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十五題: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
*****************

  以下為今日(六月二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湯家驊議員的提問和教育局局長孫明揚的書面答覆:

問題:

  為解決中學學生人口下降,令部分中學收生不足而面臨「殺校」危機的問題,教育局推行「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縮班計劃」)。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在「縮班計劃」下,政府有否就未來五年,每年縮減的全港中學學位數字,以及每間中學最少需縮減的學位數字設定目標;如有,詳情為何;政府根據甚麼準則及理據設定該等數字,當中是否包括學校辦學的優劣及其所在地區;

(二)當局推行「縮班計劃」是否主要從經濟效益的角度,或保障教師生計的目標出發;另外,推行「縮班計劃」所依據的教育理念為何;及

(三)鑑於前教育統籌局(「教統局」)在2004年6月向本會《2002年教育(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提交的文件內表示,「所有官校均由其各自成立的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管理及制定學校發展計劃」,然而,近日有傳統官立學校(如英皇書院和皇仁書院)被指自願參與「縮班計劃」減少中一收生人數,但學校表示當局沒有將該計劃交由其校管會表決,當局有否評估這做法是否與前教統局當年的說法互相矛盾;若是,會否與有關官立學校的校管會重新討論是否參與「縮班計劃」?

答覆:

主席:

(一)一直以來,教育當局會監察人口升降對學位供求的影響。人口上升時會增加班級數目,人口下降時會減少班級數目,而中學學位供求是以全港計算的。近年學童人口下降,升讀中一的學生人數持續減少,對中學造成極不穩定的局面。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發表的香港人口推算,入讀中一的學生數目,預計由2010/11學年的69 000人跌至2016/17學年的53 900人,跌幅超過20%。

  鑑於學童人口下降的問題嚴峻,教育局於2010年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簡稱「優化計劃」),以期開辦五班中一班級的學校可減收一班學生,以紓緩學童人口於未來數年大幅下降對學界所帶來的影響。因此,參與的學校愈多,穩定學界的效果愈見彰顯。去年十一月在推出「自願優化班級結構」的加強措施後,我們共接獲202所中學申請參加「優化計劃」,佔合乎資格參與的學校約九成。除了一所不符合參與計劃的條件,以及另一所退出申請外,其餘200所學校已全獲批准在2011/12學年參加計劃。按照目前的推算,預計學生數目要待2016/17學年之後才可稍為回升,但具體情況仍須作進一步的評估。

(二)在推行「優化計劃」前,我們曾廣泛諮詢學界,學界和主要持分者都普遍認同,減少班級數目是紓緩學生人口下降的有效方法,認為措施有助學校處理學生人口下降的影響,同時讓學校釋出教學空間,提升教學質素。措施亦幫助學校解決因減班而出現的過剩教師,以及教師與科目錯配的問題。愈多學校參與計劃,愈能穩定學校局勢,維持香港整個教育生態的健康發展。這不但可以保持學校體制多元化,以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亦可讓教師更專注及安心地進行教學,順利落實新高中學制。

(三)在校本管理的原則下,所有官立學校均由各自成立的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管理學校,而校管會成員均須按其章程賦予的職權履行職務。官校校管會章程清楚列明,校管會應積極推行教育局倡議的政策,執行常任秘書長的指示,以及須確保辦學團體訂定的抱負和辦學使命得以實踐。官校校管會亦是在上述的前提下,商討「優化計劃」的事宜。

  「優化計劃」是政府倡議的政策,教育局作為政策的推行者及官校的辦學團體,必須以身作則,要求官校參與計劃。官校參加「優化計劃」,是履行官校推行教育局倡議的教育政策的責任,以及遵照上述校管會章程行事。無可否認,「優化計劃」之所以獲得學界廣泛和積極的支持,官校的參與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事實上,教育局在決定有關官校參與「優化計劃」的過程中,已審慎考慮持分者的意見及各學校的個別校情,然後才作出決定。



2011年6月2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2時5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