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八題:在中學教授中國歷史科及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十二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林大輝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問題:

  行政長官於二○一二年九月八日宣布,修改在中學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國教科)的政策。在新政策下,辦學團體可自行決定轄下中學的課程是否開設國教科,以及是否設立獨立的國教科。因應近日的最新政治局勢,有不少教育界人士指出,香港的年輕人對國家的認識和對國情的了解不足,因此要求重新推行國教科,以及將中國歷史科(中史科)列為中學課程的必修科。然而,教育局局長在上月二十九日回答本人的質詢時,沒有正面回應會否撤銷擱置推行國教科的決定,並指學生可透過中國語文科、通識科、地理科學習中國歷史。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會否重新考慮規定各中學的初中課程須開設獨立的中史科;若會,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會否將中史科列為初中及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若會,詳情分別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有否統計現時有多少間中學的初中課程設有必修的中史科;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四)有否統計現時有多少間中學的高中課程設有必修的中史科;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五)有否了解學生透過中國語文科、通識科、地理科學習中國歷史的成效;若有,詳情及成效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六)是否知悉由一九九七年至今,每年香港中學會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及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中史科考試的報名參加人數分別為何;

(七)是否知悉由一九九七年至今,每年每間本地大學錄取本地中學生為主修中史的本科生的人數,以及每年主修中史的本科生總數為何;

(八)鑑於教育局在二○○○年決定取消把中史科列為必修科目後,在公開考試應考中史科的學生人數整體有下降的趨勢,有否檢討當年的決定是否錯誤;若有檢討,詳情為何;若沒有檢討,原因為何;

(九)當局會否在本屆政府任期內撤銷擱置推行國教科的決定;若會,時間表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十)有否定期和全面檢討撤銷擱置推行國教科的決定是否可行;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十一)是否知悉目前全港正在推行國教科的小學及中學的數目及有關詳情(包括推行模式、課堂時數及師資);及

(十二)有否向推行國教科的小學及中學提供指導或支援,以及監督該學科的教學成效;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近日的政治局勢的出現,乃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參與者亦來自不同的年齡、階層和背景,不能簡單歸因為年輕人對國家的認識和對國情的了解不足。二○一二年十月初政府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後,我們知道學校在辦學團體及課程領導的指導下,仍一如既往,透過不同的程度和形式,參考過往的課程指引和支援教材,繼續推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我們會延續這政策。關於中國歷史教育的問題,我在十月二十九日的會議中,曾表明「中國歷史不是在認識國情上唯一的科目,中文、中國地理、通識等都有認識國情的部分,同學也透過其他學習模式學習,所以並不是只有一科」。教育局重視國情教育,但認為可以透過多種不同形式和方法來推動,不能單靠中國歷史一科提供;同樣,教育局重視中國歷史教育,且已於二○○一年列為初中必修,但認為應容許學校除了以獨立科順序研習每個皇朝的治亂興衰外,還應給予學校彈性,選擇最合適和有效的課程組織模式。

  就林大輝議員的問題的十二個部分,現答覆如下:

(一)建基於小學常識科內中國歷史的課程部分,現時接近九成的中學在初中均有開設獨立的中國歷史科。其餘的學校在優化中國歷史教育的前提下,因應該校整體課程編排、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和教師的專長等,採用皇朝順序以外的不同課程模式組織中國歷史的內容,例如以中國歷史為主軸,加入相關世界歷史課題的「連結兩科歷史課程模式」,或按不同主題來組織中國歷史內容的「綜合課程模式」。教育局並不贊同全港的中學只可以採用皇朝順序的獨立學科課程模式來教授中國歷史。

(二)、(三)及(四)初中方面,現時全港初中都有教授中國歷史,只是課程模式不同而已。課程發展議會早在二○○一年編訂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課程指引,已列明中國歷史及文化乃初中核心學習內容,所有學生在初中必須修讀中國歷史,而所有中學不論用甚麼模式教授中國歷史,亦必須平均每周提供約兩教節教授有關內容。

  本學年(二○一四/一五)(註一),在所有中學(註二)中有88.29%,亦即有392間中學在初中設有獨立的中史科(課程內容按皇朝順序編排,讓學生認識歷代治亂興衰的變化)。這包括:

