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二十題:產科服務
***********

  以下為今日(四月十三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石禮謙議員的提問和食物及壎竻膚蔽攭P一嶽的書面答覆:

問題:

  根據政府的統計資料,二○○九年在香港出生的嬰兒共有82,095名,其中35,979名是內地婦女所生。在內地婦女所生的嬰兒當中,其配偶為非香港永久性居民的內地女性所生的嬰兒佔29,766名,較二○○五年的9,273名增加超過三倍。關於對公營醫院產科服務不斷增加的需求,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是否知悉,二○○五至二○○九年期間,每年分別有多少名內地孕婦在香港分娩後返回內地和留在香港,以及就人數和百分比而言,該等數字每年的變化幅度為何;

(二)鑑於近年在香港分娩的內地孕婦人數及她們對本地產科服務的需求均大幅增加,政府會否再次檢討向內地孕婦提供產科服務的現行政策,以確保向本地孕婦提供的產科服務不會受到影響;若會,就非符合資格人士須支付的產科套餐服務釐定收費水平所考慮的各項因素的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三)是否知悉,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自二○○七年二月一日起修訂對非符合資格人士的產科服務安排後,過去三年使用醫管局產科服務的非符合資格人士與合資格人士的人數變化的百分率分別為何;及

(四)鑑於當局在二○一○年一月表示,醫管局的產科服務量在二○○八年及二○○九年已達飽和,政府曾否研究提高公營醫院產科服務量的可行性;若有研究,詳情為何,包括現有的人力資源能否應付新增的工作量,或是否有需要增聘醫護人員;若有此需要,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

  政府的政策是要確保香港居民得到妥善和足夠的產科服務。當局十分關注近年非本港居民婦女(包括內地婦女)對香港產科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為本港整體的婦產科服務及人手帶來巨大的壓力。

  為確保本地孕婦得到妥善和優先的產科服務,醫院管理局(醫管局)自二○○七年二月一日起對非本地婦女(包括內地婦女)實施產科服務修訂安排,要求所有擬使用本地公立醫院分娩服務的非本地孕婦預約及繳付39,000元的套餐費用(沒有預約的個案收費則為48,000元)。醫管局會在公立醫院預留足夠的名額給本地孕婦,而只會在服務有餘額時才接受非本地孕婦預約,以確保本地孕婦可優先使用產科服務。私家醫院現時亦設有預約制度。入境事務處亦已配合加強入境檢查,非本地孕婦在進入香港時如被懷疑來港目的是在港分娩,她們便會被要求出示本港醫院發出的分娩服務預約確認書,證明已獲得香港醫院的預約入院安排。若未能出示確認書,她們可能會被拒絕入境。

  在推行上述措施後,我們的醫療系統一直能充分照顧本地婦女就產科服務的需求。鑑於非本地婦女(主要為內地婦女)對本港產科服務的需求在近年仍然持續上升,食物及壎竻蔡{正與醫管局、公立醫院的前線醫護人員以及私家醫院商討採取適當措施,解決有關問題,局方亦會收集每間醫院的設施、服務量、預約個案數目等資料,以及由私家醫院轉介至公立醫院的個案數目,以作詳細分析及統計;及考慮本港公私營產科的服務量。現就問題各項的回覆如下。

(一)由內地女性在香港所生的嬰兒,以其父親的居民身份分為兩個類別,包括第一類嬰兒(父親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及第二類嬰兒(父親並非香港永久性居民)。政府統計處於二○○七年一月至三月、二○○九年一月至二月、二○○九年十月至十二月在出生登記處進行了三輪「內地女性在香港所生的嬰兒統計調查」,調查父母就嬰兒的未來居住安排的意向。有關調查的結果載於附件一。

  上述三輪調查的結果顯示,第一類嬰兒的父母中,分別有約65%、53%和47%表示其子女會即時留港居住。至於第二類嬰兒方面,第一次統計調查的百分比為9%。第二次和第三次統計調查有關的百分比均為3%。

  此外,綜合三輪調查的結果,第一類嬰兒的父母中,分別有約35%、47%和53%表示其子女在一歲前不會留港居住。至於第二類嬰兒方面,三次統計調查均有超過九成的父母表示其子女在一歲前不會在港居住。

  上述統計調查並沒有搜集內地女性在港生育後會否返回內地或留港居住等資料。

(二)及(四)正如上文所述,政府的政策是要確保香港居民得到妥善和足夠的產科服務,在任何情況下,本地孕婦的醫療服務不應受到影響。現時公立醫院已設有預約制度,確保本地孕婦可優先使用產科服務。

  我們現正和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共同商討限制非本地婦女使用本港產科服務的措施。醫管局會整體考慮本地的出生率和趨勢、非本地孕婦來港產子的數目,以及醫護人手供求和硬件配套等種種因素,於有需要時適當調節本港公立醫院的產科服務量。私家醫院亦已同意在短期內不再擴展其產科服務。醫管局及私家醫院亦會檢視各自在產科及初生嬰兒科方面的護士訓練課程,以確保它們能應付本港社會在中及長期的需求。

(三)二○○八至二○一○年醫管局公立醫院生產數字及按年增長比較載於附件二。



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6時0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