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九題:防止科技罪案
************

  以下為保安局局長李少光今日(一月二十六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就黃定光議員的提問的書面答覆:

問題:

  據報,在互聯網上進行商業騙案的手法層出不窮,最近更有騙徒利用流行社交網站製造虛假網頁進行騙案;根據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的資料,二○一○年首十個月警方錄得在互聯網上進行的商業騙案達505宗,較前一年同期急升58.3%。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上述互聯網上商業騙案有否包括虛假銀行網站的騙案;若有,過去三年,共有多少宗被揭發的互聯網上虛假銀行網站的個案,該等騙案主要的行騙手法為何;當局有何措施協助偵破藉日新月異的資訊科技進行的互聯網騙案,以及協助市民加強辨識網站的真偽;

(二) 當局有否研究上述互聯網上商業騙案增加接近六成的原因;若有,詳情為何;有何有效措施打擊此類罪案;及

(三) 有否就上述騙案急升的情況制訂任何計劃,藉以教育市民預防在互聯網上進行的行騙或欺詐行為;若有,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

(一) 二○○八年至二○一○年,警方接獲的發現虛假銀行網站的個案數字分別為6宗、10宗和22宗。騙徒犯案手法一般是利用虛假銀行的網站,騙取市民網上理財戶口的登入帳號和密碼。警方已就涉及虛假銀行網站的騙案特別分項並備存數字,因此不會被納入在一般網上商業騙案的統計數字。

  為了加強網上銀行保安,香港銀行因應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的要求,在二○○五年六月底前已經推出「雙重認證」方法,就高風險的網上銀行交易確認客戶身份。另外,為了進一步加強網上銀行保安,金管局於二○○九年七月發出指引,要求銀行加強相關的保安措施,包括銀行在完成高風險網上交易後,須即時將交易詳情經有效的途徑(例如手機短訊)通知客戶。在客戶教育方面,亦要求銀行向客戶以淺易的方式提供網上銀行保安提示。

  除此之外,警方、金管局、銀行公會、個別銀行及資訊科技界亦保持緊密合作,包括定期舉行電子銀行保安小組會議,加強信息交流及建立通報機制,共同預防及打擊網上銀行罪行。上述機構亦有合辦公眾教育活動,包括刊發教育資料單張及海報、及透過警訊節目等一系列教育活動,提高公眾對網上銀行保安的意識。

  市民在使用網上銀行服務時,應保持警覺,切勿經電郵內的超連結、可疑的彈出式視窗或其他可疑渠道登入網上銀行帳戶,而應在瀏覽器的網址欄輸入銀行的網址,或將真正的網址記錄在瀏覽器的書簽內,藉此接駁至銀行網站。市民如有任何懷疑,應立即與有關銀行聯絡,確認網站的真偽。一旦發現虛假的銀行網站,應向警方或金管局作出舉報。如有需要,有關部門或機構亦會向媒體發布消息,提醒市民留意。

(二)及(三)警方相信近年網上商業騙案大幅上升,與網上拍賣及購物活動日趨普及不無關係。在二○一○年首十個月警方接獲有關網上商業騙案的投訴中,涉及網上拍賣或購物的個案有405宗,佔整體數字的80%。最常見的犯案手法是,騙徒在取得買家網上付款後,沒有交付貨物。最近亦發現有騙徒假扮內地銀行職員,訛稱買家已付款而藉此騙取賣家交付貨品的案例。

  為更有效預防及打擊有關罪行,警方已成立了一個專責小組調查涉及網上拍賣的騙案,在加強相關的情報分析工作外,採取多次執法行動打擊該項罪行。此外,警方已主動接觸各大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並在相關網站內加入宣傳信息,提高參與網上拍賣或購物人士的警覺性。警方亦就騙徒常用的犯案手法製作短片在「警訊」節目內播出。

  為加強網上商業騙案及其他科技罪行的宣傳及教育工作,警方已於二○○九年成立「防止科技罪案小組」。該小組一直與「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及「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保持緊密合作,協助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提高它們對資訊科技保安的認知。小組亦與這兩家機構合作舉辦大型防止科技罪案宣傳運動,包括於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舉辦的「全城電腦清潔日」,藉此教育市民網上騙案的犯罪手法及網上購物應採取的安全措施。

  此外,少年警訊及警方的學校聯絡主任亦定期在學校舉辦防止科技罪案講座,向青少年推廣良好的上網習慣,避免他們誤墮法網或成為科技罪案的受害者。
  
  警方會繼續因應科技罪案的趨勢,制定相應的教育和宣傳計劃,並且不時檢討相關措施的成效,針對犯案手法的轉變而作出調整。



2011年1月26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