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今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關注青年人面對的學業、就業、住屋置業和創業問題」議案「就業」及「創業」部分的總結發言:
代主席:
我再次感謝陳克勤議員的動議,以及八位議員的修正案,以及34位議員的發言,對推動青年人「就業」及「創業」方面,提供了很多很有用的意見。
促進青年人就業是一項任重道遠的社會工程,需要不同範疇的跨界別合作,更需要得到社會各界人士,尤其是僱主及非政府機構的支持。
培訓及就業支援
-------
政府一直都有清晰明確的政策目標,透過全面的培訓及就業支援,規劃多管齊下的策略,和制定適當措施,促進青年人就業。勞工處的「展翅青見計劃」和「青年就業起點」、僱員再培訓局(再培訓局)的各項再培訓課程包括「青年培育計劃」,以及職業訓練局(職訓局)的學徒訓練計劃和見習員訓練計劃,為青年人提供各種就業支援服務及廣泛的職業培訓機會,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
經過多年的規劃、協調和檢討,各計劃的模式及服務對象,以至所涵蓋的行業及培訓時間均具各自的針對性,充分善用各部門及機構的服務專長,以照顧不同背景、學歷及能力的青年人需要。
事實上,經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努力,近年青年人的就業情況已有所改善。
青年就業起點
------
有議員提議在全港增設更多青年就業資源中心。首先我多謝陳議員對中心服務的認同。現時這兩間中心均位於公共交通網絡非常完善及青年人喜歡聚集的地區(即旺角朗豪坊及葵芳)。在二○一一年,兩間中心已為超過74 000名青年人次提供服務。我們認為現時適宜繼續集中資源,有效地為青年人提供「一站式」且全面的支援服務。而我們會不時留意中心的服務使用人數,以確保能提供足夠服務滿足需求。
改善青年就業及培訓計劃
-----------
有議員提出我們應落實審計署署長《第59號報告書》內就青年就業服務提出的改善建議。整體而言,審計署署長提出的各項建議有助勞工處加強監管「展翅青見計劃」的培訓機構和「青年就業資源中心」的營運機構所提供的服務,以及改善有關的行政工作。我們接納審計署的意見,會積極研究最切實可行的方法,落實有關建議。
學徒訓練計劃
------
有議員提議擴大及整合多項類近學徒訓練的計劃。現時,職訓局所推行的各項學徒及見習員訓練計劃各有特色和針對性。「技術員學徒(見習員)訓練計劃」是法定的「學徒訓練計劃」下的項目之一。「學徒訓練計劃」所涵蓋的行業主要為工業技術性行業,為學員提供在職和較長期的系統化培訓。「現代學徒計劃」則是短期的、較具彈性的職前培訓,旨在重啟學員的學習意欲,協助學員認識及了解個別行業的職業技術需求。計劃所涵蓋的行業主要為服務行業,而技能水平則限於初級。因應服務行業近年發展迅速,並經過檢視上述的現行計劃後,職訓局在二○一一年年底以試點形式推出全新的服務行業「見習員訓練計劃」,以滿足業界及學員的最新需求,為服務行業設立具備合適訓練期、技能水平較高的系統化在職培訓和專業教育課程。由此可見,各項學徒和見習員訓練計劃回應了業界及青年人的不同需求,並達至相輔相成的效果。
有議員提出需要吸引更多僱主聘用工作經驗較淺的青年人。現時,為吸引更多僱主為青年人提供就業機會,「展翅青見計劃」向為每一名學員提供在職培訓職位的僱主,不論公營或私營機構大小企業,每月發放2,000元,為期6至12個月的在職培訓津貼。在二○一一/一二計劃年度,計劃收到僱主提供接近10 000個在職培訓職位空缺。由此可見,計劃確實已建立一個有效平台,促進政府、培訓機構及僱主等不同界別在推動青年人就業方面的衷誠合作。
協助青年人投身建造業、交通運輸業及航運業
--------------------
有議員提出要協助青年人投身需要新力軍的行業(如建造業、交通運輸業及航運業)。當局會持續檢視業內的人力狀況,制定措施培育人才。除了各培訓機構提供課程外,再培訓局亦作出配合,在二○一二/一三年度,提供58項相關的課程(包括24個建造業課程、22個交通運輸業,及12個航運業)。參加有關的全日制課程的學員會獲得就業跟進服務,以加入業內工作。
持續進修基金計劃
---------
在協助青年人進修方面,多位議員提出要提高「持續進修基金」(基金)對每位學員的資助額、延長申領資助期限、放寬分開申領資助的次數,以及加強課程監管。由基金於二○○二年成立至今,已發放的資助接近33億元,以每名申請人1萬元為上限。大部分基金課程的學費為1萬元或以下,因此1萬元的資助額一般足以支付學費,而經濟上有需要的合資格學員可考慮向學生資助辦事處申請免入息審查貸款。
事實上,政府在二○○七年檢討基金運作,已放寬了申領期限,由原來的兩年延長至四年;而可分開申領款項的次數亦已由兩次增加至四次。
資助低收入家庭的青年人修讀進修課程
-----------------
有議員建議很關心少數族裔人士,特別是南亞裔青年人,修讀課程。現時,再培訓局為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專設課,涵蓋多個行業範疇,並提供「就業啟航單元證書」課程,協助學員認識社區資源、本地就業市場、日常及職場常用的廣東話用語等。再培訓局的全日制課程是免費的。至於半日或晚間制課程方面,低薪學員可獲學費減免。
「培訓假期」
------
