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資料館放映李小龍童年到少年的名作 紀念他七十冥壽(附圖)
******************************

  武打巨星、詠春、雙截棍、青蜂俠……均是李小龍不朽傳奇的一部分。但觀眾可別忘了,生於演藝世家的他,早在赴美之前,已是粵語片一顆耀眼的童星。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是李小龍的七十冥壽,香港電影資料館特別舉行「呢個細路唔簡單──李小龍紀念展」,由上午十一時至晚上九時三十分放映四部他從童年到少年時期的名作,包括首次當主角的《細路祥》(1950)、秦劍編導的《苦海明燈》(1953)、根據曹禺劇本改編的《雷雨》(1957)及李晨風導演的《人海孤鴻》(1960),回首他個人及演藝的成長。

  當日下午四時三十分放映《苦海明燈》後,「李小龍的電影藝術」座談會將在資料館電影院舉行,影評人蒲鋒及家明會與觀眾一起暢談李小龍傳奇。座談會以粵語主講,免費入場。

  李小龍自小就會演戲,只有一個月大已在《金門女》(1941)亮相,而主演《細路祥》時年僅十歲。戲中他形象多變,生命力亦很強,常飾演孤兒及街童角色,年紀輕輕就飽歷滄桑,與觀眾共嘗人生百味。他在童星時期深得觀眾以至評論的厚愛;跟眾多著名演員及導演合作,不少更是擲地有聲的佳品。

  《細路祥》為李小龍首次擔正的電影,自小失去雙親的細路祥,與弟妹相依為命,雖生活寒微,卻難掩眉宇間傲氣。影片中,他示範紮馬、翻筋斗及簡單的拳腳已見功架,成名後的擦鼻動作亦已露端倪。初出茅廬的李小龍,跟揮灑自如的伊秋水,一老一少相映成趣。影片可貴在一顆赤子心,即使江湖險惡、世態炎涼,人性總有善良一面。

  秦劍執導的苦海孤雛電影《苦海明燈》,主角天生由三位演員飾演,小演員羅衍達及張活游分飾其幼年及成年;擔演童年的李小龍尤其出色,眉宇間的傲氣反映出角色年紀雖輕,卻已飽歷滄桑的心境。天生的際遇引人入勝,張瑛、吳楚帆、白燕、黃曼梨個個演技出色,堪稱一時傑作。

  吳回導演的《雷雨》改編自曹禺作品,李小龍當時十七歲,飾演張瑛同父異母弟弟,為人憨直正義,雖在大富之家成長,卻對下人及工人十分同情;這弟弟一角,是《雷雨》中見證兩代價值分野的年青代表,戲份雖不多,但李愁眉深鎖的表情、單純的性格卻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李晨風執導的《人海孤鴻》是李小龍離港赴美前最後一部電影,也是他粵語片時期最光芒四射的演出。孤兒院主任吳楚帆主張對壞孩子教化,導他們向善;李小龍自小與雙親失散,在正邪間徘徊。李小龍難得一見的彩色電影配合現場收音,他滿口街巷俚語,玩世不恭,把角色演得入木三分。《人海孤鴻》的拷貝曾失而復得的經歷頗傳奇,而本片部分以實景攝影,由舞火龍到徙置區皆富歷史意義。

  門票現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發售,票價三十元,設六十歲或以上高齡、殘疾人士、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士半價優惠。節目詳情可參閱於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表演場地備取的第五十五期《展影》。票務查詢:二七三四 九○○九,網上訂票: www.urbtix.hk ,信用咭電話購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查詢電話:二七三九 二一三九/二七三四 二九○○,網址: www.filmarchive.gov.hk / www.lcsd.gov.hk/fp 。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香港時間17時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