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就《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公共小巴數目法定上限的開場發言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今日(十一月六日)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就《公共交通策略研究》──公共小巴數目法定上限的開場發言全文:

主席:

  目前特區政府的交通政策以公共交通為本,而公共交通則是以鐵路為骨幹,並為此作了重大的投資。進行《公共交通策略研究》的目的,是要確保重鐵以外各種公共交通服務在鐵路網絡擴大的同時,仍然能維持健康的長遠發展、優勢互補、市民能夠享有多元選擇。

  《公共交通策略研究》中,《專題研究》主要探討社會上較為關注的課題,亦同時進行《角色定位檢視》研究,以檢視和確定各公共交通服務的角色定位,尋求服務的改善與提升。

  整項《公共交通策略研究》預計可於二○一七年年中完成。但政府注意到社會上近期對的士及公共小巴服務較為關注,因此決定優先處理這兩種服務,爭取明年第三季前完成政策檢討。屆時,我們會因應檢討結果推進施行所須的法例修訂工作。修例工作完成後,當然新政策便可落實。

  今天向委員會分別提交了關於公共小巴及的士的文件,就是體現優先檢討的處理方法。我們目前尚未提出執行方案,但已有初步政策傾向或方向,希望及早聽取議員及社會意見,以確保日後制訂的執行方案能集思廣益。

  現在我按議程先後次序先講關於公共小巴的文件。

  在現行的公共交通政策下,公共小巴的角色是提供輔助接駁服務,以及為乘客較少或不宜使用高載客量交通工具的地區提供服務。考慮到此定位,政府自一九七六年以來一直對公共小巴的數目透過《公共小巴(數目限定)公告》(《公告》)設有4 350輛的上限。

  《公告》有效期每隔一段時間便會延續。立法會對上一次在二○一一年同意延期五年至明年六月。經過細心檢視,我們建議維持4 350輛公共小巴車輛上限不變,限制期同樣維持五年,至二○二一年六月。

  我們的主要考慮如下:

(一)在公共小巴的角色方面,繼港鐵西港島線較早時全面通車後,未來數年還會有幾條新鐵路線陸續投入服務。公共小巴的網絡及服務亦在調整當中,他們在未來需要面對更多競爭,亦要繼續發揮有效的接駁功能;

(二)在營運狀況方面,公共小巴整體每日平均載客約180萬人次,過去五年佔公共交通服務市場的比率大致平穩,維持約15%。然而,由於經營成本基本上隨通脹上升,加上近年聘請司機不易,同時要面對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競爭,因此公共小巴的經營環境看來比較艱難,近六成的路線組合更出現收支難以平衡的情況;

(三)在業界意見方面,運輸署在本年六月諮詢業界,絕大部分意見支持維持現時車輛數目上限不變;運輸署接觸的專營巴士、非專營巴士及的士營辦商亦持相同意見。

  與此同時,我們在文件第十一段提到,政府留意到在繁忙時段,公共小巴服務的需求會增加,而在第八段亦指出部分專線小巴路線的載客率達八成,亦有乘客在總站因第一班車滿座而未能上車。我們認為在目前聘請司機不易的情況下,增加小巴車輛數目並非良策,這亦可能令路面塞車情況惡化;不過,看來可作研究的較可取方案應是增加公共小巴座位數目,但其利弊以及其他政策考慮需作深入探討,並要確保任何建議皆以滿足需求為導向。

  若經研究後確定建議可取,下一步便要研究執行細節,當中包括增加座位的數目、是否所有公共小巴一律增加座位,以及專線小巴和紅巴的安排須否一致等。增加座位必須修例施行,故有關執行細節的籌備工作亦須包含制訂修例建議。

  雖然整項《公共交通策略研究》預計於二○一七年年中完成,但正如我開始提及,公共小巴是我們優先檢討的事項之一,爭取於二○一六年第三季完成。當有具體構思,我們會再聽取各持份者的意見。多謝主席。



2015年11月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2時0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