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度測量方法設計比賽頒獎 展現學生科技應用能力(附圖)
****************************

  由香港天文台和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合辦的「能見度測量方法設計比賽」,今日(七月七日)公布三甲隊伍及各特別獎項得主,並於香港大學黃麗松講堂舉行頒獎禮。

  能見度受雨、霧和煙霞等因素影響,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特別在能見度低的日子,對飛機和船隻航行安全構成威脅。今次是全港首次舉行能見度測量方法設計比賽,目的是加強中、小學生對工程及氣象方面的認識和關注。比賽獲香港大學知識交流基金資助,並得到香港氣象學會及社區天氣資訊網絡支持。

  雖然今次比賽難度甚高,但反應相當熱烈,共有十六間中、小學達一百四十多名師生參加。參賽學生就讀小四至中六,他們組成二十六支參賽隊伍競逐初級及高級組多個獎項。作品形形式式,有簡單地運用肉眼,從相片觀察建築物輪廓來釐定能見度;也有利用電腦自動分析數碼相片,通過多個地標來估量能見度。各項作品充分表現學生們在氣象測量及資訊科技應用上的能力。

  在頒獎禮上,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院長田之楠教授讚賞同學們展示的能見度測量方法充滿創意。製作過程中所編寫的程式、精心的設計和測試、軟件和硬件的整合、準備充足的作品簡報等,都顯出同學們是未來的工程師和科學家。

  為了讓參賽隊伍更了解能見度的測量方法,香港天文台和香港大學於年初舉辦了一系列講座、工作坊及參觀活動,加深學生們對這方面的認識,使作品更具成效。天文台署理助理台長黎守德十分佩服學生在比賽中所表現的團隊精神,他說:「過去半年,同學們除了要持之以恆地進行戶外能見度觀測,更要發揮合作精神,透過『軟硬兼施』的方式,利用電腦軟件和自製工具,設計新穎的能見度觀測方法,創作過程殊不簡單。」

  得獎名單(可參考網頁http://www.cs.hku.hk/~visible/AwardWinnerList-Chinese.php)如下:

初級組 -
冠軍: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SUBG)
亞軍:天主教佑華小學(佑華B隊)
季軍:天主教佑華小學(佑華A隊)
最佳創意獎:恩平工商會李琳明中學(SUBG)
最佳演繹獎: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Visible Team)
優異獎:宣道會鄭榮之中學(CWGC Team A)
    宣道會鄭榮之中學(Visor)
    保良局胡忠中學(胡忠第一組)

高級組 -
冠軍: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Team C)
亞軍:慕光英文書院(mukuang)
季軍: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Team B)
最佳創意獎:香港仔工業學校(Mission Invisible)
最佳演繹獎: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Team B)
優異獎:迦密主恩中學(霧中尋主恩)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Team A)



2012年7月7日(星期六)
香港時間16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