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護署回應「管海馬」的傳媒查詢
***************
***************
就傳媒查詢有關「管海馬」(Hippocampus kuda)的紀錄,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言人今日(十月二十六日)回應如下:
關於「管海馬」在香港水域的情況,除了參考Reef Fishes of Hong Kong一書外,由漁護署及珊瑚礁普查基金合作統籌每年一度的珊瑚礁普查顯示,在二零零一至二零一二年期間曾在印洲塘、海下灣、吉澳、橋咀、果州、東平洲、赤洲、沙塘口山等水域錄得103隻「管海馬」。另外,根據漁護署於二零一二年期間的紀錄,「管海馬」的分布範圍主要在本港東面水域,例如吐露港的海下灣及大美督、塔門、赤洲、吉澳、滘西及橋咀等。
由於海馬可作藥用及作水族觀賞之用,牠們正面臨過度捕撈的威脅。現時,所有海馬貿易都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公約》)規管。海馬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易危」級別,其野外族群數量有下降趨勢。《公約》旨在透過規管瀕危物種的國際貿易,即出口、再出口及進口,以保護牠們免受過度採捕。大埔龍尾灘發展項目與「管海馬」的國際貿易無關,因此《公約》並不適用。香港現時沒有專門捕捉海馬的商業捕魚活動,相信在今年年底實施全港禁止拖網捕魚後,海馬被捕捉的機會亦會減少,因此「管海馬」在香港水域被評為中度常見是合理的。
完
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21時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