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局長會見傳媒答問全文(只有中文)
*******************

  以下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三月二十三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就節能、光污染及海上生態與傳媒的答問全文:

記者:你認為今次這項活動可以為香港節省多少能源……?

環境局局長:今次這項活動可以節省多少電,他們(主辦機構)會與兩電整合數據,公布實際上節省了多少電。大家要明白香港主要用電除了燈之外,主要是冷氣方面,所以熄燈一小時可以省電多少,相對是有一定限度。但熄燈一小時活動更重要是讓我們了解,我們一些集體行動是很重要,亦知道低碳生活、一個節能城市的重要性,如果全球一起做是相當可以有未來。剛才有人提到現時全球整體是用一點五個地球的生態足印,是超支的狀況,所以大家一齊合作,各方面由冷氣、燈,以至生活各方面實踐低碳生活,才可達致可持續的未來。

記者:局長你這樣說,雖然有這些活動,但香港的用電量都沒有特別降低,政府在這方面有甚麼可以做?

環境局局長:剛才提到一點五個地球是全球的生態足印,香港近年的整體用電量,雖然在經濟及人口上都有增幅,但整體用電量相當平穩,即是說過去大家一齊做的節能運動、行動是有成效。不過用電總量持續平穩時,不等如做到環保的地步,要有下調的空間,更省電才可達到更可持續的未來,所以政府在各方面都會有加大力度的工作,譬如立例或(推出)一些約章,透過運動各方面都可以做到減碳的效果。

記者:談到光污染,太空館日前被港大指是尖沙咀其中一個光污染最嚴重的建築物,政府會否檢視是否有些問題?

環境局局長:港大的研究是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的其中一個研究、科研項目,目的是收集香港本土光污染的數據,讓我們參考如何能作出規範,甚至立法的基礎。剛才你說的,其實不是太空館,而是太空館的位置安裝了一個感應器,看看周邊戶外燈光的狀況,基本上是香港密集的市中心,例如尖沙咀或推算其他如銅鑼灣、中環等地方,光污染的程度都相當高,所以如何基於這些數據我們再作出規範,是有一個基礎。我相信有兩方面的考慮,專責委員會(戶外燈光專責小組)其中一些考慮是香港過去東方之珠的形象是以光亮為本,但同時我們要關顧使用的能源是否用得其所,更重要的是會否對其他的生活環境造成滋擾,對人或生態有影響,這方面我們取得數據後,希望大約今年年中專責委員會有一個報告,可以與社會討論如何加強規範。

記者:對於政府的填海諮詢……影響中華白海豚,環境局會否做甚麼去評估,萬一計劃真的落實?

環境局局長:環境局以至整個政府,甚至整個社會對海上生態,尤其中華白海豚是高度關注,所以不單是環團或一些NGO(非政府機構)對這方面的理解,我們亦同樣關顧,但我們希望尋求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即是我們要關顧社會民生、經濟、房屋,以至環境保育如何取得平衡。今次諮詢為期幾個月,希望聽取不同的意見,如何在各方面、土地開拓方面有出路。



2013年3月23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22時2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