註四)及行人天橋(註五)。

  目前,我們每天有400萬人次乘搭專營巴士服務。政府銳意改善候車環境,所以亦已預留8,800萬元,以資助加快在3 000個有蓋巴士站安裝座椅及設置800個實時到站資訊顯示屏,方便等候巴士的市民,更能夠在候車時比較舒適和掌握資訊,特別是長者。我們預計首階段會在三年內,為大約1 500個巴士站加設座椅及安裝大約270個顯示屏。我跟進剛才政務司司長所說「民生無小事」。對於有些人說今次我們加設巴士站座位好像是很「濕碎」、很小事,但其實往往在小事堙A可以看到民生的重要性。因為能夠改善長者候車時的環境,這對他本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一項改善。

  我們亦會在部分連接公共交通設施,例如交通交匯處的行人(通)道加裝上蓋,讓長者不用日曬雨淋。

  運輸署也會研究應用資訊科技,這在其他國家已經實行,讓長者和有需要人士在行人過路處有更多綠燈時間,讓他們能比較安全地過路;又會提升運輸署「香港乘車易」的點到點公共交通路線查詢服務的手機應用程式和網站,加入方便長者使用的新介面和新功能。

  住屋方面,產量問題是公眾很關注的,亦是政府一直視為重中之重。過去土地供應不足,造成房屋供求嚴重失衡。政府已制定長遠房屋策略,下定決心大量覓地建屋,解決根本問題。當然增加房屋供應是需要時間,在未來五年我們預計公營房屋的總量是97 100個單位,當中包括76 700個出租單位和20 400個資助出售單位。這個數目當然與需要比較仍有落差,但仍高於上一屆政府每年平均公屋落成量15 000個單位及沒有居屋單位,可見是有實質進展。不過,在推展房屋項目時,我們在不同地區遇到不少困難和挑戰。我一再呼籲社區人士在土地開發和改劃上,盡量持開放態度,以社會的整體住屋需要為優先考慮,盡量支持興建更多房屋,特別是公營房屋。

  除此之外,我們亦致力改善公屋居住環境。房委會在公共屋h盡力提供休憩用地,佔地超過兩公頃的大型公屋發展項目的綠化率提升至百分之三十,並採取不同措施讓居民享受到更多的天然通風和採光。

  現時全港約有四成長者居於公共屋h,因此房委會致力改善室內設計,在公共地方提供無障礙設施(註六),加裝升降機,以及推行各項鼓勵家庭成員互相照顧的「天倫樂」系列計劃。

  新建公共屋h已全面採用「通用設計」概念,即是令區內無論是行動不便、殘障的老年人、年青人也可以方便,而長者因年事日高而行動不便,亦不用搬到另一個單位,仍可繼續「原居安老」。如有長者現居於舊式公屋單位,我們會因應情況為他們改裝單位設施,以配合其生活需要(註七)。

  最後,我們亦計劃為約100個有較高長者人口比例的公共屋h(註八)增加長者康樂設施,及適當改動屋h內公共空間用途或設計。這些均是希望做到公屋屋h作為一個社區對長者友善。

註一:工程包括興建升降機及高架行人通道以連接清譽街及青衣西路(南行線),改善現有青衣西路南行線行人路,加建升降機上落橫跨青衣西路的行人路至長亨h。工程完成後,新建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將連接長亨h、長宏h和曉峰園以及鄰近的社區設施及公共運輸交匯處。

註二:工程包括興建一條高架行人通道及升降機以連接葵盛圍和興盛路,擴闊盛福街至興盛路的葵盛圍段南邊行人路及擴闊高芳街西邊行人路。工程完成後,新建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將提供一條安全、舒適及便捷的行人路線連接葵盛圍和興盛路。

註三:工程包括興建升降機及高架行人通道以連接窩打老道及文福道花園。工程完成後,新建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將提供一條安全、舒適及便捷的行人路線連接窩打老道及文福道花園。

註四:建議的將軍澳唐明街與唐德街之間的高架行人道將連接區內現有的行人通道系統,方便尚德h、廣明苑和寶明苑等一帶的居民直接往來港鐵將軍澳站和將軍澳南面的發展項目。

註五:建議於荃灣區興建的行人天橋會貫穿荃灣廣場、灣景廣場和毗鄰荃灣大會堂的環境美化地帶,加強區內南北部的連接。

註六:在公用設施方面,新建屋h設有特定的無障礙通道連接全部住宅大廈和主要屋h設施,並在主要路口設置下斜路緣及鋪設觸覺引路帶連接屋h內的住宅大廈和主要設施,在適當位置提供扶手和採用防滑地磚。與此同時,亦會為公眾行人通道加裝升降機等無障礙設施,方便長者及有需要人士。

註七:如長者租戶/準長者租戶及有年滿六十歲或以上長者的家庭所居住的單位有需要作改建,以切合個別長者的特殊需要,房屋署會進行改建,並負擔所涉及的工程費用。

註八:例如:樂華(南)h和沙角h



2016年1月14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9時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