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英文版 寄給朋友 政府新聞網
「智慧的長河: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展覽今日揭幕(附圖)
******************************

  被譽為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的鎮館之寶──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移師香港展出。這項在港舉行的矚目展覽名為「智慧的長河: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於今日(十一月八日)在香港國際機場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開幕禮。行政長官曾蔭權親臨主禮。

  其他主禮嘉賓包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主席馮國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剛、上海市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李銘俊、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陳先進、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香港賽馬會主席施文信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署長馮程淑儀。

  展覽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主辦,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及康文署聯合策劃,並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

  展覽由明日(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月二十九日於亞洲國際博覽館公開展出,為期三周。

  在上海世博會中,中國國家館一幅以現代多媒體技術演繹的《清明上河圖》成為了最矚目的展品之一。在一幅超過一百二十米長,六米高的巨大銀幕上,《清明上河圖》中的人物都以動畫形式活動起來,圖中水流人動,百貨紛陳,河上縴夫叫號,船舶亦搖曳行進。在蜿蜒輾轉的巨型畫卷下,一條仿真度極高的河水潺潺流過,令參觀者仿若置身九百多年前的北宋首都汴京。

  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是以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較原作大三十倍的巨型畫卷。它利用了十二台放映機,配合先進的幾何變形矯正融合技術,把多幅不同的畫面拼在一起。畫卷保留了原作的色調、畫風及所有特徵,包括每條街道、船隻、樹木和建築。宋代商業繁盛,其發展更突破了以往城市制度下對市場時間的限制,因此出現了夜市,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因而增加了夜景的創作,以四分鐘為一個日夜循環,增加了畫卷的觀賞價值。

  這幅巨型畫卷取名為「智慧的長河」,是因為《清明上河圖》中蘊藏了很多中國古代人民傳承下來的智慧和文化故事。張擇端版的《清明上河圖》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重要的是,它還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畫家真實地描繪出在清明時節汴京城內及近郊社會上各階層的生活景象,為後世研究宋朝城市社會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也為現代人了解古代中國文化打開了一扇窗。

  是次展覽亦增設更多歷史、文化、藝術及教育的元素,包括介紹《清明上河圖》在中國文化和藝術上的重要性,以及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的製作意念和過程。展場內亦設有解說展板及實物陳列,讓市民對宋代都市面貌、民生和科技成就有更深刻的認識。

  展覽期間更會舉辦一系列公開講座,包括十一月十三日舉行的「《清明上河圖》開卷在香江」(由香港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主講)及「世紀建設──中國國家館」(由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中國館部副部長毛竹晨主講);十一月二十日舉行的「科技演繹國韻」(由水晶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展覽展示事業部總監于正主講)及「從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訪港看傳統文化的現代演繹」(由設計及文化研究(香港)工作室總監趙廣超主講);以及十一月二十七日舉行的「中國文化承傳在主流媒體的嘗試──麥兜動畫的經驗分享」(由博善廣識有限公司總經理蔡仲樑主講)及「《清明上河圖》體現的中國文明的特點──宋代城市動力及特色」(由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薛鳳旋教授主講)。講座分別於指定日期下午二時三十分及三時三十分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二○一號會議室舉行,以粵語及普通話進行,有興趣人士可即場輪候參加,費用全免。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是次展覽的開放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十時至晚上十一時,星期六及星期日上午九時至晚上十一時。參觀時間以每小時為一節。入場費十元,四歲或以下小童免費入場,有關門票已經全部售罄。已購買門票的市民請依照門票上的指示時段入場參觀。參觀前可先瀏覽展覽網頁 qingmingriverside.hk ,以了解展覽的內容及交通安排,並於當日預留充足的交通時間前往亞洲國際博覽館觀賞展覽。

  此外,港鐵公司及其他交通運輸機構為參觀者提供便捷及價格相宜的交通工具前往展館,例如,參觀人士可於香港或九龍站以四十八元購買「機場快線」即日來回車票來往展館;而港鐵東涌線和城巴的機場巴士亦會提供回程的票價折扣。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全力支持設立「《智慧的長河》香港展──賽馬會交通費津貼計劃」,為二十萬名學生、長者、殘疾人士等資助乘搭旅遊巴士參觀展覽。

  有關展覽的內容及交通等安排,請瀏覽展覽網頁 qingmingriverside.hk ,查詢請電一八二三。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香港時間19時55分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列印此頁