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四題:精神科服務
************

  以下是今日(十一月二十日)在立法會會議上蔣麗芸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壎竻膚蔽灠炙瓣慦漁悜接祁苤G

問題:

  根據世界壎芠梒揭b二○○一年發表的報告,全球約四分一人口在一生中的某個階段曾出現精神或行為問題,而預計到二○二○年,抑鬱症將會成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近年報章經常報道情緒出現問題的人士自殺身亡或傷害家人的個案,港人受到情緒困擾的情況越見嚴重。又有統計顯示,大約每五個香港人就有一個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情緒困擾,香港社會對協助解決情緒困擾的專業人員的需求有上升的趨勢。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現時公立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的候診人數(包括新症及舊症),以及輪候時間為何,並按區議會分區列出分項數字;如不能提供該等資料,原因為何;

(二)是否知悉,現時在香港執業的輔導員、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生的人數;如未能提供該等資料,原因為何;

(三)是否知悉,現時各專上院校舉辦的輔導學及心理學的課程(包括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的學額、修讀年期等資料,以及畢業生從事相關專業的統計數字;如未能提供該等資料,原因為何;

(四)在香港註冊成為輔導員、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生的途徑及方法為何;如未能提供該等資料,原因為何;

(五)是否知悉,現時有為輔導員、心理學家及精神科醫生提供培訓,但未被政府認可的機構的名稱,以及該等機構未被認可的原因為何;如未能提供該等資料,原因為何;

(六)當局會否考慮增加撥款,以發展輔導學及心理學的課程(包括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如否,原因為何;

(七)當局會否考慮資助家庭醫生修讀精神科的文憑課程,以便他們獲取足夠的資格及專業知識治療輕度情緒困擾的病人,以減少該等病人到公立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輪候接受治療的個案;如否,原因為何;及

(八)當局會否考慮在未來投放更多資源,加強為市民提供的情緒困擾支援服務;如否,原因為何?

答覆:

主席:

(一)、(七)及(八)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轄下的醫院和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在二○一二至一三年為超過195 000名有精神健康問題人士提供了治療和支援服務,當中約30 000名為新症人士。截至二○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醫管局精神科合共有334名醫生(包括精神科專科醫生)、2 073名護士、54名臨床心理學家、189名職業治療師和243名醫務社工,提供各項住院、門診和外展精神科服務。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會按個案的嚴重和緊急程度,把接收的新症分為第一優先類別、第二優先類別和例行個案三類。醫管局致力把專科門診診所第一及第二優先類別新症的預約輪候時間中位數,分別維持在少於兩星期及八星期,以確保較緊急和嚴重的個案得到即時跟進,這項服務承諾已經達到。而二○一二至一三年度整體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首次預約輪候時間中位數為七星期。現時醫管局服務統計主要以七個服務聯網劃分,並沒有按區議會選區作分類。

  為加強對輕微精神病患者的支援,醫管局在二○一○年開始推行綜合精神健康計劃,並在二○一一至一二年度,推展服務至所有聯網,在基層醫療層面為這些病人提供適切支援。在綜合精神健康計劃下,醫管局在轄下所有七個聯網的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由家庭醫學專科醫生和普通科醫生帶領,以跨專業團隊協作模式,在基層醫療層面為輕微精神病患者提供診斷和治療。

  此外,為加強對患有一般精神病(例如情緒困擾、焦慮症及抑鬱症等)病患者的支援,醫管局二○一○年開始在所有七個聯網的精神科專科門診診所設立一般精神病診所,以加強對患有一般精神病人士的評估和診治服務。

  為進一步推廣精神健康,食物及壎竻膜w於今年五月成立精神健康檢討委員會,專責檢討現時的精神健康政策,以期制定本港精神健康服務發展的未來路向。食物及壎竻蔗M醫管局會繼續聽取各方意見,並與相關的部門緊密合作,因應社會的需要繼續改善和加強精神科服務。

(二)及(四)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根據《香港醫學專科學院條例》(第419章)成立,負責組織、監察及評核所有醫學專科訓練,並頒授有關資格。學院下設15個分科學院,當中包括精神科。要申請成為學院院士的醫生,須參加由學院舉辦的考試,並取得合格的成績。

  要成為精神科專科醫生,申請人需要根據《醫生註冊條例》(第161章)先註冊成為普通科醫生,然後再向香港醫務委員會(醫委會)作出專科資格申請。如醫委會信納申請人已獲頒授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名銜,或獲醫學專科學院證明他已達到相當於醫學專科學院為頒授其院士名銜而承認的專業標準,並符合法例的有關要求,申請人便能註冊成為專科醫生。截至二○一三年三月三十一日,醫委會的專科醫生名冊中共有280位精神科專科醫生。

  由於輔導員及心理學家沒有法定的註冊制度,因此我們沒有其註冊執業的有關資料。

(三)有關心理學及輔導學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及自資學士學位和研究院修課課程,在過去三年(即二○一○/一一至二○一二/一三學年)的取錄人數及總學生人數的數字載於附件一。其中教資會資助課程的二○一○至二○一二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的相關數字載於附件二。教育局沒有相關自資課程的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資料。

(五)在香港,所有本地專上課程,包括有關輔導學及心理學的課程,必須先經由相關的質素保證機制評審,才可開辦。就具備自行評審資格的院校而言,它們開辦的教資會資助及自資課程必須通過由有關院校訂定的校內質素保證程序。其他院校課程的學術評審則由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負責。然而,應當注意的是,不論自行評審的課程或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評審的課程,通過這些評審並不等同獲得專業認可。

(六)教資會資助院校一般每三年進行學術規劃。一般來說,教資會資助界別高度自主,可按社會需要和院校本身的發展策略,開辦不同學科的課程,是否擴展或調整個別學科是院校與各學系、部門或學院之間商議後提出。然而,對於少數學科(例如醫學、護理、輔助醫療專業、師資培訓等),由於其畢業生的主要僱主為公營機構,而主要培訓機構為教資會資助界別,政府會訂定特定的人力需求指標。

  教資會資助院校提供的心理學學士學位課程並不屬於特定人力需求指標的學科,教資會資助界別可自行訂定有關學科的學額數目。至於教資會資助臨床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院修課課程則屬特定人力需求指標的學科。就此而言,臨床心理學研究院修課課程的學額已由二○○九至一二年三年期每年12、31、12個,增至二○一二至一五年三年期每年38、19、38個。至於教育心理學研究院修課課程的學額,二○○九至一二年及二○一二至一五年三年期均維持在隔年交替15個和25個。展望未來,政府會繼續評估留意有關需求,以釐定二○一二至一五年三年期之後的相關學額數目。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7時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