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二題:財政預算
***********

  以下為今日(二月二十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馮檢基議員的提問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政府最新公布的數字,本年度首九個月(截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財務狀況為400億港元的盈餘。據報,本年度的財政盈餘保守估計會超過250億元。該數目與財政司司長去年發表《財政預算案》時估計的34億元赤字大相徑庭。根據《基本法》第一百零七條:「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再者,香港的公共財政體制一直採用審慎理財的原則,政府把公共開支維持於生產總值的20%以下。此外,前任行政長官更在其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內明言,香港應該維持公共開支不超過本地生產總值的20%的「財政紀律」。然而,現任行政長官在競選時曾表示,堅守公共開支在一定界線內(即限制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20%),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根據當局最新的估計,2012-2013年度的公共收入和支出為何;該等估計收支的差額與34億元的預算赤字如何比較;如兩者有巨大差距,原因為何,當中有否刻意低估收入或涉及收支結構的因素;當局會否檢討為何多年來公共收入和支出的預算數字與實際數字均出現巨大差距;

(二)面對多年來財政預算與實際收支出現差距,當局有否評估過去有否出現因低估收入而未能有效運用多出的資源的情況,以及會否由於過去是根據被低估的收入來預算開支,因而錯誤地削減支出或拒絕新增應有的開支項目,以致未能提供足夠的資源應付市民的需要;有否研究上述以低估收入去制訂支出的安排,是否違反《基本法》所載「量入為出」的原則;若有,研究的結果為何;及

(三)現屆政府是否恪守上屆政府把公共開支維持於生產總值的20%左右,以及財政儲備不設上限的理財原則;若是,有否評估這做法是否有違行政長官在選舉時提出的上述倡議;若不是恪守該原則,政府現時的理財原則和政策為何;當局如何在財政政策的制訂和財政儲備的使用上,體現行政長官所提政府要適度有為以發展經濟的施政理念?

答覆:

主席:

(一)財政司司長會在動議二讀《2013年撥款條例草案》時,交代2012-13年度的修訂預算。

  由於政府的財政開支及收入龐大,涉及的項目眾多,預算工作難以絕對精確。預算與結果之間的差距,往往涉及許多因素,尤其外在因素。我們在制訂預算案時,會根據當時所能掌握的資料作出最佳的估算。

  政府收入當中,地價收入、利得稅、印花稅等,波動性較大,特別容易受經濟情況影響,往往不是政府所能預計的。

(二)我們一直按審慎理財、量入為出、應用則用的原則管理公共財政。

  相比2007-08年度的實際開支,2012-13年度預算的總開支及經常開支,將分別有近七成(68%)及三成(33%)的升幅,遠高於同期只得近兩成(21%)的經濟名義增長。2012-13年的工務工程開支預算超過600億元,比2007-08年度增加204%。

  政府近年的開支增長,絕不保守,充分反映政府對社會的長遠承擔。考慮到香港的長遠財政承擔能力,我們有必要嚴格控制我們的開支,尤其是經常開支的增長。政府會堅守量入為出、應用則用的原則。

(三)財政司司長將會在二月二十七日宣讀現屆政府的首份《財政預算案》,當中會闡述政府的理財原則和政策。



2013年2月2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1時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