(1)350間在整個初中階段(即中一至中三)設有獨立的中史科的中學(佔所有中學的78.83%);及

(2)42間在初中其中一或兩年設有獨立的中史科的中學(佔所有中學的9.46%),例如

*在中三設置獨立中史科而在中一中二將世界歷史與中史連結的學校;

*一些為加強教學效果在中一或中二其中一年設中史科但課節加倍以符合教育局課時要求的學校。

  在本學年,有52間中學以其他課程模式教授中國歷史,佔所有中學的11.71%。其中

(1)有18間(佔4.05%)在中一至中三皆開設歷史與文化科(連結中世史),以中史為主軸,並作中外對照;及

(2)有34間中學(佔7.66%)在中一至中三開設綜合人文科,按不同主題來組織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內容。

  至於高中方面,中國歷史科向來都是獨立的選修科,這在回歸前後、以至實施新高中課程後均沒有改變。根據二○一三/一四學年的資料,約有90%的學校在高中課程開設中國歷史科,即大部分香港中學均有開設高中中國歷史科。

(五)現時,學生主要透過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地理、通識教育、生活與社會以至藝術、體育等科目,亦透過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全方位學習活動等學習與中國歷史、文化、國情相關的知識。例如:透過中國語文科培養對中華文化的認識;透過地理科認識和了解中國在農業、製造業、城市發展等方面的發展,以及所面對的問題;透過高中通識科學習與「現代中國」相關的不同議題。有關中小學課程中的歷史、文化及國情元素、教育局製作的教學資源和提供的教師培訓數字,請參閱附件一。

  關於成效方面,相關的研究不多。在二○○九年,香港參與了由國際教育成就評價協會進行的「國際公民教育研究」,在38個國家/地區中,香港十五歲的學生在公民教育與素養的知識表現排名第五。在國民身分認同上,香港學生普遍認同自己擁有多重的身分(中國人、來自香港的中國人、香港人、世界公民),反映香港同時作為國家的一部分以及國際大都會的特色。調查顯示香港學生對國家和香港感到自豪,對象徵國家和香港的物件,如長城、國旗、區旗等均表現出很高程度的認同。根據教育局於二○一一年委託香港中文大學對小六學生進行的「學校課程改革研究」,超過九成的小六學生同意,「自己認同國民身分,關心香港及國家」。

(六)及(八)如前所言,現時全港初中都有系統地教授中國歷史,只是課程模式不同而已。事實上,回歸前中國歷史科在初中只是「文法中學」和「工業中學」人文及社會科目中的選修科,而「職業先修學校」不設中史(有關文獻,可參閱附件二)。回歸後,教育局重視中國歷史教育,課程發展議會亦在課程文件《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2001)中列明:「在不同類型中學就讀的初中生,均須學習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

  至於應考中史科學生人數下降的情況,既由於近年來學生整體人口持續下跌,同時亦因為在新高中學制下,學生一般只會修讀兩至三個選修科目。因此,各高中選修科目的學生修讀人數較前減少,這亦包括了中國歷史科。本人在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立法會會議上書面答覆葉劉淑儀議員提問時已指出,為了提升學生對中史科的興趣,以鼓勵更多學生於高中階段選修中史科,一方面課程發展議會已於今年五月成立專責委員會,檢視初中的中國歷史及歷史科的課程;同時,教育局亦正與不同的持分者協作籌辦更多活化中史課堂教學策略的教師培訓課程,及提供更多改善中史學與教的教學資源,以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及興趣,從而鼓勵更多學生於高中階段選修中史科。

  以下為由一九九七年至今,每年在香港中學會考、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及香港中學文憑試報考中史科的人數(數字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提供):

年份     香港中學    香港高級   香港中學
       會考      程度會考   文憑考試
----   -----   ----   ----
一九九七   37684   4153
一九九八   38500   4352
一九九九   40234   4540
二○○○   40254   4581
二○○一   35981   4745
二○○二   35337   4965
二○○三   33283   4880
二○○四   31416   5056
二○○五   30533   4765
二○○六   27865   4808
二○○七   27121   5071
二○○八   28045   5040
二○○九   29296   5026
二○一○   29915   5068
二○一一    1105   5242
        (註三)

二○一二           5058   8596
二○一三            177   8167
               (註四)   

