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四次會議在香港舉行(附圖)
***********************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率領的港方代表團,與廣東省省長黃華華率領的粵方代表團,今日(八月二十三日)在香港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四次會議。

  行政長官說:「我和黃華華省長在第十四次聯席會議上,回顧了過去一年粵港合作的進展,並明確了來年的合作方向。雙方均認為《2011年重點工作》,整體落實進度理想,除推動經濟發展外,也達成了不少兩地市民大眾都可以受惠、可以感覺到的成果。」

  「上星期中央宣布一系列支持香港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當中很多項目,包括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安排》)下大幅提升內地對香港服務業開放、促進人民幣業務發展、深化粵港合作等等,都會為粵港區域發展注入新動力。下一階段,兩地將加強聯繫,好好把握這些新措施帶來的機遇,結合國家『十二五』規劃和《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框架協議》)的目標,逐步落實《框架協議》的各項工作,提升珠三角區域的整體競爭力。」

  有關個別合作範疇的進展和合作方向如下。

金融發展
----

  金融是粵港兩地的重要經濟支柱,也是兩地合作的重要領域之一。過去一年,粵港跨境人民幣業務方面進展理想。去年6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地域範圍得到大幅擴大,人民幣貿易結算在廣東省全面開展。2011年上半年,經香港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達8,040億元人民幣,當中有接近三成為粵港兩地之間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

  其他涉及兩地的金融服務也有良好增長。目前,已有4間港資銀行在廣東設立共12家異地支行。此外,截至今年6月底,超過125家廣東企業在港上市,6家證券公司、4家基金公司及3家期貨公司在港設立的子公司已取得牌照並開展受規管業務。

  展望來年,粵港會按照「十二五」規劃和《框架協議》的原則,發揮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制定具體政策和措施,積極落實建設以香港金融體系為龍頭、珠三角金融資源和服務為支撐的金融合作區域。其中,雙方會繼續推動兩地的人民幣業務;全面推進信貸、證券、保險、期貨、債券市場和基金管理等金融業務合作;以及支持兩地金融培訓機構和人才的進一步交流合作。

商貿合作
----

  商貿方面,粵港過去一年均積極地推動落實《安排》的工作,而且成效顯著。自《安排》補充協議七於今年1月實施後,廣東省已全數出台相關的「先行先試」措施實施細則。為加深業界的認識,兩地也舉辦了多場交流會,向業界介紹檢測認證、醫療和建築等措施的實施詳情,並已初見成效,例如近來香港的醫生和牙醫在廣東省開業已見到增加的趨勢。

  在企業升級轉型方面,廣東省分別與其他相關部委,包括商務部及海關總署達成協議,共同推進省內的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特區政府會與廣東省保持緊密聯繫,協助廣東省研究和盡快推出落實相關措施的安排。

便利往來
----

  便利兩地居民互訪往來方面,粵港相關機構已於今天簽訂《嶺南通.八達通聯名卡發行合作框架協議》,嶺南通與八達通二合一卡可望於2012年內推出,屆時兩地居民手持一張二合一卡,便可在廣州、佛山、江門、肇慶、汕尾、惠州和香港乘搭公交和零售消費。這絕對是一般市民大眾都可以受惠的便利措施。

  另一方面,期待已久的兩地過境私家車一次性特別配額試驗計劃,粵港雙方確定於2012年3月推出第一階段的計劃,讓五座位或以下的香港私家車車主可以申請一次性特別配額從香港駕駛私家車進入廣東省。這將進一步便利粵港往來。有關具體安排和執行細節會於今年年底前公布。

環保合作
----

  環保合作方面,其中一項非常重要而市民又特別關心的工作,是改善空氣質素。粵港雙方一直積極落實《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2002-2010)》的減排工作,現正就《管理計劃》進行終期評估。雙方會在此終期評估的基礎上,在今年年底完成研究珠三角地區今後的減排方案,並對外公布。

  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粵港兩地均認同區域合作的重要性。為了控制區內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推動低碳經濟發展,兩地政府同意由環境局及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下成立「粵港應對氣候變化聯絡協調小組」,協調應對氣候變化的措施和活動,以及相關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醫療合作
----

