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十三題:在中學教授中國歷史
****************

  以下為今日(十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葉劉淑儀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書面答覆:

問題:

  教育局官員在本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二○一三年五月三十日的會議上表示,約85%的中學的初中班級設有獨立及必修的中國歷史科(中史科)。此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的首次報考日校考生當中,報考中史科的人數及百分比自二○一二年持續下降。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現時有多少間中學在整個初中階段(即中一至中三)設有獨立的中史科,以及該數字佔中學總數的百分比為何;

(二)有否規定各中學在初中班級教授中史科每周的時間及節數;若有規定,詳情為何;及

(三)鑑於文憑試的首次報考日校考生當中,報考中史科的人數及百分比自二○一二年以來持續下跌,當局會否考慮規定各中學在初中班級開設獨立的中史科,以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及興趣,從而鼓勵更多學生於高中階段選修中史科?

答覆:

主席:

(一)教育局十分重視中國歷史教育。課程發展議會早在二○○一年編訂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課程指引,已列明中國歷史及文化是中小學基礎教育的必須學習內容。現時全港初中都有教授中國歷史,只是課程模式不同而已。本局在教育事務委員會二○一三年五月三十日的會議上表示,約85%(在二○一三/一四學年(註一),此數字為87.63%)的中學的初中班級設有獨立成科的中國歷史科(中史科),到了二○一三/一四學年,在所有中學(註二)中有87.63%,亦即有390間中學在初中設有獨立的中史科。這包括︰

(1)350間在整個初中階段(即中一至中三)設有獨立的中史科的中學(佔所有中學的78.65%),及

(2)40間在初中其中一或兩年設有獨立的中史科的中學(佔所有中學的8.98%),例如

*在中三設置獨立中史科而在中一中二將世界歷史與中史連結的學校,及

*一些為加強教學效果在中一或中二其中一年設中史科但課節加倍以符合教育局課時要求的學校。

  在二○一三/一四學年,有55間中學以其他課程模式教授中國歷史,佔所有中學的12.36%。其中

(1)有22間(佔4.94%)在中一至中三皆開設歷史與文化科(連結中世史),以中史為主軸,並作中外對照;

(2)另有33間中學(佔7.41%)在中一至中三開設綜合人文科,按不同主題來組織中國歷史與文化的內容。

(二)現時局方要求中學於初中階段,每周所必須用於教授中史的課時及課節不可少於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總課時的四分之一,即平均計約每周兩課節。

(三)中國歷史將繼續成為初中及高中的獨立科目,這政策不會改變。本局自二○○二年課程改革開始,已要求所有學生在初中必須修讀中國歷史,並在課程文件中列出必須學習內容,確保所有學生在不同學校修讀都能獲得應有的學習機會。一些中學因應學校整體課程編排、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和教師的專長等,嘗試以不同的課程模式組織中國歷史的內容,例如在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中亦結合或參考相關世界歷史的課題,以擴闊學生的視角及增加學習興趣。不同的課程模式各有所長,學校亦有靈活的選擇。

  與此同時,小學常識科自二○○二年課程改革開始,已分別在初小和高小兩個學習階段有系統地編排中國歷史的學習內容,幫助學生逐漸認識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小學常識科課程有六個學習範疇,當中的「國民身份認同與中華文化」學習範疇,內容包括歷史人物、朝代與故事等,旨在培育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興趣,建立初步的根基,使初中的學習能更鞏固。

  在新高中學制下,由於學生一般只會修讀二至三個選修科目,加上學生整體人口持續下跌,所以各選修科目的學生修讀人數較前減少,這亦包括了中國歷史科。為提升學生對中史科的興趣,以鼓勵更多學生於高中階段選修中史科,一方面課程發展議會已於今年五月成立專責委員會,檢視初中的中國歷史及歷史科的課程,委員包括大學學者、相關科目的在職教師和專業人士,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和教育局人員。該委員會期望能於明年中提出短、中、長期的改革方案,並作公開諮詢。同時,教育局正與不同的持分者協作籌辦更多活化中史科課堂教學策略的教師培訓課程,及提供更多改善中史科學與教的教學資源,以增加學生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及興趣,從而鼓勵更多學生於高中階段選修中史科。

註一:所有學校須於每年十月底前向教育局提交該學年各級所開設科目的資料,因此,教育局掌握的最新數據為二○一三/一四學年,惟多年來的數字變化不大。

註二:在二○一三/一四學年,我們計算提供主流課程的學校共445間,包括直資學校,但不包括特殊學校、私立獨立學校、私立獨立學校(非本地課程)、私立學校、國際學校、高中書院。



2014年10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5時2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