二○一四                  7459

(七)本地不少大學的歷史系均有開設歷史學本科課程,當中內容包括本地史、中國史和世界史等不同研究領域,並無劃分專屬中國歷史的主修,所以本局無法提供主修中史的本科生人數資料。香港大學除在文學院設歷史系外,中文學院也設有中國歷史文化課程,可供三或四年制文學士修讀,但中文學院亦無錄取純粹主修中史的人數資料。

(九)及(十)政府雖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但事實上,該科中的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元素並非全新事物。自二○○一年推行課程改革至今,德育及公民教育(包括國民教育),一直是學校課程的四個關鍵項目之一。全港中、小學亦根據二○○八年公布的《新修訂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架構》,透過不同學習領域/學科(包括:中國語文、體育、常識、生活與社會、通識教育、中國歷史、歷史等),並因應學校和課程發展的需要,以多元化的校本方式,系統地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以達致整體的課程目標。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在學校課程的重要性,從沒有因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在二○一二年擱置而有任何改變。

  德育、國民和公民教育是學校教育中重要的一環,並應包括對國家的認識、國民身分的認同,以及對社會多元包容的核心價值的認知。因此,學生接受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是理所當然的。教育局鼓勵辦學團體和學校一如以往,根據其辦學宗旨、理念、課程發展的需要,為價值教育(包括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設計相應的學習經歷/活動(例如:周會、成長課、班主任課、專題研習、服務學習、參觀等),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總括而言,學校已有相關課程框架以校本形式推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因此在專業自決的原則下,我們認為無須就「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作出檢討。

(十一)在校本管理的政策與法規下,教育局尊重學校的專業判斷,通過「校本」及「生本」模式,並依據其辦學理念、教育目標、學校條件及學生需要,作出專業判斷,採納認為合適的教學指引和相關教材,為學生提供有成效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良好的品德及國民素質。教育局局長於二○一二年四月三十日接納課程發展議會建議修訂小學及中學《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考慮到公眾的意見,當局於二○一二年十月初擱置《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亦同時取消開展期。學校和辦學團體可自行決定是否及如何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由於辦學團體和學校擁有自行決定權,政府並沒有、亦不會蒐集數據,以具體地統計決定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的辦學團體和學校的數目,以及相關資料如推行模式、課堂時數、師資情況。

  事實上,個別學校及辦學團體,已按校本情況作獨立及專業的判斷,決定價值教育(包括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推行工作的步伐和方式。根據教育局關於課程實施調查研究(2011年)(註五),受訪學校透過不同模式推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約41%學校在初中設有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約31%學校在高中設有相關課堂;約82%學校在初中設有宗教課/生命教育課/成長課/生活與社會課,63%學校在高中設有相關課堂。此外,高中的其他學習經歷包含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等,足見學界對培養學生價值觀和態度的重視。此外,於二○一四年公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指引─聚焦•深化•持續(小一至小六)》,持續深化了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在中、小學不同學習領域及學科的推行,並配合小學課程發展及銜接中學課程,強調「認識自己的國民身分,並懂得關心社會、國家和世界,成為負責任的公民。」。

(十二)一直以來,學校都是以「校本」及「生本」模式,依據其辦學理念、教育目標、學校條件及學生需要,作出專業判斷,採納認為合適的教學指引和相關教材,為學生提供有成效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良好的品德及國民素質。

  教育局會透過多元化渠道,例如研討會、焦點小組訪談、以了解學校在不同範疇的發展情況及學習成效。本局會一如以往,與辦學團體及學校保持緊密溝通,積極聽取意見及建議,並尊重辦學團體與學校對是否及如何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專業決定。教育局會一如以往,尊重學校專業自決的原則,按實際需要提供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及校本專業支援。

註一:所有學校須於每年十月底前向教育局提交該學年各級所開設科目的資料,因此,教育局今次提交的為二○一四/一五學年的最新數據,與上月二十九日回答葉劉淑儀議員的數據略有不同,惟多年來的數字變化不大。

註二:在二○一四/一五學年,我們計算提供主流課程的學校共444間(包括直資學校,但不包括特殊學校、私立獨立學校、私立獨立學校(非本地課程)、私立學校、國際學校、高中書院)。

註三:二○一一年為最後一屆香港中學會考,只供自修生報名。

註四:二○一三年為最後一屆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只供自修生報名。

註五:根據教育局「高中課程實施調查研究(2011)」中有關培養學生品行的數據。



2014年11月12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8時45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