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出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第六十八屆周年會員大會致辭(只有中文)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今日(十一月十二日)出席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第六十八屆周年會員大會的致辭全文:

Bernard(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主席陳智思)、海偉(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各位社福界的同工、友好:

  我一向十分重視和珍惜與社福界同人,以及各位機構同工真誠對話、深入交流的難得機會。因此,當收到海偉的邀請時,我毫不猶豫,答應擔任今天的主講嘉賓。

  我亦非常高興稍後有機會為今年的「卓越實踐在社福」獎勵計劃頒獎,透過嘉許服務優秀的機構和項目,肯定社福界的社會貢獻,與大家彼此激勵。

  事實上,今天是我於一星期內第三次支持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的活動,其中兩次是在這個禮堂。相信我每年來到社聯大禮堂的次數,僅次於立法會會議廳。這說明了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與社聯關係之緊密,亦說明了社聯凝聚社福界力量,促進民、商、官、學跨界合作的重要橋樑角色。

  近年,社聯與政府的合作模式更進一步深化,踏入了一個新的里程。其中,勞福局、社會福利署(社署)、社聯和業界自二○一二年起舉行每年一度的「福利議題及優次會議」,已成為政府與社福界夥伴合作,集思廣益,推動福利政策發展的一個策略性平台。

  本屆政府一直有就社聯提交的具體建議在《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內盡可能作出正面回應,例如我們決定制定貧窮線、實施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優化整筆撥款津助制度、籌劃安老服務計劃方案,以及加強幼兒照顧服務等,足證政府對社聯以至整個社福界的意見高度重視。

  此外,勞福局與社聯,以至社福界的深度協作,更在幾方面取得突破。

  在福利基建的提升和服務供應的增加上,勞福局於二○一三年推出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是政府與社福界共同創造互利共贏的最佳例證。我在此衷心感謝社聯和逾四十個社福機構的鼎力支持,申請機構更提出超過六十個項目。而為突顯承擔,並確保有足夠資源推行計劃,政府已於去年向獎券基金注資公帑100億元。

  特別計劃鼓勵持有土地的非政府機構透過擴建或重建,提供多元化服務和增加服務供應,以嶄新思維開創多贏的局面:參與機構可藉此達到資源優化,地盡其用;政府亦透過靈活運用獎券基金,並協助相關機構「跑衙門」,與業界共同創造更多福利服務名額,以滿足殷切需求。根據估算,特別計劃可望於中、長期大幅增加安老和康復服務供應──當中約7 000個為住宿安老服務名額,約2 000個為日間安老服務名額;約2 000個為住宿康復服務名額,約6 000個為日間康復服務名額。硬件上的提升及服務名額的增加,當然意味蚢麉e線同工、專業人員、督導,以至管理人才的需求將隨之大增。可以說,福利服務大有可能出現前所未見的龐大機遇。

  在服務規劃方面,「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工作的展開,是社福界與政府深度協作的另一突破點。

  社聯曾於二○一三年八月去信行政長官,要求當局啟動「安老服務程序規劃」,以作出長遠及全面的部署。及後,行政長官於二○一四年《施政報告》宣布委託安老事務委員會(安委會)籌劃「安老服務計劃方案」,在兩年內為長者安老服務作出規劃。就此,安委會已成立一個專責工作小組作跟進並聘請香港大學的顧問團隊提供協助。安委會已分別於去年年底和今年年中舉行兩個階段(分別為「訂定範疇階段」及「制訂建議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以分別就計劃方案的涵蓋範圍及處理各項主要安老服務課題的可考慮方向收集持份者的意見。顧問團隊現正就第二階段公眾參與活動所收集到的意見,以及相關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以就各項主要安老服務課題提出建議供安委會作進一步討論和考慮,從而擬訂計劃方案的初步建議,為下一階段(即「建立共識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奠下基礎。預計下一階段活動將於明年第一季展開。

  本屆政府致力改善民生和推動福利服務的發展。我們的決心和承擔,既體現於公共資源的投入,亦見諸施政重點的訂立。

  因應高齡社會的來臨,勞動力的萎縮,家庭結構的改變,加上政府建構關愛共融社會的施政目標的推動下,過去幾年,我們投放於改善民生和社會福利的資源,有增無減。與此同時,正如我多次強調,安老、扶貧、助弱、培幼提升為本屆政府的施政重點之一。

  政府於二○一五至一六年度的經常開支中,接近六成用於三個主要的民生政策組別──即教育、社會福利和醫療壎矷C本財年度用於社會福利的經常開支高達597億元,佔整體政府經常開支18.4%,僅次於教育所佔的22%,較上年度的545億元,增加9.5%;而醫療壎肏h佔整體經常開支的16.8%。

  在發展福利服務的方針上,多年來,政府也透過與社福界建立夥伴關係,共同為有需要人士和弱勢社群的福祉打拼。勞福局一直非常重視與社福界的協作關係,過去如是,將來更甚。

  事實上,社署去年用於資助非政府機構服務協議單位的預算資助額便超過119.5億元;並同時預留了超過16.5億元,向私營機構和非政府機構,購買包括合約安老院舍、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等福利服務。可見社福機構作為香港福利服務的提供者,其重要角色和所佔份額是不可或缺。

  另外,社署將於今年第四季透過獎券基金推行「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試驗計劃」,便是政、社、醫、學攜手,共同解決老、大、難問題的好例子。計劃突破既有思維的框框,希望及早為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全面的介入及訓練服務。

  為了讓就讀於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盡早受惠,政府會動用獎券基金四億二千二百萬元推行到校康復服務試驗計劃。為期兩年的試驗計劃探索新的服務模式,提供約2 900個名額。除了為就讀於普通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有特殊需要兒童提供到校康復服務外,亦為參與的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教師/幼兒工作員提供專業諮詢及協助;並為家長提供支援,提高他們對有特殊需要子女的接納及了解,以促進有特殊需要兒童的整體發展。視乎個別非政府機構準備的進度,我們預期試驗計劃下的項目快將陸續開展。

  這個跨部門、跨專業的外展到校的新服務模式有多個優點。第一,可及早識別和及早介入,讓有特殊需要兒童得到適時康復訓練,以免錯過他們接受訓練的黃金期。此外,計劃能在服務營運者和幼稚園或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之間建立溝通平台,在學校環境中增加治療師/社工和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的老師/幼兒工作員的溝通,以了解兒童的需要及給予他們適當的訓練。試驗計劃亦可支援家長,加強他們的照顧能力,並讓家長可在家居環境協助子女鞏固訓練所得。

  展望未來,我深信政府和社福界可以在原有的合作基礎上,深化和擴闊彼此的良性互動,以提供更到位、更適切的福利服務。

  最後,我祝願社聯能夠繼往開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與特區政府一起努力,讓關愛文化在香港植根。多謝大家。



2015年11月12日(星期四)
香港時間17時3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