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下為今日(十二月七日)在立法會會議上何鍾泰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首度透過非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於本年年底優先取錄持有國際預科文憑和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學歷的學生(「非聯招優先取錄計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該兩所大學推出上述非聯招優先取錄計劃的目的為何;除持有國際預科文憑和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學歷的入學申請人外,上述大學還會否透過該計劃招收其他學歷的學生;若會,詳情為何;及
(二)本學年本港就讀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國際預科文憑和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課程的學生人數及比例為何;及
(三)是否知悉,本學年本港八間大學取錄非聯招生的學額佔其總學額的百分比分別為何;各院校以何準則釐定每年透過聯招及非聯招取錄的學生的比例?
答覆:
主席: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聯招)是協助應屆香港高級程度會考/香港中學文憑考生申請入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學士學位課程的主要渠道。不屬於聯招服務範圍的人士(包括非本地生、副學位學生或持有其他學歷的人士),需要直接向個別院校分別申請入學(通稱非聯招)。申請人不可以同時循兩個途徑提出申請。
(一)根據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及香港大學(港大)提供的資料,兩所大學在2012/13學年的非聯招收生程序中,將進行兩輪的錄取,第一輪與多間海外大學(特別是美國的大學)採用的提前錄取及收生安排相類似,中大稱為 "advance offer"(下稱「提前錄取」),港大稱為 "fast-track admissions" (下稱「加快取錄」)。
中大/港大非聯招收生程序內的「提前取錄」/「加快取錄」安排與自2002/03學年實行的「中六生優先錄取計劃」完全不同。「中六生優先錄取計劃」是聯招的一個輔助計劃,旨在讓成績優秀的學生提早一年申請,並在預科畢業前一年入讀大學;而「提前取錄」/「加快取錄」的安排則是由個別院校自行推出,以便在正常的申請周期內提前處理申請,讓學生能盡早準備及計劃各學士學位課程的申請,同時亦能讓院校有充分時間考慮及評審所有申請。獲錄取的學生與其他所有學生一樣,必須在入學前,符合所有入學要求,不能提早一年入讀大學。
合資格的申請人必須在本港或海外的學校完成六年的中學教育,並符合相關大學的入學條件。安排適用於非聯招申請人,包括副學位學生、持有過往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成績的非在校申請人,以及持有其他學歷(如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國際預科文憑、SAT學術評估測試等)的學生。
(二)截至2011年11月,共有約31 700名學校考生報考2012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我們現時沒有修讀國際預科文憑和英國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課程的本地學生人數。
(三)總括來說,教資會資助院校並沒有就經聯招及非聯招途徑入讀的學生訂定比例。事實上,收生事宜主要由個別學院/學系自行處理。院校會按個別申請人的情況及從各個方面,包括學術成績(例如公開試及校內試的成績)、面試時的表現、非學術方面的成就,以及對各學科的興趣和選擇優次等考慮每宗申請。
近年來,聯招錄取的人數及有關人數與核准收生學額的比例保持平穩。教資會資助院校通過不同渠道錄取的學生人數及有關人數與核准收生人數的比例,表列如下:
2005/06 2010/11
核准收生人數 14 500 14 580
實際總收生人數 15 041 16 054
(包括超額收生) (103.7%) (110.1%)
本地學生 14 012 14 195
(96.6%) (97.4%)
聯招 11 458 11 660
(79.0%) (80.0%)
非聯招 1 517 1 502
(副學位或同等學歷) (10.5%) (10.3%)
(註2)
非聯招(其他學歷) 1 037 1 033
(註2, 3) (7.2%) (7.1%)
非本地學生(非聯招) 1 029 1 859
(7.1%) (12.8%)
註:
1. 上表的百分比為相關類別收生人數與核准收生學額的比例。
2. 入學資歷指新生所持有的最高相關學術資歷,其錄取決定乃基於此資歷(無論此資歷已完成與否)。
3. 包括高級程度會考、國際預科文憑、普通教育文憑高級程度考試等學歷。非在校申請人如持有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成績可以循聯招或非聯招途徑申請入讀教資會資助課程,但不可以同時循兩個途徑提出申請。
透過非聯招入讀的總學生人數增加,主要是因為院校增加取錄非本地學生。近年新增的非本地生是透過在核准學額以外超收錄取,與本地學生並不構成直接競爭,因此院校實際錄取的學生人數亦相應增加至2010/11學年的約16 100人。非本地生須繳交較高的學費。
八所教資會資助院校的個別數據,載於附件。
完
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3時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