有議員提議推動僱主為僱員提供「培訓假期」,包括為僱主提供稅務優惠,而有議員則提議研究立法為僱員提供「培訓假期」。我想指出,現時企業為僱員提供培訓的開支已可獲得扣稅,而政府亦一直透過宣傳及教育,鼓勵企業提供配套措施,例如彈性上班或靈活假期的安排,方便僱員提升技能和知識,以加強在勞工市場的競爭力。據我了解,不少僱主有安排僱員在工作時間接受培訓,以提升僱員的技能及公司的競爭力。我們會繼續鼓勵僱主採取良好人事管理措施。
《最低工資條例》
--------
有議員提出修訂《最低工資條例》,以涵蓋至工作少於59天的大學實習生。我想提出,現時的豁免安排可以平衡保障僱員權益和工作經驗機會的需要,有關條文都是由立法會經深入討論和詳細審議後通過。香港實施最低工資的時間只有一年多,政府會監察最低工資的實施情況,目前並沒有修訂實習學員和工作經驗學員豁免安排的迫切和確切需要。
隱蔽青年人
-----
有議員提出主動接觸長期失業的青年人及隱閉青年。目前,社會福利署(社署)透過資助全港16支地區青少年外展社會工作隊及18支青少年深宵外展服務隊,提供適時支援予未能融入一般社會制度的青年人。
由於青年人使用互聯網的情況越來越普及,社署特別委託了三間非政府機構,由二○一一年八月起各推行為期三年的網上青少年外展試驗計劃,主動接觸特別是邊緣或隱蔽青年。經評估需要跟進服務的青年人,將會被轉介接受現有的主流社會服務。
活動工作員職位
-------
有議員亦提議常規化現時3 000個為青年人而設的活動工作員職位。我想指出,這些活動工作員職位的工作名額一直都是屬臨時及短期性質,並不是福利服務單位的核心職位,亦不是解決青年就業問題的長遠措施。事實上,有關計劃原定為期三年,於二○一二年三月期滿,其後政府已特別把屆滿期限延遲。社會福利署早於今年三月通知各機構有關撥款將延至二○一三年三月為止,所有機構亦已確認知悉有關安排。
青年人創業基金
-------
很多位議員都對青年人的創業機會表示關注。我想指出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剛於本年六月底推出試驗期為三年的小型貸款計劃,提供「小型創業貸款」、「自僱營商貸款」及「自我提升貸款」,主要貸款對象為創業人士、自僱人士,以及想接受培訓、提高技能或考取專業資格以達到自我提升的人士。年滿18歲的青年人如符合資格,均可申請。
創業培訓課程
------
至於創業培訓課程,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推出的小型貸款計劃會為有需要的創業人士和自僱人士提供創業營商培訓及導師跟進等支援服務。此外,勞工處的「青年就業起點」亦會定期舉辦與自僱創業有關的培訓,並提供免費的專業法律及會計諮詢服務,齊全的辦公室設備和服務,以協助有意創業的青年人。
電影發展基金
------
有議員提議於電影發展基金設立專項款額資助青年人導演。電影發展基金(基金)的目標之一,是培訓本地電影製作人員。自二○○七年七月基金的服務範疇擴大至為中低成本(即製作預算不超過1,500萬元)的電影製作提供融資以來,基金總共為26項電影製作提供融資,融資金額共約港幣7,441萬元。在這26部獲基金提供融資製作的電影當中,有15位導演和10位監製均為首次執導和監製商業電影。這些數字顯示基金除促進香港電影業的整體發展之外,更擔當培育電影人才的角色。政府當局會與業界保持緊密聯繫,務求令融資計劃能切合業界的實際需要。
文化及創意產業
-------
在協助有志從事創意、文化及藝術工作的青年人方面,政府一直有推展保育和活化項目,促進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活化工廈措施在二○一○年四月一日正式實施,目的是希望透過鼓勵重建原有的工業用地或整幢改裝現有工廈,更好地利用珍貴的土地資源,配合轉變的社會及經濟發展需要。此外,政府在去年十月已宣布撥款予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在合適的工廠大廈提供藝術空間,以優惠租金出租予藝術工作者使用。
針對部分創意業界在創業初期對工作室和支援服務的需求,政府和相關機構正推行培育計劃以支援新成立的公司。例如為推動設計業的發展,政府資助在創新中心營運的「設計創業培育計劃」,為新成立的小型設計公司提供支援。此外,數碼港推行「數碼港培育計劃」,支援本港新進的數碼娛樂及資訊科技公司。
在藝術發展方面,政府鼓勵社會機構發展支援藝術的文化設施。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中心)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藝術工作者的實習機會
----------
有議員亦提議增加藝術方面的財政預算,以提供更多實習機會給年青藝術工作者。在這方面,藝發局的「人才培育計劃」、「文化實習試驗計劃」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藝術行政人員培訓計劃,以及博物館見習員培訓計劃等,均起着積極的作用。
政府會繼續推動保育和活化項目,及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並鼓勵更多青年人投身有關工作。
代主席,青年人是社會的未來,我們會繼續不斷努力,積極推行各項服務和計劃,為青年人提供適切的培訓、就業及創業支援。我謹此陳辭,多謝。
完
2012年11月28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21時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