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禁毒常務委員會今日(九月二十八日)舉行季度會議,委員在會議上檢視了二○一二年首半年的吸毒情況,得悉二○一二年首半年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和二十一歲以下吸毒人數均較去年同期下降。
根據藥物濫用資料中央檔案室的最新資料顯示,被呈報的整體吸毒人數比二○一一年同期下降7.3%(由7,306人減少至6,775人);而被呈報的二十一歲以下年青吸毒者人數則較去年同期下跌22.0%(由1,288人減少至1,005人)。
首次被呈報的吸毒者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8.3%(由1,788人減少至1,460人);而首次被呈報的二十一歲以下年青吸毒者人數亦減少了20.9%(由697人減少至551人)。
禁毒常務委員會主席石丹理教授表示:「我們十分高興見到被呈報的吸毒人數持續改善。我們相信這是政府聯同社會各界持續努力推行禁毒工作的成果。禁毒常務委員會將繼續與政府各部門及社會各界緊密合作,一同打擊毒品問題。」
禁毒專員許林燕明表示,雖然本港吸毒情況有緩和的跡象,但當局對毒品問題絕對不會掉以輕心。當局仍然關注青少年毒品問題隱蔽化的情況,因此會加強針對性的措施應對問題。
許林燕明說:「青少年長期吸食危害精神毒品,對身體可造成嚴重以至不能逆轉的傷害,因此及早識別有毒品問題的青少年,給予適當的協助是十分重要的。」
面對這些挑戰,政府會繼續多管齊下,打擊毒品問題。除了加強執法,亦會透過宣傳教育,加強市民對毒品問題的認知。
「我們已推出新一輪的電視宣傳短片及電台廣播,重點鼓勵受毒品困擾的人士,及早求助;並促使公眾人士(尤其是家長及街坊鄰里)在預防吸毒、及早介入和協助方面擔當積極角色。
同時,我們亦加強了求助熱線186 186的服務,提供一個更便利的平台,讓有需要人士取得專業社工的協助,亦把有需要的個案轉介至相關的輔導機構跟進。現時,已有一些自動求助的個案轉介有關機構跟進,初步反應正面。我們會繼續評估加強求助熱線對鼓勵隱蔽的吸毒者或其家人主動求助的效果。」
委員在會議上又檢視了其他有關吸毒的統計數字。
今年首半年被呈報吸食麻醉鎮痛劑的人數(3,811人)高於吸食危害精神毒品的人數(3,710人)。
被呈報的吸毒者中,海洛英仍是最常被吸食的毒品。不過,被呈報吸食海洛英的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5%(由3,907人減少至3,808人)。
在各種危害精神毒品中,最常被吸食的是氯胺酮(俗稱「K仔」)。然而,被呈報的吸食人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9.4%(由2,287人減少至1,843人),當中33.2%的吸食者為二十一歲以下的年青人。
至於其他危害精神毒品,被呈報吸食的人數大部分均較去年同期錄得跌幅,包括:「搖頭丸」(減少42.0%)、硝甲西泮(俗稱「五仔」)(減少20.0%)、大麻(減少9.6%)、咳藥水(減少5.0%)和三唑侖/咪達唑侖/佐匹克隆(俗稱「白瓜子」/「藍精靈」)(減少0.6%)。被呈報吸食可卡因和「冰」的人數則比去年同期分別上升了8.9%和1.4%。
許林燕明表示,政府留意到吸食可卡因及「冰」的人數輕微上升,故此會加強宣傳,提醒公眾吸食可卡因及「冰」的禍害。
委員在今日亦得悉禁毒基金會已批出了五十三間中學的撥款申請,於二○一二/一三學年推行含測檢元素的「健康校園計劃」,涉及撥款共約一千六百萬元。
許林燕明補充:「『健康校園計劃』是一個根據校本需要和發展而設計的計劃,旨在透過一系列涵蓋教育、輔導、支援等的抗毒活動,協助學生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正面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從而加強學生的抗毒能力,鞏固遠離毒品的決心。『健康校園計劃』亦包括學校以自願性質參與的校園測檢部分,學校參與與否是按其校本情況及需要,選擇於適當的時間推行計劃。」
禁毒處會繼續與不同中學聯絡,鼓勵它們推行「健康校園計劃」作為健康校園政策的其中一部分,透過測檢、生命教育、價值觀培育等,全方位推動無毒校園文化。
有關獲禁毒基金核准的「健康校園計劃」資料,請參閱以下網站www.nd.gov.hk/tc/beat.htm。
完
2012年9月28日(星期五)
香港時間19時1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