  醫療合作方面,兩地的合作持續深化。截至2011年7月,香港服務提供者已在廣東設立共10家獨資診所和門診部。此外,首間由兩地共同籌備的醫院也將於2012年開始提供服務。有關醫院由深圳規劃,香港大學協助籌備及參與日後運作。

  香港居民在廣東的病歷轉介回港安排也進展順利。香港醫院管理局和深圳已由2011年第一季起在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和深圳南山人民醫院試行,並計劃逐步推廣到其他4家醫院。

  我們會和廣東省加強醫療合作,並會繼續加緊和中央及廣東省的聯繫,為香港業界提供培訓和資訊,協助他們加深了解內地的法律法規和對香港服務提供者的要求,包括申請設置門診部的手續等。

教育合作
----

  教育合作方面,在不同範疇均取得不少實質成果,包括高等院校合作、職業教育合作、教師協作與培訓、姊妹學校計劃及深圳港人子弟學校/班試行計劃等。

  展望未來,雙方會鼓勵更多香港高等院校考慮利用創新的模式與廣東省教育機構合作;繼續推展職業教育合作;跟進深圳港人子弟學校/班試行計劃的推行情況,繼續推行姊妹學校計劃,並探討深化姊妹學校之間的交流;以及加強師資培訓,發展雙向交流。

文化合作
----

  文化方面,雙方在過去一年進行了大量交流,而一系列的活動也順利舉行,包括首個由粵港澳合辦的粵劇巡演「粵港澳粵劇群星會」。粵港澳三方亦正茪熗w辦將於2012年5月至2013年年底巡迴展出的《海上瓷路-粵港澳文物大展》,以及籌備更多文化推廣活動。

重點合作區域
------

  各個重點合作區域均有良好發展。其中,今年粵港合作的重要亮點成果之一,是南沙發展。兩地決定成立專責小組推動合作發展南沙,以期在粵港合作的框架下,促進港資企業轉型升級,建立《安排》「先行先試」綜合合作示範區,及推動社會服務及民生福利方面的合作。

  前海方面,目前,深圳當局正爭取在前海降低香港服務提供者的准入門檻,以及其他優惠政策。特區政府會繼續配合有關工作。

區域合作規劃
------

  《粵港合作框架協議》提及的4個區域合作規劃也進展順利。旅遊合作規劃的前期工作已展開;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研究的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可望於今年內至明年年初完成及對外公布成果。在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方面,粵港澳三地政府正爭取在明年年初完成整項工作,以加強粵港澳已規劃或正在實施基礎設施的銜接。至於共建優質生活圈規劃,粵港澳三地即將就研究的初步方向展開公眾諮詢,並將公眾意見納入研究結果,預計於2012年年初公布有關結果。下一步,三地會抓緊落實各個區域合作規劃的內容,致力提升三地在生活環境、交通基建和旅遊方面的合作。
 
其他領域
----

  除上述領域外,粵港在跨界基礎設施、創意產業、創新科技、檢測認證、旅遊、口岸建設與通關、知識產權、法律事務、食品農產品安全、和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也穩步推進。

粵港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

  粵港雙方於會後簽署了5份合作意向書和協議書,包括以下項目:

*關於穗港合作推進南沙新區發展意向書
*粵港應對氣候變化合作協議
*關於建立粵港兩地跨境電信網絡嚴重故障應急通報機制合作安排
*粵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2011至2012年)
*嶺南通.八達通聯名卡發行合作框架協議

  前4份粵港合作意向書和協議的內容見附錄。

第十四次會議
------

  第十四次聯席會議由行政長官曾蔭權和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共同主持。出席會議的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包括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食物及壎竻膚蔽攭P一嶽、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環境局局長邱騰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譚志源、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以及其他相關官員。會上,政務司司長唐英年、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及雙方其他官員,分別匯報了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十三次會議以來的合作進度及成果。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周波和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王志民,以特邀嘉賓身份出席會議。

  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亦向聯席會議提交了報告,交代商務委員會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以及未來的工作重點。



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8時03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