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出席「2015央視財經論壇•香港」致辭全文(只有中文)(附圖/短片)
******************************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今日(十一月四日)上午出席「2015央視財經論壇•香港」的致辭全文:

姜(在忠)社長、陳(紅兵)先生、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

  過去兩年,我有幸出席由中央電視台和《大公報》聯合主辦的財經論壇,今天我非常榮幸能夠再次參與論壇,跟大家分享我對國家推進金融改革的看法,並向大家介紹香港可以如何在國家的改革過程中作出一點貢獻。

  國家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經濟在這個期間高速發展,市場開放和市場透明度不斷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改善,成就有目共睹。今天內地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經濟體,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有三成之多,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今年亦是人民幣匯率改革十周年。中國人民銀行十年前將人民幣由美元掛u的固定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浮動匯率機制。今天,隨荌禤a經濟發展,人民幣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反映在全球不同的經濟體以人民幣作貿易結算的企業,與日俱增。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上的角色,越見重要。

  內地和香港兩地在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一直相輔相成,保持互惠互利的共贏格局。在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廠家積極把生產線北移至珠三角一帶,將生產技術、資金和管理人才引入內地,推動內地製造業和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這個時期的投資既能夠協助釋放內地農村龐大的勞動力,亦大量提升國家的外匯收入和民眾的生活水平。

  與此同時,香港亦把握內地製造業起飛的契機,成功轉型成為內地連接世界市場的重要橋樑,逐步建立起香港今天國際商貿、物流、航運、金融和專業服務中心的地位。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透明和完善的金融市場。香港資訊和資金自由流動,匯聚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加上公平的市場、廉潔法治的社會和廣闊的國際網絡,我們具有獨特和卓越的優勢。由過去到現在,香港憑茬o些優勢,一直是把外資「引進來」和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的最佳門戶。

  根據聯合國發表的《二○一五年世界投資報告》,香港去年外來直接投資金額,以及向外直接投資金額均位列全球第二位。數據反映香港作為直接投資管道的角色,外來投資者以香港作為基地,善用香港完善的金融基建和優秀的專業人才,將資金再引進入內地和亞洲其他的市場。

  事實上,多年來大量外資企業透過在香港的地區總部和辦事處,投資內地業務。據國家商務部統計,截至今年九月底,內地累計實際使用港資金額達八千多億美元,佔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一半。港資幾乎是內地每一個省市最大的外資來源。

  內地也有不少企業在香港上市進行集資,截至今年九月,有超過九百家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累計集資接近五萬億港元。四大國有銀行在二○○五年至二○一○年期間在香港上市。香港金融市場的監管和規範,亦有助這些企業完善他們的管治架構,提升管治水平,令他們更容易跟全球市場接軌。

  今天內地的經濟發展已經相當成熟。不過面對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國家經濟增長確實面對不少挑戰和下行壓力。

  為了實現國家經濟「雙中高」發展,中央繼續積極實行結構轉型,深化改革,為經濟發展訂下藍圖。

  上周舉行的「五中全會」通過了「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根據相關新聞公布,「十三五」規劃提出五個發展理念,即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當中又以「創新」為重點,強調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域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事實上,國家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面對勞動成本上漲和周邊新興市場發展,製造業的競爭力自然會有所下降。因此我十分認同國家要改變原有的增長模式,推進產業升級轉型,提高生產力,朝高增值、高端技術發展,提高國家在全球產業鏈上的位置。

  「十三五」規劃亦特別點出期望「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的合作發展,令香港可以繼續在國家發展中作出貢獻。

  在內地的經濟改革綱領之中,深化金融改革和推進資本市場開放,一直是最重要的範疇之一,是重中之重。香港在國家推進金融改革方面,可以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優質「試驗田」和「防火牆」,協助內地資本市場逐步開放,跟國際接軌。

  作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的自由市場和成熟的監管制度,為國家提供了一個可以控制風險的測試平台,讓我們透過不斷深化內地和香港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機制,逐步推出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投資工具,豐富人民幣的境外用途,推動人民幣跨境的使用,讓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投資和儲備的首選貨幣。

  去年十一月正式啟動的滬港通和今年七月實施的內地及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為國際投資者提供獨有的雙向平台,就是明顯的例子,說明香港可以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中作出重要的貢獻。

  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在貿易結算、支付以及人民幣貸款等業務方面,繼續保持良好的勢頭。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在今年頭三季,累計交易額超過五萬二千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十六;香港人民幣即時支付系統的每天平均交易量,最近更突破了一萬億元人民幣。雖然在人民幣匯率波動影響下,近期本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總額有所下降,我認為對於長遠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不會構成重大的影響。

  從宏觀的角度看,香港的人民幣業務已經成立好完善的基礎設施和豐富的產品,加上我們優秀的金融人才、專業服務配套以及健全的司法和監管制度,我認為我們具備強大的潛力和優勢,發展成為亞洲的主要財資中心,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人民幣和其他貨幣的管理服務,包括投融資、結算交收等。

  除了金融改革,我認為香港也可以跟內地分享在推動自由市場運作方面的經驗,協助推動內地深化經濟改革。在過往數十年,香港從一個低價的生產地點成為一個轉口貿易港,更發展成為今天的國際金融中心,我們都是一直奉行自由市場的基本原則,讓市場盡量發揮潛在的力量。

  香港優良的營商環境,以及完善的市場監管制度,促進貨物、資金、人才在香港自由流通。這些獨特的優秀條件已經在國際上成為我們的金漆招牌,亦是香港多年來賴以成功的基石。

  事實上,中央政府成立上海、廣東等多個自貿區,正好反映內地經濟可以透過制度創新,在整體經濟架構中,加入自由市場的元素,來引發新一輪的增長浪潮,推動高質的量增長。

  具體而言,自貿區內的改革擴大了多個服務業領域對外開放的程度,有利引入更多的參與者,加強市場競爭元素。政府的管理職能由事前審批變成事中事後監管,並且精簡行政架構,務求改善營商環境。這些措施均有利外商到各個自貿區開拓高增值產業,刺激現有產業的創新和新興產業的成長。

  隨荌禤a「一帶一路」策略逐步落實,「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市場將為香港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我相信以人民幣進行的跨國貿易和投資活動一定會不斷增加。而「一帶一路」沿線的大型基建工程,包括鐵路、公路港口和能源等項目會陸續推行,對資金的需求將會大量增加。

  香港會把握「一帶一路」的機遇,利用多元化投融資平台的優勢,爭取成為「一帶一路」的理想融資中心,並且加速提升人民幣在國際貿易和金融市場的地位。

  各位朋友,國家和香港的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在國家深化改革和開放資本市場的過程中,香港市場自由開放的獨特優勢,使香港能夠為國家經濟發展作出重要的貢獻。

  我希望香港各界繼續同心合力,努力將我們的優勢轉化為動力,把握國家多方面發展提供的機遇,協助國家推動改革,使香港經濟能夠長期保持繁榮穩定。

  謝謝各位。



2015年11月4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3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