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立法會六題:興建廢物處理設施
**************

  以下是今日(一月十九日)在立法會會議上王國興議員的提問及署理環境局局長潘潔博士的答覆:

問題:

  鑑於本港三個堆填區會於未來數年逐一飽和,當局為妥善處理本港每天數以千噸的廢物,去年已決定耗資超過51億元在屯門曾咀興建全港首個污泥處理廠,以處理淨化海港計劃所產生的污泥。近期環境局又打算在新界西的屯門及大嶼山以南的石鼓洲興建以先進焚化科技為核心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以減輕堆填區的壓力。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環境局於二○○九年就在屯門曾咀興建焚化設施處理污泥的撥款申請過程中,曾就屯門區議會提出的十項改善屯門形象及發展的建議補償措施,承諾積極跟進,現時的進度為何;有沒有改善進度的時間表;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二) 於屯門曾咀或石鼓洲興建綜合廢物處理設施的計劃現階段的進度為何;是否已完成環境評估報告;若然,何時公布結果;若否,將於何時完成報告;政府就有關事宜諮詢相關區議會及當區居民所接獲的意見為何;會否在落實選址前先得到有關區議會的支持才作最後的決定;及

(三) 政府決定焚化設施的選址有否一套公平、公正及公開的標準;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鑑於新界西特別是屯門已經率先為全港作出了社會承擔,不反對在當區興建全港第一個焚化污泥設施,政府還要在當區興建另一個焚化設施,當局在評估的過程中,有否考慮這是否公道;除計劃興建的焚化設施外,當局有否評估是否需要興建更多的焚化設施以處理廢物;若有,評估的準則及詳情為何?

答覆:

主席:

(一) 因應屯門區議會對政府擬建污泥處理設施的關注,環境局於二○○九年三月成立了一個包括各有關政策局、部門人員及屯門區議員的關注屯門發展聯絡小組,以討論及檢視屯門區整體發展的機遇。屯門區議會並提出了十項改善屯門形象及發展的建議,聯絡小組至今共舉行了六次會議 。

  該十項屯門區議會建議的性質各有不同。有些是長期及大型的基建項目,例如興建屯門至荃灣的鐵路,需要小心及作出詳細的研究,不可能在短期內作出決定。但政府已作出正面的回應,現己將該建議納入計劃中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檢討及修訂的範圍。經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出撥款後,這項研究將於二○一一年第二季展開。

  此外政府對一些中、短期改善措施的建議,已作出積極行動以落實有關工作,例如屯門空氣監測站已落實於二○一一年興建;屯門綠化總綱圖研究會在二○一一年第二季展開,民政事務總署已統籌有關政府部門,推行美化屯門河計劃,以綠化及優化屯門環境;政府亦已原則上決定不會在屯門46區興建火葬場,初步選定了屯門龍鼓灘發電廠旁曾咀煤灰湖部分土地發展骨灰龕,並得到屯門區議會原則上支持,現正積極進行技術可行性研究,當落實該選址在規劃大綱圖上為可發展骨灰龕的地帶後,便會將屯門46區作興建火葬場及骨灰龕的用途從規劃大綱圖上剔除。

(二) 有關綜合廢物管理設施就屯門曾咀及毗鄰石鼓洲的人工島兩個可能選址的工程和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將在二○一一年第一季完成,環評報告會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要求公開諮詢公眾意見,期間我們會與各有關持份者包括相關區議會商討環評報告及選址問題,以期盡快興建香港首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

  我們一直就擬建的綜合廢物管理設施與相關的區議會及地區人士保持聯絡,如在二○○八年二月至五月,我們曾向屯門和離島區議會介紹有關選址研究報告。在二○○九年,我們聯同屯門和離島區共二十六位議員到東京和大阪,實地考察日本當地如何利用先進的焚化技術來處理當地的廢物及污泥。在最近因擴展將軍澳堆填區事件而帶出都市固體廢物應如何處理的討論上,我們留意到市民普遍認同須改變香港目前單一依賴堆填來處理廢物的模式,及應透過現代化焚化或其他有效的先進技術來協助處理不可回收的廢物。

(三) 政府已制訂全盤策略和具體的執行方案,以妥善處理香港現正面對的廢物處理問題。方案包括多項源頭減廢的措施,再配合現代化的廢物處理設施和擴建堆填區,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去解決迫切的廢物問題。

  對於興建現代化的焚化設施,我們進行了詳細的選址研究,並正進行全面和客觀的環境影響評估,過程十分透明和公開。具體來說,我們在二○○七年至二○○八年度進行了詳細的選址研究,評估在香港興建綜合廢物處理設施的可行地點,評估範圍包括環境、生態、規劃、交通、技術/工程、經濟及社會等因素。我們從全港各區物色合適的土地,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最後揀選了屯門曾咀及毗鄰石鼓洲的人工島兩個地點作進一步考慮。在二○○八年,我們曾向立法會、相關的區議會及環境諮詢委員會介紹有關選址研究報告,並詳細解釋所擬採用的處理技術和標準。我們現正就這兩個可能合適的選址,根據客觀的標準,進行詳細的工程和環境影響評估,評估的考慮範圍包括環境(例如噪音、空氣、水質、生態、景觀等)、工程(例如土地平整及填海、地質、污水處理等)、廢物和爐灰的運輸、建造時間以及成本及開支等。

  首個綜合廢物管理設施預計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的都市固體廢物。我們計劃於二○一二年初向立法會申請撥款,視乎最終的選址,有關設施可望於二○一六或二○一八年落成投入運作,大大紓減堆填區的壓力。我們會在首個綜合廢物處理設施的計劃較為成熟的階段,視乎減廢措施的成效,就設置第二個類似設施進行研究。



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香港時間14時20分

列印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